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德育工作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刍议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德育工作实践

占良颖

珠海市广东实验中学金湾学校 5190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作为高中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德育工作直接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间接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和谐。因此,必须重视高中德育工作课题。本文将以开展高中德育工作的中心,找出当前实践问题,提出可行的针对性举措,助力德育工作顺利开展,共同培养具备核心素养的优秀学生。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教育 德育工作

引言:高中是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人才的基础阶段,高中生的综合素养直接影响我国整体的精神面貌。高中教学课堂是进行德育化普及的主要渠道,必须加强相关教师的重视程度,只有明确开展德育教育的目标,不断深入对德育工作的探讨,创新德育教学方法,才有可能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1. 德育工作教学现状

素质教育呼唤开展高效德育工作,为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开展德育工作。在高中阶段的教育中,多数教师已具备加强培养学生核心素质的意识,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德育工作的进展,现分析如下。

高中阶段的德育教育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德育课堂与学生实际生活融合水平低,整体教学规划不流畅,在学生的行为导向教育中,也难以融合日常教学,德育知识点得不到实践应用。除此之外,德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机械性和滞后性,教学流程过于死板,学生接受过程枯燥乏味,教师教学不能与时俱进,教学内容与当下学生日常生活脱节,难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德育工作浮于表面,很多学校的德育教育属于蜻蜓点水式教育,教师只是照本宣科讲解课本知识点,没有对相关重点展开深刻挖掘,学生缺乏系统深入的思考。总之,高中阶段的德育工作由于教学环节简单,教师的教学思路没有打开,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被激发等,整体教学低迷,有待进一步整改。

  1. 德育教育应遵守的原则

德育教育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需要有长远的目标和系统的规划,在实现高效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把握以下原则,有助于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第一,德育教育具有整体性:整体性主要体现在德育工作的参与主体,家庭社会和校方都有责任,学校在德育工作中负责育人,其目的是培养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端正的学生。为实现这个目标,教学工作者要合理规划,设计高效的教学流程。家庭作为第二课堂,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的行为举止多加规范。社会作为德育教育成果的最终检验地,要以人才素质的高低优胜劣汰。学校家庭社会整体配合,才有机会从根本上提高学校培养学生核心素质的社会责任,让学生以成为高素质人才为发展目标。

第二,德育工作具有持久性。德育工作强调实践性,根本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因此,开展德育工作要以长远性为目标,循序渐渐推进德育课程,充分考虑学生今后的长远规划,让学生主动养成培养核心素养的意识,自觉践行,在潜移默化和日积月累中成为高素质人才。

  1. 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高中德育工作实践措施

3.1明确德育工作教学目标

与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相比,德育教育的授课范围更加宽泛。教师在授课过程要善于采用更加创新的手段来丰富课堂内容,使学生自然沉浸在德育课堂的氛围里。高中阶段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要充分遵循提升核心素养的基本原则,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初心,以高中生的接受能力和水平为依据,开展顺应时代的德育工作。核心素养是德育教育的灵魂,提升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就要重点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确保学生有端正的思想基础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各项能力。

3.2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是学生的第二课堂,高中开展德育教育要注重发挥家庭的协助力量。培养良好的家风要把优良传统文化和德育教育相融合,广泛宣传家庭美德,使校园德育教育和优良家风融合在一起,可以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通过家庭教育的引导,进一步建立与现代文明社会相适应的家庭文化,改善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实现家庭成员和睦相处,落实德育教育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

3.3加强文明礼仪规范

在推动核心素养教育的大背景下,高中阶段的老师要尤其注重对学生文明礼仪的指导,教导学生如何正确为人处世。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展开:首先,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包括高三阶段的学生,班主任和德育教师要起到带头作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规范课堂纪律,遵守宿舍制度,能有序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在全校形成良好的德育教学氛围。其次,学校要加强日常礼仪训练,通过张贴小标语,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组织开展核心素养提升的相关班会和讲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将具体的礼仪行为进行划分,主要可以分为个人形象礼仪、课堂礼仪、社交礼仪等,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礼仪规范,做有礼貌懂规矩的高中生。

3.4多学科融合

德育教学的展开不能单枪匹马,要善于与多学科进行融合,实现各学科与教的教育的充分渗透。在开展学科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以爱国教育为核心的政治教育,政治立场端正是德育教育的基础。学科知识要以专业知识的传授为基础,进一步引导学生端正学习的心态,明确学习目标,深入挖掘各学科教育资源,争取与德育教育相融合,在基础教学的过程中,也能顺便挖掘学生的智慧潜力,在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在各科的教学过程中探索和优化德育教育的融合应用模式。课程开始之前,增加德育教育的教学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抓住各个学科的教学侧重点,优化融合教育的渗透方式,创新德育教育的融合方式,力争提升德育课堂的有效性。

3.5深入拓展德育教育

在与现代教育融合的过程中,德育教学工作更加丰富,在实践过程中必须认识到光靠学校单方力量不能推动德育教育的拓展,为更有效提升德育教学效率就必须深入拓展,将涉及德育教育的各主体进行融合,发挥出家庭和社会应有的作用,为学生营造全方位的德育氛围。德育作为一种思想教育是漫长的教育过程,要求学生在德育课堂上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例如,教师为让学生更好体会社会责任感这个主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时间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在实际的社会活动中感受真实的人和事,为学生的德育教学提供活生生的教学素材。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亲身体验,能获得更深刻的社会经验和感触。例如做维持交通秩序的志愿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交警职业的不易,引导学生在今后主动遵守交通规则,既是对自己安全的保障也是有序参与社会生活责任心的体现。只有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发力,才能构建德育教育的良性循环。通过深入基层社区,走访企业商铺等在各种社会实践中提升学生对祖国发展成就的自豪感,体会各行各业的付出和不易,常怀社会感恩之心,才能把回报之志投入学习中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

结束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德育教学方式也在不断进行变革。传统的德育教学已不适合现阶段高中生的德育发展需求,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高中的德育教学工作要从大局出发,力争赢得家庭教育的协助力量,实现家校融合。此外,也要加强德育课堂其他学科的渗透和融合,立足德育教学的特殊性,通过教学合力挖掘德育教育的潜力,引导学生不断进行社会实践,从实践中感受德育的力量,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立足未来,做高素质,全能型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金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德育工作实践与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3):78-79.

[2]苏会军.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德育工作的实践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3):43-44.

[3]周金.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德育工作实践与探索[C]/2020课程教学与管理云论坛(贵阳分会场)论文集.,2020:157-161.

[4]谢白云.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德育工作研究[C]/2020课程教学与管理云论坛(重庆分会场)论文集.,2020:267-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