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7
/ 4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

王玉梅1, ,张金燕1  ,曹智民1   ,张双双2  ,岳云1

1.高唐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252800

2.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  消毒供应中心  252000

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我院接收的96名接受rt-PA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其中,参照组48例,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48例,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研究并比较双方患者的护理情况,涵盖患者急诊救治时间、溶栓率、神经功能评分、溶栓救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等方面。结果:观察组溶栓救治成功率、溶栓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急诊救治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不同时间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将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当中,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能够减少患者急诊救治时间,提升溶栓率,溶栓救治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急诊护理流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疗效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为脑血管疾病的一种类型,指的是急性脑循环障碍,容易造成局限性、弥漫性脑功能缺损,会造成脑部疾病患者的死亡或残疾,在脑卒中中占比较高,临床需积极治疗。临床治疗方式主要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为主,从而恢复脑组织灌注,但治疗时间窗短,仅有一小部分患者能够得到溶栓治疗,所以在有效时间内获取家属认可,为患者尽快实施溶栓治疗,利于疗效的提升和预后的改善。临床实践表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时间关联密切,静脉溶栓的最佳时间需短于一个小时,而我国平均静脉溶栓的最佳时间接近两个小时,具有严重诊疗延迟情况,科学有效的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有效快速缩短疾病诊断时间,为静脉溶栓获取时间,进而促使患者病情康复。本文为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接受rt-PA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实施常规护理与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干预,研究并比较护理效果,具体过程和结果如以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研究对象选用时间为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均为接受rt-PA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为研究对象分组,各组均为48例。参照组内,包括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范围从18岁至80岁,平均年龄值是(51.76±3.25)岁;发病至入院时间30-115min,平均发病至入院时间(67.26±11.78)min。观察组内,包括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范围从18岁至80岁,平均年龄值是(51.85±3.63)岁;发病至入院时间35-120min,平均发病至入院时间(67.79±11.46)min。两组相比所得,年龄和性别方面均没有较大区别,符合比较条件,P>0.05。双方患者均知晓该项研究目的,患者均已签署同意意向书,该研究的开展已经获取医学伦理组织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检查,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疾病,与《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3]中相关诊断标准相符;发病后6小时内被我院收治;年龄超过18周岁;资料完整者。

排除标准:48小时内进行肝素治疗或其他药物治疗者;活动性内出血者;心内膜炎引起的脑卒中患者;严重头部创伤者;近期进行过椎管内、颅内手术者;随访失联者;溶栓治疗禁忌证者。

1.3 方法

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具体内容包括:患者入院后创建绿色通道,分诊后协助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确诊后由相关科室医师会诊。

观察组:开展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护理,具体方式如下:①科室协作优化,遵循保障患者在最佳时间窗内进行溶栓治疗的原则,快速进行交接,为患者开启绿色通道,确保患者能够及时进行溶栓治疗。②优化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培训目标是提高护理人员的交接速度、护理技能水平、操作熟练程度,优化护理方案以针对性为主,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③院前急救优化,接到求救信号后,马上出诊,将患者运送至急诊科前五至十分钟,和急诊护理人员获取联系,让患者立刻入院,保障绿色通道提前开通,告知医师准备进行溶栓治疗。④溶栓前优化护理流程。来院后,预检分诊护士在2分钟内运送患者至急诊抢救室,此过程中,快速评估疑似患者,对患者有无患病进行评估。患者入急诊抢救室后,护理人员马上在右上肢开通静脉通道,进行吸氧,采取患者静脉血,行心电图检查,在其入抢救室后5分钟内取标本送检。患者入急救室10分钟内转移到CT室,进行头颅检查,对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为患者检查头颅CT时,通知各科室医师会诊。确诊后,马上和家属沟通,签订知情同意书。⑤溶栓中优化护理,患者进入急诊室后,在5分钟内遵医嘱尽快给予rt-PA溶栓治疗,rtPA0.9mg/kg(最大剂量90mg).其中总剂量的10%在1分钟内推注,剩余剂量一小时内滴注完成。期间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并详细记录。⑥溶栓后优化护理,溶栓完成后,运送患者到病房治疗,马上和病房责任护理人员交接,及时对资料进行总结归档。⑦评估急诊护理流程,护理人员共同讨论患者急诊护理流程,并按照有关记录,对急诊护理流程中的不足进行分析,进行优化。

