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民办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2

产教融合背景下民办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杨宝超

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  云南  昆明 651701

摘要:本文以财会类专业为例,重点分析产教融合背景下民办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方法,以此促进其不断提升自身的财会类专业教学质量。

关键词:产教融合;民办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课程教学模式

在我国的产业转型发展进程中,“产教融合”不仅是积极推动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同时更是民办高职院校实现教学创新的必要途径。基于此,为进一步提高民办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实效,则应当在其课程教学模式中,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主导,对其教学内容教学标准进行重塑。这样不仅能够构建出基于工作任务与实际岗位需求为主导的专业课程体系,同时更能进一步扩大其自身的教育实用性。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民办高等职业院校财会类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现状

在当前的“大智移云”时代下,我国现代社会结构中的财会类工作环境早已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不管是当前的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AI、移动互联网或者云计算等高精尖现代化科技,都对民办高等职业院校财会类专业课程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但从实际的教学现状角度来看,在当前的产教融合背景下,很多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其内部的财会类专业课程教学依旧存在着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空洞,以及教学资源匮乏等实际问题。很多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在财会类专业课程的日常教学过程中,依旧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重讲授轻融合”等教学限制。这些实际现状不仅严重影响到了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同时也使得其专业教育内容无法与产教融合背景形成良好的结合契机,从而使得很多学生经常会出现理论知识掌握欠缺,实际操作能力不达标等现象。而传统的教育方式也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观性,从而使得学生在自身的专业学习与专业规划方面,常常会出现能力薄弱、欠缺思考等实际现象。这样的人才教育模式既无法满足企业未来发展的实际需求,同时也无法实现民办高等职业院校的现代化转变,这些实际现状都严重违背了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对财会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产教融合的发展策略。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民办高等职业院校财会类专业课程教学模式问题分析

(一)“引企入教”形同虚设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民办高等职业院校的财会类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本应充分意识到自身的人才输出教育目标,但是很多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在财会类专业课程“引企入教”的实践方面,则完全没有对企业的工作具体任务、工作职业标准以及工作职业能力进行融合[1]。很多民办高等职业院校也从未真正让相关企业与自身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这样也就使得其专业课程教学实践环节中,始终都存在着企业教育角色缺失的问题现象,最终导致其财会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无法保证产教融合的基础条件。

(二)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标准没对接

在当前诸多民办高等职业院校中,其财会类专业课程在课程标准制定方面,大多未与职业岗位标准进行对接,很多民办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在相关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并未对财会类岗位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以及工作内容进行深度调研,这也使得其制定的专业课程标准,无法与职业岗位标准形成有效衔接。这样不仅影响到了专业课程教学的目标,同时也使得其教学内容与职业活动方面存在较多差异。

(三)产教融合未在财会类专业课程教学中落实

若想要将产教融合真正落实到财会类专业课程教学中,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就必须要在日常的教学计划与教学活动之中,结合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与工作发展设定不同的职业内容。若未达到这样的教学实践基础,则会使其财会类专业教学内容及教学效果无法检验,从而难以对教学计划与教学活动进行动态调整及及时优化,使得校企协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难以形成,最终使得产教融合与财会类专业课程教学出现“脱节”现象[2]

、产教融合背景下民办高等职业院校财会类专业课程教学模式问题对策

(一)校企联合构建专业课程

对于民办高等职业院校而言,若想要获得长效性的发展格局则必须要积极寻求行业支持与企业配合。在当前的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结合”不仅是民办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建设的重要载体,同时更是其财会类专业课程教育模式改革的必经之路。基于此,在校企联合构建专业课程的过程中,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则应当以专业岗位工作体系为导向,在“引企入教”的实践方向中,深刻调研行业及企业的会计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并根据行业或企业的工作具体任务、工作职业标准以及工作职业能力,开发相应的财会类专业课程体系。这样的校企联合专业课程构建模式,不仅能够以行业或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不断拓展民办高等职业院校财会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同时更能够集中校企双方教学优势,实现课程内容、职业标准、教学活动、职业实践的有效衔接[3]。这样不仅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高民办高等职业院校财会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职业性与针对性,同时还能够进一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教学格局,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效培养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同时还能够形成更为系统的职业能力意识。

