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填料粉土改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公路路基填料粉土改良研究

吴晓

身份证号码:4306811987****4041

摘要:粉土作为路基填料时,不宜直接用于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的路床,工程项目为减少土方外弃、保护生态环境,从而需对粉土进行改良以提高路基整体水稳定性及承载力本文根据一级公路粉土进行改良,设计了水泥改良和石灰改良两种方案,分别进行了室内土工试验通过数据对比最终提出了更加合适水泥改良方案。

关键词:公路;路基填料;粉土;石灰改良;水泥改良;

0引言

我国粉土分布广,粉土中的主要成分为小于0.075mm的颗粒,黏粒含量少,决定了其承载力低、稳定性差保水性差等特点。如果直接用于公路路基填筑,较大概率会路基失稳现象,工程通车运营后,雨季受到环境水害作用起较多公路病害,从而影响行车安全性路基整体稳定性。为提高粉土路基整体水稳定性及承载力,减少土方外降低施工成本,需粉土填料进行改良以提高其性能。本文结合一级公路工程,对该工程粉土进行改良开展试验研究,通过室内土工试验数据分析,最终确定了水泥改良方案,将为后面的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宝贵经验数据及指导意义

1工程简介

一级公路工程,全长10.2km,设计图纸中地质报告显示,该线路红线范围区域内,地1.2m以下位置,分布大量的粉土层,原状土中主要成分以粉土为主,土层分布厚度约69m,路基填方高度大约为1.38.3m,为大力提高路基填筑的稳定性,计划对挖方粉土进行改良用改良土作为路基填料,达到减少土方外填挖平衡,降低施工成本。

2路基填料粉土性能检测分析情况

2.1土工试验室内结果汇总

施工前对于不同方法处理地段,取代表性土样进行室内试验,充分了解填土类的性质、有关物理力学指标,提出满足要求的一种或几种试验参数,同时根据各类加固方法的特点拟定不同的工艺参数。路基填筑前,对填料的颗粒分析试验、液塑限试验、天然含水量、击实试验等各项指标进行土工试验,试验实测数据见表1:

表1:土样试验结果数据

序号

试验项目

单位

结果

01

天然含水量

%

18.0

02

最大干密度

g/cm³

1.71

03

最优含水率

%

14.6

04

液限

%

28.2

05

塑限

%

24.4

06

塑性指数

3.8

07

粒含量<0.075mm的占比

%

80.17

08

承载比(CBR)

%

3.41

2.2试验结果分析

(1)从表1可知,原状土中粒径不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占总质量的80.17%,土颗粒级配较差;塑性指数为3.8,小于规范要求4,是典型的低液性粉土,当路基本体处于饱和状态时,很容生振动液化现象,从而导致路基稳定性较差或失稳

(2)土样塑性指数3.8土中的环境大部分以自由水形式存在,路基土体结合自由能力较差;在外界环境水害作用下,路基土体填筑容易受环境水害冲刷流直接影响路基的稳定性

(3)土体CBR值为3.41%,满足一级公路下路堤CBR值(3%)填筑要求,但不能用于上路堤及以上路基结构层

3粉土改良研究

3.1石灰进行改良设计

3.1.1石灰掺量设计

(1)用石灰对原土进行改良是目前常用的改良技术之一,在土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石灰可以增强土体水稳定性提高其承载性能及力学性能;

(2)本次设计三种不同石灰掺量的试验方案,掺配比列分别为5%,7%,9%,在室内对三种不同掺量的改良土进行击实、CBR试验根据其结果确定最佳石灰掺量。

3.1.2试验分析

(1)室内试验击实结果见表2:

表2:击实试验结果

序号

配合比

最优含水率(%)

最大干密度(g/cm³

1

5%石灰掺量的粉土

13.6

1.72

2

7%石灰掺量的粉土

14.1

1.73

3

9%石灰掺量的粉土

14.1

1.73

(2)从表2可知:经改良后的粉土,不同石灰掺量的改良土,其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数据差不多。