1.4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急诊救治时间、溶栓率、溶栓救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不同时间段神经功能评分、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情况。急诊救治时间包括入院至接诊时间、采集标本时间、入院至CT出报告时间、入院至心电图报告时间、入院至实验室检查出报告时间、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五方面。溶栓率由不同时间段内溶栓情况进行统计并对比,包括<1小时、1-2小时、2-3小时、3-4.5小时四个时间段。溶栓救治成功率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急救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4]中相关标准进行评定,成功率为救治成功例数占总例数的百分比。并发症包括上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牙龈出血等。神经功能通过NIHSS卒中量表进行评定,分值0-42分,分值越高,表示神经缺损程度越深,评定溶栓前、溶栓后2小时、溶栓后24小时、溶栓后2周的神经功能情况。护理满意度通过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定,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方面,总满意度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两者例数和占总例数的百分比。生活质量通过生活质量综合评估量表进行评分,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环境功能,社会关系四方面,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检验工具选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统计指标以计量、计数为主,检验标准分别为T值、卡方值,呈现方式分别为(均数±标准差)和n(%),统计学意义评定标准为P<0.05。

2 结果

2.1对比护理满意度

双方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满意度更高,P<0.05,详见表1。

1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

48

40(83.33)

7(14.58)

1(2.08)

47(97.92)

参照组

48

30(62.50)

10(20.83)

8(16.67)

40(83.33)

6.007

P

0.014

2.2对比溶栓率

双方溶栓率方面,观察组溶栓率更高,P<0.05,详见表2。

2溶栓率的比较 [n(%)]

组别

例数

<1小时

1-2小时

2-3小时

3-4.5小时

溶栓率

观察组

48

17(35.42)

9(18.75)

8(16.67)

6(12.50)

40(83.33)

参照组

48

15(31.25)

7(14.58)

6(12.50)

3(6.25)

31(64.58)

4.380

P

0.036

2.3对比溶栓率

双方溶栓救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溶栓救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更高,P<0.05,详见表3。

3溶栓救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n(%)]

组别

例数

救治成功率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

48

46(95.83)

2(4.17)

参照组

48

38(79.17)

9(18.75)

5.031

P

0.024

2.4对比急诊救治时间

双方急诊救治时间相比,观察组时间更少,P<0.05,见表4。

表4 对比急诊救治时间±s,min

组别

例数

入院至接诊时间

采集标本时间

入院至CT出报告时间

入院至实验室检查出报告时间

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

观察组

48

9.04±0.16

4.02±1.02

35.26±3.73

55.39±6.28

66.81±7.02

参照组

48

25.93±6.46

9.72±1.27

50.88±5.27

97.53±8.97

115.84±10.99

t

18.108

24.243

16.675

26.663

26.048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5对比不同时间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双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比,观察组评分更低,P<0.05,见表5。

表5 对比不同时间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溶栓前

溶栓后2小时

溶栓后24小时

溶栓后2周

观察组

48

7.15±2.23

2.40±0.21

2.00±0.12

1.70±0.02

参照组

48

7.12±2.69

3.33±1.36

2.86±0.44

2.33±0.25

t

0.099

4.682

13.064

17.403

P

0.921

<0.001

<0.001

<0.001

2.6两组生活质量的比较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中,观察组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水平均高于参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如表6所示。

