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改革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3

“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改革实践研究

徐进,宋蕾

哈尔滨石油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8

摘要:在新商业时代背景下,正在发生着新技术驱动新商业,新商业吸纳新内涵展现新姿态、孕育新职业,新经济的发展对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提出了新需求。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为了顺应市场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针对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参与度不高”“课程实践以课堂实践为主”“考核主体单一、应用能力考核不足”的教学痛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课程应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实践为主线、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实施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创新和多元化评价考核改革创新,重视对学生思维方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以改善教学效果、优化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为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开展“项目驱动教学”在应用型强的文科类专业课程中的运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文科;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课程改革;项目驱动教学

一、目前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教学痛点

(一)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参与度不高

传统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形式,主要采用老师讲授课程内容、学生被动进行学习,学习过程中学生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学习热情,课程的参与度不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不够扎实,实践应用能力较差,创新能力缺乏。

(二)课程实践以课堂实践为主

目前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虽然强调实践性、应用性,但课程实践内容主要还是以课堂实践为主,虽然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够达到一定程度的应用,但缺乏与企业实际需求的联系,导致与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

(三)考核主体单一、应用能力考核不足

经济管理类专业以往课程考核大部分为单一的教师评价,缺乏其他考核评价主体;同时,在课程考核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结果性考核,应用能力考核不足,同时课程考核标准量化程度不够。

(四)学科交叉融合程度低

目前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虽然注重本学科专业知识的结合,但缺乏学科间知识的交叉融合,学生对于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融合掌握程度不高。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改革思路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根据企业对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并结合“新文科”背景下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及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实践性的特点,从提高兴趣协作沟通、任务驱动培养能力、企业项目增强实践、多元评价优化效果的改革思路,对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实施“以项目实践为主线、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课程考核等方面的全面综合性改革,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同时,以“真实企业项目为载体开展项目驱动教学”,实施“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的多元化考核,让学生不仅能够熟练掌握经济管理类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具备将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职业素养。

三、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改革方法及途径

(一)采用项目模块化教学方法开展课程教学

为实现“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可以采用项目模块化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将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课堂理论知识的传授,教师根据“新文科”背景下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调整,并向学生讲授专业课程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2)项目小组的讨论,首先学生自由分组为若干个课程项目小组,然后项目小组的成员根据课程项目要求对课程项目的选择进行讨论,并确定课程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3)项目小组的实践,各项目小组根据专业课程的模块化项目任务,分模块、分任务、分阶段开展项目实践。(4)项目小组的成果展示,各项目小组采取课程项目报告、项目答辩的形式,展示项目小组的课程项目成果,并由课程教师、相关企业对项目小组的课程成果(项目策划书、项目相关原始资料、项目报告等)进行评价反馈。在整个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四个过程环环相扣,构成专业课程的完整授课体系,用学生学习成果来检验、评价教学效果。

(二)以真实企业项目为载体的项目驱动教学开展实践教学

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可以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构建基于企业实际经营管理问题的真实学习情境,并在项目阶段性导向的前提下开展任务驱动教学。首先,学生自由组合形成课程项目小组,各项目小组可以根据兴趣或抽签的方式决定需要开展项目实践的企业;其次,采取实地参观与网络沟通等多种形式与实践企业进行项目对接,了解企业基本情况及项目需求;再次,学生根据企业的实际项目需求进行项目方案设计,运用多种形式进行信息资料的收集,然后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整理、分析资料后,撰写课程项目报告;最后,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向企业进行项目汇报,企业根据各项目小组的项目汇报情况及提交的项目报告、项目相关原始资料对各小组的项目实践情况进行点评与打分,进而来检验各项目小组的课程学习成果。

在以真实企业项目为载体的项目驱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占据主导地位,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项目并分阶段的完成模块任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而且基于真实企业的实际营销项目来开展项目实践,能够使学生得到真实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项目锻炼,实现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同时还能服务企业、满足企业需求,为校企对接奠定基础。