3室内CBR试验结果见表3

3:CBR试验结果

路基区域

不同石灰掺量下的CBR试验结果

5%

7%

9%

93区

4.4

5.5

6.7

94区

5.8

6.7

7.9

96区

7.5

7.9

9.6

4)由表3可知:1)随着石灰掺量增加,改良土CBR值不同程度的增加;2)石灰掺量为9%时,改良土CBR值均能达到93区(3.0MPa)、94区(5.0MPa)、968.0MPa)填筑规范要求;

3.3水泥进行改良设计

3.3.1水泥掺量设计

(1)根据相关规范、资料和工作经验水泥改良粉土的最佳水泥掺量约7%左右水泥采用M32.5

(2)根据粉土特性,本次设计三种不同水泥掺量的试验方案:1)方案1:水泥粉土=595;2)方案2:水泥粉土=694;3)方案3:水泥粉土=793

3.3.2试验分析

(1)对三种不同水泥掺量方案的粉土进行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见图1:

1压缩试验结果

1压缩试验结果

(2)由图1压缩试验可知:1)经水泥改良的粉土,土的孔隙比显剧减小;2)方案3改良的效果最土的

孔隙比最小

3)选定方案3即掺入7%的水泥进行改良的粉土,开展CBR试验,93区CBR值为12.1%,94区CBR值为13.7%,96区CBR值为15.9%,结果证明方案3进行改良的粉土CBR较好,满足各区填筑使用规范要求确定最佳配比为水泥粉土=793

4现场检验结果

经经济比选及试验结果,确定最佳配方案水泥粉土=793由于现场施工条件不能达到室内试验的理想状态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应根据室内的最佳配合比方案进行现场试验段检验验证在该公路施工范围内选择一段路基作为试验路,振动碾压完后经覆盖晒水养护7检验发现,该路段路基具有良好的胶结力,承载力较碾压完后立即检测其压实度压实度满足设计96区要求;养护完后进行弯沉值检测其值满足设计要求经试验路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改良粉土效果较好、切实可行,各项试验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结论

本文结合某一级公路工程,对该工程粉土改良工艺进行设计、验证得出的结论如下:

1水泥改良工艺,可显剧减小粉土孔隙率,大力提高粉土的胶结力,最佳配比为水泥粉土=793,在该配试验下,改良土93区、94区、96CBR分别12.1%13.7%15.9%,满足各区填筑使用规范要求;

2)经现场试验检测该路段路基具有良好的胶结力,承载力较碾压完后立即检测其压实度压实度满足设计96区要求;养护完后进行弯沉值检测其值满足设计要求经试验路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水泥改良粉土效果较好、切实可行,各项试验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张业,袁玉卿,王晶晶,张瑞昌,宋钇君,张震.改良粉砂土力学性能实验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51(02):224-233;

[2]何俊,颜兴,胡晓瑾,王小琦.胶粉改性土-膨润土固结压缩特性试验[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8,39(02):61-66+85;

[3]岳爱敏,李焕坤,黄明利.粉砂土在高速公路路基填料中的应用研究[J].市政技术,2018,36(06):35-37;

[4]刘晓义.物理改良粉砂土填筑高等级公路施工技术[J].低温建筑技术,2016,38(09):134-136;

[5]陈湘亮,王永和,王灿辉.泥质粉砂岩改良土路基填料适宜性试验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4(10):4287-4293;

[6]华建兵,施养杭.生石灰在高速公路路基填料改良中的应用[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2):220-222;

[7]王丽霞,张馨月,张云龙,王静,孙爽,韩兵.冻融循环作用下石灰改良粉砂土力学性能研究[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9,36(05):12-16;

[8]岳爱敏,李焕坤,黄明利.粉砂土在高速公路路基填料中的应用研究[J].市政技术,2018,36(06):35-37;吴晓 15983994528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增江街塔山大道8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