6 生活质量的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生理功能

心理功能

环境功能

社会关系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48

66.42±10.23

85.78±8.94

65.78±9.87

86.78±9.24

66.43±10.85

87.98±6.87

66.58±11.02

86.97±8.75

参照组

48

66.53±10.34

70.76±6.24

65.86±9.45

72.34±9.67

66.58±10.78

78.86±6.87

66.49±11.13

76.84±5.24

t

0.052

9.544

0.040

7.479

0.067

6.503

0.039

6.881

P

0.958

<0.001

0.967

<0.001

0.946

<0.001

0.968

<0.001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常见急性病症,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且发病率逐年升高,有关数据表明,该疾病患者的最佳救治时间为发病后4.5小时内,而就诊到治疗的溶栓时间要控制在一个小时内,因此,患者能够获取快速、高效的护理流程,直接影响静脉溶栓的救治成功率[5]。该疾病患者自身脑部供血功能产生障碍,引起供血不足导致组织缺氧缺血性病变坏死,最后造成神经功能缺失等,在为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进而提升治疗效果[6]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是一种新型护理管理机制,属于急诊护理衍生物,以提升护理质量、护理效率为目标,对急诊环节进行针对性调整,从而获取良好成效;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中,通过科室协助、护理人员培训、护理配合等优化措施,充分展现护理流程有效性[7-9];该项护理流程的优势在于:①能够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相互协作,彼此合作,从而减少转运时长,确保患者及时获取溶栓治疗。②改善神经功能,溶栓治疗的顺利进行,血管再通快速恢复,血氧缺失状态从而得以改善,进而能够对受损的神经功能进行修复[10-12]。③规避并发症,综合以往的护理经验,对护理不足之处进行改正,不断优化护理流程,进而能够有效避免产生并发症,能够确保患者病症恢复。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和传统护理流程相比,更具科学性和高效性,能够缩短疾病诊断时间,进而可以快速、尽早恢复患者脑组织灌注,对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改善,促使患者早期康复[13-14]

张春妮、李瑞雪[15]等人研究中表明,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中,患者的溶栓救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6.08%、5.88%,分别高于、低于常规护理组;本文研究中,观察组溶栓救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高于、低于参照组,和张春妮、李瑞雪等人研究结果一致,表明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能够提高溶栓救治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究其原因为:通过优化各科室协作能力,能够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接受溶栓治疗,可以保证治疗及时性,从而能够提升救治成功率;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后,护理人员能够按照以往护理经验,规避护理不足,从而建立更加可靠的护理流程,从而确保缺血、坏死脑组织得到及时修复,从而降低并发症。张春妮、李瑞雪等人研究中表明,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患者采集标本时间、预检分诊时间、出急救室入CT室时间分别为(4.03±0.85)min、(4.26±0.72)min、(11.33±1.58)min,均短于常规护理组;本文研究中,观察组急诊救治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和张春妮、李瑞雪等人研究结果一致,表明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能够缩短急诊救治时间,为患者尽快进行溶栓治疗争取时间,从而提升疗效。

总而言之,为接受rt-PA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提升溶栓率和成功率,可以缩短急诊救治时间,减少并发症,且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度明显降低,生活质量得以提高,能够获取良好护理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洪怡瑜,王群,王倩,王烁,谢华,麦雪霞,朱玉存,徐强军,廖荣荣.急诊"零通道"模式在提高脑卒中静脉溶栓效率中的效果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22,21(02):176-179.

[2]郭修凯,姜秀霞,张瑞敏,刘卫东,王风云,张萌,张利勇,王继跃.移动卒中单元救治流程的优化及应用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21,56(08):1145-1150.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5, 48(4).

[4]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急诊医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卒中学组, 中国卒中学会急救医学分会.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急救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8, 27(7):721-728.

[5]马秀丽,黄叶莉,常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0,37(08):24-27.

[6]宋学梅,张晓梅,曹猛,程代红,吴亚男,陈琼,李婷.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排尿护理流程的构建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20,35(14):34-38.

[7]汪爱丹,南丽杰,郭道德,王胜奇,卢洁.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一站式多模态”CT检查流程优化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20,20(05):787-791.

[8]丁雪萍,雍先毅,任周明,乐添,马千里,张许燕,姚苇,吕兰,陈忠华,姚娟,苏旭红,张琪,张永巍,刘建民.优化静脉溶栓流程对基层医院高级卒中中心建设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7):2163-2168.

[9]朱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急诊溶栓流程优化的临床结局评价[J].护理研究,2019,33(04):691-693.

[10]杨秀红,李萍,合依热古丽·吾拉依木.链式管理在脑卒中溶栓绿色通道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20,34(04):721-723.

[11]谢小华,谢妮,谭薇,任力杰,刘德红,潘璐,李维平.急性缺血性卒中急诊静脉溶栓护理新模式及其临床推广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9,19(S1):31-33.

[12]杨珊珊,何金爱,郑冬香.时间追踪联合流程优化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静脉溶栓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9,33(14):2470-2472.

[13]林秀英,江仙菊.急救护理路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诊治效果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S1):237-240.

[14]陈昕,吴丹红,徐中杰,蒋超,崔修涛,王永明,韩翔.微信平台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救流程优化中的效果研究[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9,46(01):84-89.

[15]张春妮,李瑞雪,赵小飞.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07):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