(二)对接职业岗位,修订课程标准

对于民办高等职业院校财会类专业课程而言,课程标准无疑是其教学实践中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不仅是其教学的主要依据,同时更是产教融合的开发建设前提条件。基于此,在对接职业岗位修订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则应当根据对应企业、对应行业的职业标准开展“财会类专业课程标准改革专题调研活动”,在此过程中,民办高等职业院校不仅要围绕职业能力、职业岗位规范要求、职业岗位标准、职业技能鉴定等问题进行课程调研,同时还应当积极联合对应行业及企业组织课程标准修订研讨会议,从而在修正调研、课程标准、结果论证等环节中,充分根据职业活动内容创设不同的专业学习情景、学习任务,从而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财会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任务[4]。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其课程标准的针对性与应用性,同时还能够使得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在后续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课程标准完善及优化,促进财会类专业课程体系与企业岗位工作体系形成对接,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培养出更具综合性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从而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未来的就业率。

(三)将产教融合融入日常教学计划及教学活动中

将产教融合融入到民办高等职业院校财会类专业课程教学计划及教学活动中,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同时还能够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岗位能力。基于此,将企业职业岗位工作系统内容及要求融入到民办高等职业院校财会类专业课程教学计划及日常活动中,不仅能够将教学活动与工作任务进行相互结合,同时还能够进一步加强职业课程教学体系与职业工作体系的对接,让学生在职业发展的视域中,对专业知识具有进一步的认识,从而为学生未来的职业能力提供保障,更为产教协同发展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5]。这样不仅能够确保民办高等职业院校为企业提供更具专业性的岗位人才,将产教融合融入到日常教学计划及教学活动中,还能够逐渐形成一种互利互惠的校企产教融合利益共同体,企业可以自身的发展需求为导向,细化民办高等职业院校财会类专业人才的必备能力;民办高等职业院校也可以结合企业的工作发展需求不断对自身的专业教学实践进行创新改革,实现校企产教融合的“深度共赢”良好格局。

例如:在当前的产教融合背景下,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可与地方企业进行积极协商,并与当地企业签订“实习协议”与“教学协议”。由此保证财会类专业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实训契机,同时也使得其自身的教学计划与教学活动能够更具有适应性。在财会类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可以将本地企业的财会类工作任务与工作需求,融入到日常教学项目与日常教学计划之中,从而让学生将企业真实的财会工作作为学习内容及考核内容。这样便能够使得学生了解到更多职业岗位工作的实际内容,教师最终则可将学生的实训项目操作结果反馈给本地企业,而本地企业则可根据学生的实训项目操作标准、实训项目操作表现,对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在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等方面进行及时讨论与优化协商,从而使得企业岗位需求与民办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体系具有更深度的融合效应。

结论:综上所述,对于民办高等职业院校而言,积极推进产教融合不仅是促进其专业课程改革的必要路径,同时更是响应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方向的积极实践。基于此,在当前的产教融合背景下,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则应充分结合自身的教学基础与教学情况,通过校企联合构建专业课程、对接职业岗位,修订课程标准,以及将产教融合融入到日常教学计划及教学活动中等实践路径,不断提升自身的校企合作机制与产教融合格局,从而充分发挥出自身协同育人的教育作用,以此切实提高财会类专业课程的教学价值与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安露.基于校企深度融合下推进高职财会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J].经济师,2022(10):179-181.

[2]张乐.大数据背景下的高职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以大数据会计专业为例[J].才智,2022(19):104-107.

[3]冉源琪,盘毅.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类专业新生导学课实践教学探析[J].中国农业会计,2022(01):71-72.

[4]苏小东,唐咸平,郝环一,陈文强,吴秋丽.财会转型中财会类专业情商培养与训练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23):161-164.

[5]任昊源,刘小梅.产教融合协同创新视域下高校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应用型高校财会类专业为例[J].中国高新科技,2020(15):77-78+85.

本文系:“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校级科研资助项目+XJKT20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