(三)把“案例教学+项目实践”的教学方式融入课程思政

在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项目实践”的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追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项目实践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能使学生养成集体主义观念和相互协作的意识。学生在开展企业真实项目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难题,需要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企业真实项目实践操作能够培养学生做事细心、诚实守信、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的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让学生体会到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通过口头汇报为每个团队提供展现自我能力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实施“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的多元化课程考核评价

为了保证“新文科”背景下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目标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对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考核评价可以实施综合性考核评价改革,即实施“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同时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考核的基础上,侧重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评价,并量化课程考核评价的标准。

1 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考核内容

考核标准

分值

过程性考核(60%

平时成绩(30%)

学习态度及签到

学习态度积极,按时出勤,每次4分,签到数达24次为满分100分

15%

课堂互动

参与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课堂训练、PPT汇报各加5分,参与抢答、举手各加2分,满分100分

20%

小组互评

PPT汇报环节进行小组互评,满分100分

5%

课后作业

全部完成并正确,满分100分

30%

期中测试

全部完成并正确,满分100分

30%

项目实践(30%)

项目实践态度及出勤情况

积极参与项目实践,并完成所有项目实践学时,满分100分

40%

项目实践执行情况及成果

完成每个项目实践模块任务,达到各项目模块的实践目的,项目实践成果详实,满分100分

30%

项目实践报告

各阶段项目实践报告内容完整、详细,分析合理,撰写工整,满分100分

30%

结果性考核(40%

期末成绩(40%)

期末课程设计

由指导教师进行设计评价,制定具体评分标准

60%

企业项目汇报

由企业进行项目评价,制定详细评分标准

40%

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考核评价具体标准如表1所示,具体考核思路为:将真实企业项目的阶段性实践成果纳入课程考核范畴,同时考虑学生在课程项目小组中的任务贡献程度,以及在整个实践项目完成过程中的总体表现,并结合学生平时的课程出勤情况、学习态度、课堂互动情况(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课堂训练、PPT汇报等)、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课程的综合性考核。同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程实践项目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对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的需求,可以采取“期末课程设计+企业项目汇报”的形式进行项目小组的成果展示,并采取“专业教师+企业人员+小组互评”的方式对各项目小组展示的项目成果进行综合评分。

“考核方式多样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能力考核精量化”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既可以保证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5个层面的课程目标的实现,又能培养学生解决企业实际营销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和沟通表达的能力,有效地满足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四、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成效

(一)专业课程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增强

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后,不仅学生的理论课程学习兴趣有所提高,而且通过实践企业真实经营管理项目,可以使学生产生形象记忆,同时与教师讲解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更加容易理解,大大提升了学习效果。

(二)专业课程应用性增强,促进校企合作

通过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后,不仅可以提高“新文科”背景下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帮助学生了解与接触企业真实业务,掌握多学科专业知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企业的项目需求,也向合作的企业展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就业和校企合作提供契机。

(三)为应用型“新文科”专业课程提供借鉴

应用型“新文科”专业课程普遍都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而且为了更好地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以真实企业项目为载体开展项目驱动教学可以为其在应用型“新文科”专业课程实践推广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彩霞,肖望喜.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课程改革探讨[J].教育观察,2015,4(27):78-79

[2]李惠芹,钟群,佟明亮.基于产教融合的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J].黑龙江科学,2019,10(21):38-39

[3]刘超,肖宗梁,蔺婷婷等.项目驱动教学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244

[4]孟璐.“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在《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应用研究[J].营销界,2021(25):37-38

[5]张欣欣.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市场调查与预测》教学模式研究——基于项目驱动模式视角[J].营销界,2021(29):79-80

[6]张巧荣.项目驱动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大众科技,2022,24(274):160-163

作者信息:

1)徐进,1987年3月,女,哈尔滨石油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教师,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2)宋蕾,1987年7月,女,哈尔滨石油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项目编号SJGY20210487)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