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视力障碍儿童的语文教学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针对视力障碍儿童的语文教学探讨

徐乐

广东省清远市特殊教育学校 广东 清远 511800

摘要:特殊教育是针对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导致视力或智力、听力、情绪等方面存在障碍的特殊儿童的教育。由于学生个体的特殊情况,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还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对此,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水平,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保证特殊儿童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基于此,本文针对视力障碍儿童,就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进行探究与讨论,希望能够有效解决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相关的教师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特殊教育;视力障碍;小学语文

一般而言,很多特殊儿童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并不具备自如交流的能力,就视力障碍儿童而言,其看不见、看不清的情况就为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我国社会中,这一类特殊群体同样具有受教育的权利,尽管他们的心理和生理与寻常的儿童存在较大的差异,本身的自理能力也比较差,社会经验较为匮乏,但他们在人格上与普通的儿童是平等的。所以,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应看到特殊儿童更加需要依靠他人的事实,并给以其更多的关注、呵护和照顾。客观而言,在特殊儿童的认知里,教师这一群体有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地位,相应的,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也肩负着更加沉重的育人责任。所以,在视力障碍儿童的语文教学中,小学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要提高其理解、交际的水平,从视力障碍儿童的情感思想切入,引导学生学会自如地运用语言,以此形成学生融入社会的必要手段,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和学习能力。

一、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经过调查得知,当前的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教师方面,很多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缺乏对教育主体的有效认知。尽管很多教师在教学前明确知道自己所教授学生的生理缺陷,但在实际教学中并不能很好地照顾到这一点。以视力障碍儿童为例,既然得知了学生的视力缺陷,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应提前预设好相关的活动,更加有针对性的调动学生的其他感官能力,尽可能将知识从文字转变为语音等媒介形式,但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教师并不能做到这一点[1]。可以说,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特殊教育学校的需求严重失衡,再加上特殊儿童本身的智慧程度,导致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十分低效,长此以往,教师的耐心和信心也会丧失。

在学生方面,由于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差异较大,本身的感知较为迟钝,生活节奏较慢,相应的,其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也很难集中,个体语言表达能力较为生硬,大多具有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进一步而言,由于自身生理的缺陷,学生在课堂上较为被动,本身的主动性较弱,课堂参与度得不到保证,种种因素都反映当前现状不利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现。

二、针对视力障碍儿童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一)加强教师专业素养,端正教师教学态度

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考虑到教育主体的特殊性,教师应更有耐心,仔细引导学生,面对同一个问题,教师要不厌其烦的反复为学生解答,在学生看不见的情况下进行描述、触摸以及其他感官的了解。可以说,在某个层面,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肩负的教育使命要比普通学校的教师更加沉重,其耐心、细致程度也应更好,对教育主体的观察和帮助也应更加细致入微[2]。那么,为了可以达到这种育人状态,提高相应的思想觉悟,特殊教育学校有必要选拔并组建一支专业素质强、教学态度端正的师资队伍,确保由学历较高、专业性较强的教师来担任特殊教育这一重要的育人任务。同时,针对不同情况的特殊儿童,学校挑选的语文教师还应具备相应的交流技能,以视力障碍儿童举例,教师不仅除了要精通母语和盲文,还要精通感官语言,通过视力障碍儿童较为敏感的听觉、触觉和其进行交流沟通,进而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让学生在看不清、看不见的情况下更加高效地学习母语,从而提高学生的双语转换能力。

(二)创新语文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视力障碍儿童小学语文教学中,考虑到教育主体在生理上存在先天性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形象性思维的发展,又在无形中影响了学生对抽象概念的认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由此大幅度降低[3]。那么为了有效应对这个问题,让视力障碍儿童小学语文教学常态化、有效化,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通过给学生播放生动形象的音频内容、课件内容刺激学生的听觉神经,进而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学生的参与程度,同时,迎合其实际情况的教学手段还能降低其理解难度,有效加深学生的记忆印象。

例如,在教授《山行》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古诗内容改编一个动听的故事,并将其描述给学生,如,“在深秋季节去攀登远处的山,一条弯弯曲曲的、由石子组成的小路从山脚延伸到山顶,在高的能看见白云的地方住着几户人家;停下轿子观赏这枫林的美景,傍晚时像火一样的枫叶比南方二月盛开的鲜花还要红”。在“讲故事”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走在石子路上的声音、树叶被风吹动的声音、踩在树叶上清脆的声音等,让学生可以通过聆听古诗内容和相应的背景声音,进一步体会到每句诗句所表达的含义和思想,进而保证视力障碍儿童的学习质量。客观而言,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契合视力障碍儿童的学习特点,还能够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诗词的主旨内容,有助于丰富特殊教育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同时,在面对不同情况的特殊儿童时,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着重锻炼其完好的体能功能,尽可能促进其健全的发展。

(三)创设生动教学情境,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在视力障碍儿童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致力于让学生回归到正常的社会生活当中,除了可以和视力障碍者进行交际,还能够和正常的健视人群进行交际。考虑到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对话内容较少,且多为叙述性的语言,与视力障碍儿童本身的学习需求适配度较低,教师有必要积极发掘教材内容,科学合理的融入对话内容,从而锻炼和提高视力障碍儿童的语言能力[4]。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注重激发视力障碍儿童与他人交际的兴趣,并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有规划、有目的的引导视力障碍儿童进行对话实践。除此之外,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进行口语表达,通过聆听、思考、品味等活动促进视力障碍儿童的人际交往行为。

例如,在教授《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联系教材编排中的空白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鼓励学生代入其中:如果是自己和同学被困于废墟之下,自己会和同学产生怎样的对话?这一具体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产生想要交际的欲望,让学生更加主动的调动自身除了视力以外其他的感官,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授视力障碍儿童小学语文时,教师要联系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为学生选择适宜教学内容,关爱视力障碍儿童的内在情况,及时解决教学问题,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频.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的优化策略[J].第二课堂(D),2022(09):30.

[2]简姗兰.如何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效果[J].新课程,2021(44):187.

[3]林玩华.浅谈特殊教育学校如何让学生有效学习小学语文[J].考试周刊,2021(60):40-41.

[4]田秀霞.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探究——以特殊教育学校为例[J].新课程,2021(2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