小学数学统整背景下除法运算的的课例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小学数学统整背景下除法运算的的课例研究

王春燕

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三完全小学  016000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课程、学科统整概念的由来、应用优势与应用形态,并借助小学数学除法运算的教学案例对统整课程、学科在小学数学中的实践进行分析,得出统整背景下开展小学数学除法运算教学的优势,并对教学效果的不足进行了反思,以供借鉴。

关键词:统整;小学数学;小数除法

统整理念的提出有益于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十分适合在我国各学段教育中推广。但课程、学科的统整往往需要对统整素材进行挖掘,不仅如此,统整后的学科教学方法也应充分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否则统整的优势将难以得到突显,这一点需要各科教师尤为注意。

一、统整的概述

1.理念的产生与应用

“统整”在字面上看来是将事物聚集起来,重新整理、整合,应用到教学当中,主要有赖于STEAM融合教育的提出。2009年奥巴马政府提出将高薪领域的科技工业所包含的四个学科,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整合到一起开展教育,并将其命名为STEM融合教育。而后这一以科技工业为核心的教育风潮在人文领域也得到了强大的反响,于是人们将代表人文的“艺术”(arts)也加了进去,使其成为了如今的STEAM,意为融合了创造力、人文性的科技工业。陈怡倩博士定义统整学科为:两个以上学科知识的联结与融合,使学生跨越学科开展学习,从而获得对知识更全面的理解。此过程主要强调两点:其一,学科架构的重整,局部知识(有融合意义的)的融合;其二,将统整的目的融会贯通在教学当中,注重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全面性[1]。

2.理念的优势与应用形态

知识的产生与挖掘最早都以综合形态出现,随着人们对各领域分工的日益精细,教育中的学科之间也便逐渐形成壁垒,最终导致了学科发展局限性的产生。实际学科的发展都是围绕应用展开,而生活中一切知识的应用、问题的解决都并非某一单一学科可以实现,必须经过多个学科间的沟通协作才能应对。因而培养具有系统性思维与综合能力的人才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关键,而统整理念下的学科教学正是对这一教育观点的有力回应[2]。统整背景下的学科课程主要以四种形态呈现:(1)以教师为主导,借助叙述形式带领学生“穿梭”于各学科的融合教学之中。(2)将各学科内容以一定排布方式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3)就某一主题展开教学,各学科的内容主要围绕该主题进行有序连接。(4)在上一个形态上贯穿以游戏形式,潜移默化中形成对各学科内容的有机整合。

二、除法运算教学案例

1.教学背景:

除法运算作为小学阶段学生接触到的数学基本算法,主要可分为三个知识板块,即“除数为一位数的整数除法”“除数为一位数以上的整数除法”“小数除法”。 当前笔者所教学段(四年级)学生已经接触过了整数除法的内容,对于除法运算不算陌生,但对运算方法倾向背诵记忆,加之主动探索运算方法的经验不足,对笔者给出的概念、方法依赖性比较高。

2.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促进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增进学生对综合知识的自主探索能力。

3.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将对本课内容的理解灵活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令学生形成整体性思维,体会到数学作为工具学科的应用性,提升学生对综合性知识的自主探索能力。

4.教学方法:

在前后内容统整上,笔者对除法运算前后内容进行了统整,旨在通过让学生“穿梭”于除法运算的“过去”与“现在”,使他们主动发现运算规律。

师:(大屏幕导入)

120÷40=3 4.2÷7=0.6

12÷4=? 0.42÷0.7=?

1.2÷0.3=? 0.042÷0.15=?

学生根据规律的推演得出答案,笔者又列出了几道小数除法。

师:8.5÷5=? 7.6÷4=? 16.4÷4=?

学生得出答案。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有一定的相似性啊?

生:发现了!

师叫几名同学回答:对,就是商不变性质在小数除法中同样适用。既然大家都了解了小数除法的秘密,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它在我们学习生活中都有什么作用吧。(引入下一环节)

师:拿出小学生课外科普杂志,翻开带有数据统计的一页,投在屏幕上。

师:“大家平时看这种科普杂志时,能看懂上面的数据内容吗?(与小数除法相关)”

生:“不能”“直接跳过”

师:“那让我们用本课学到的知识一起来研究文章这一段所描述的意思吧。”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文章中的数据进行了计算,并由小组代表将该段文章大意讲述出来,此间,学生们的对问题的自主探索、分析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在学科统整上,笔者将社科学科中的数据统计部分与小数除法的应用统整在了一起,以教学生看懂社科文章中带有数据的内容为契机,使学生将所学内容灵活应用到生活问题的解决中去。而为了对比出统整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价值,笔者在另一个班的教学中没有对不同学科进行统整,只是为他们引入了生活中应用小数除法的案例。在一周的单元测试中,笔者在测试卷的最后设置了一道附加题,题目是一篇社科文章的截段,旨在考察学生对小数除法的灵活应用能力,测试结果是课上开展学科统整班级的学生完成这道题的正确率在73%,而没有开展过学科统整教学的班级学生有50%直接放弃了这一题的解答。

3.教学反思

如将案例内容作为独立的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则不仅教师很难阐释清楚算法,学生也会因为转换不过来思绪而产生接受困难的情况[3]。正如上文所说,当前的学生对运算方法的理解多停留在记忆层面,在探索、理解并总结规律方面仍比较欠缺,因而有必要与前面学到的内容统整到一起,通过构成一个大的框架,将前后联系的知识内容抽取部分有结合意义的结合到一起,借助引导学生找寻其中的规律,达到让学生将前后知识融会贯通,形成整体知识体系的目的。而对于学生缺乏算法的应用经验而言,以往的情境构设只能帮助学生理解算法及其应用,并不能有效推动学生利用所学去积极探寻其他问题的解决,将社会科学等学科的有关内容与数学学科统整到一起,通过强调数学学科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工具型,可以强化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识与理解,并促进学生从各个角度渗透数学知识,进而积极运用数学知识对世界展开探索。因而这类的跨学科整合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综合能力的提升可谓大有裨益。只是本课的教学在趣味性上比较欠缺,没有发挥出课程统整的趣味形态,如应用在低学段学生身上,则要注意与人文、艺术性学科的统整,以让学生能够通过形象化、趣味性强的课堂导入提升自身的知识。

总之,数学作为一门工具学科,教师应注意教学中对其他学科的统整,只有学生能够应用数学基础知识对其他学科内容进行探索,数学学科素养才能在他们身上得到潜移默化的形成,而学生的系统性思维与综合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徐华. 指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统整——基于课程的结构优化视角[J].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9, 000(001):61-63.

[2]钱毓静. 对小学数学学科统整的探索[J]. 数学大世界, 2018, 000(001):P.66-66.

[3]章渊.关注个性思维 培育核心素养——《“有余数的除法”综合练习课》教学案例(二)[J].小学教学设计,2021(08):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