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起迁移的真实支架,提升讲故事的能力——谈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搭起迁移的真实支架,提升讲故事的能力——谈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策略

范雨晴

无锡市天一第二实验小学

【摘要】讲故事是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学生言语智能的重要方法,本文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内容为例,介绍了借助支架、提炼图式、创设情境、加入想象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激活不同文本中的构式,让学生逐渐领悟规律,从模仿走向创新,提升学生讲故事的能力,发展语言经验。

【关键词】迁移支架;讲故事能力;语言经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第一学段学生“听故事、看影视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对低年级学生而言,讲故事是将语言从输入转换成输出、积累语言经验很好的方式。

而现在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看到讲故事环节作为一堂语文课的重点,却流于形式,很多教师为了课堂的流畅度、为了节省时间,只是请一两名能力较强的学生走走过场,学生讲故事的能力没有得到切实的提升。

下面,笔者就以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内容为例,浅析在低年级教学中,如何搭起迁移的真实支架,关照整体,分层突破,促进学生讲故事能力的有效提升,发展语言经验。

一、明晰编者意图,遵循发展序列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针对各学段学生的特点,统筹规划目标序列,与苏教版相比,大幅增加了讲故事和复述课文的内容,将复述定为教学目标及重点,依托课后练习,提出明确要求并给予一定的方法指导,非常重视对学生复述能力的培养。

统编教科书对学生复述能力的培养是从讲故事开始的,讲故事不是对课文内容的死记硬背、机械重复,而是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加入主观理解,将文本内化后的创造性表达。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小壁虎借尾巴》两篇课文的课后习题是借助插图讲述故事;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蝌蚪找妈妈》的课后习题要求学生先按顺序把图片连起来,再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借助词句,尝试讲述课文内容”;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借助提示,复述课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则要求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讲故事。

可以看出,教科书中对讲故事的能力要求呈梯度式推进,由简到难,为落实中高年段“复述故事”这一语文要素打好基础。

二、基于单元整体的文本解读

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以“改变”为主题,编排了4篇以动物为主角的童话故事。课后习题中安排了复述课文、续写故事等言语实践形式,学习重点是“借助提示讲故事”。

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大象的耳朵》,课后习题是,结合生活实际,说说怎么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编者的意图是要求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举例说一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第二篇课文《蜘蛛开店》的课后习题有两个,第一个是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来讲好故事。第二题是展开想象,续编故事,旨在引导学生进行迁移讲述,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第三篇课文是《青蛙卖泥塘》。课后习题有: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编者的意图还是要求学生梳理整个故事的情节,能把故事完整地讲出来,并鼓励学生边说边演,让故事变得生动有趣。

第四篇课文是《小毛虫》,课后习题是画出相关词句,借助提示讲讲小毛虫经历变化的过程。学生要厘清思路,找到关键词句,展开想象,进行个性化的复述。

三、单元学程的整体规划

综观整个单元的四篇课文,我们能看出编者的意图非常明确,就是要在课堂上舍得花时间,给学生搭好各类支架,让学生充分地练习讲故事。那么如何巧妙地运用这一单元教材,搭起迁移的真实的、有效的支架,提升学生讲故事的能力,实现学生的语言由模仿、套用到生成、创造的转变呢?

(一)借助支架,概括地讲故事

概括性复述是讲故事的第一步,要求学生完整、全面、简洁地讲出故事大意。

《小毛虫》是意大利博学家达芬奇的作品,虽然是一篇童话,但意蕴丰富,辞藻华美,让二年级学生讲清楚、讲好小毛虫破茧成蝶的过程并不容易。笔者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1、2自然段时,引导学生找出,小毛虫的样子:可怜但乐观;小毛虫的想法: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小毛虫的做法:尽心竭力地抽丝纺织;结果:织成茧屋。有了这个支架,把小毛虫的样子、想法、做法、结果串联起来,学生轻而易举地讲清楚了毛虫变成茧的过程。接着用这样的方法学习第3、4自然段,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就能找到支架的具体内容,概括地讲出茧变成蝴蝶的过程,再把前后连起来,学生也就没有了畏难情绪。

(二)提炼图式,详细地讲故事

图式的建立,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能对文本的理解有直观的指导,能让学生有条理地把握关键内容,具体详细地讲好故事。

在《蜘蛛开店》一文的教学中,课后习题中已经提供了示意图,给学生讲故事提供了思路,但这个示意图比较简单,学生根据图式还是很难详细地讲清楚整个故事。受此启发,我们可以重新画一个更详尽的思维导图。

在课文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很容易发现,故事情节以反复的方式呈现,且每一个小情节中都包含“开店挂招牌”——“来意外顾客”——“累坏蜘蛛”三部分。于是,抓住“蜘蛛开店前的想法,招牌内容,客人及其特点,结果”这几个关键点提炼图式,先根据图式指导讲好第一个情节,再全文复述,学生就能够比较详细、具体地讲出《蜘蛛开店》这个故事。

(三)创设情境,多角度讲故事

如果我们只停留在讲述故事本身的内容,那么就弱化了文本的价值。所有讲故事的核心,都是为了学生创造性地表达。课堂上,我们可以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多角度地讲故事,增强他的角色感,更好地发展语言经验。

  1. 锁定转折,推测发展可能

例如,《大象的耳朵》一课中,大象通过和其他小动物的对话,发现自己的耳朵和别人不一样,于是它选择和其他动物一样把耳朵竖起来,但最后,由于不适应,它还是选择把耳朵放下来,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课文在情节转折处结束,教师顺着故事发展提问:“大象把耳朵放下来后,又碰到了小鹿,小鹿会问些什么?大象又会怎样回答呢?”在创设的情境中,让学生推测故事后续的发展,在预测的过程中,学生既回顾了前文两个动物对话的内容,又顺势理解了文章重点句的意思。

  1. 利用反复,构思可扩编处

《青蛙卖泥塘》是一篇篇幅较长的童话故事,故事结构与《蜘蛛开店》一文类似,都有情节反复、部分语言重复的特点。但与《蜘蛛开店》不同的是,本文采用详略结合的写法,详细写了青蛙向老牛和野鸭推销泥塘的过程,略写了向小鸟、蝴蝶、小猴和小狐狸的推销过程。利用这个特点,教师可以抓住文中略写的部分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模仿着详写的部分来讲述、编说故事,积累语言。

  1. 抓住结尾,创编故事后续

在《蜘蛛开店》一文的教学中,通过对照思维导图,学生已经了解熟悉了童话的“反复”手法,这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打开思路:蜘蛛还会继续开店吗?如果开,又会卖什么,遇到怎样的顾客?如果想让蜘蛛的店经营下去,你有什么好办法吗?鼓励学生尽情想象,进行迁移讲述,续编故事,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四)加入想象,具体地讲故事

借助上述这些支架,扫除了学生讲故事的许多障碍,但要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往往还不是那么简单,需要教师的精准指导。

例如,在《小毛虫》一课中,要想把小毛虫变成蝴蝶这一过程讲得精彩,需要引导学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想象,想象小毛虫不同阶段的心理活动、其他动物的状态、与其他动物的对话……

在落实讲故事这一语文要素时,教师应当搭起真实的迁移支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语言材料,归纳提炼语言构式,以期在新的语言情境中迁移运用,发展语言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