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7
/ 2

红色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路径

吕晓娟,刘蕊竹

吉林省 临江市 大栗子街道中心小学 134602

摘要:在红色文化中,德育教育因素十分突出,是一种自然而优秀的德育教育材料。把红色文化理念融入小学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德育途径。所以,教师要充分地运用这些资源来促进小学的红色文化教育,开展思想政治、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宣传教育,从而增强学生的道德修养,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发展。基于此,本文章对红色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路径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红色文化小学德育融入路径

引言

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小学阶段便会具备一定轮廓雏形,到了青年阶段就会趋于稳定和成熟。小学生多数时间都在学校里度过,所以,在这个时期,在教育教学中加强红色文化的渗透,是培育学生爱国情怀、塑造学生精神力量及帮助其构建“三观”基础的重要手段。通过红色文化渗透,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革命前辈们的伟大事迹,感受到他们的无私奉献。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

红色文化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成长,包含了在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具体地说,物质文化指的是革命伟人的故居、革命战争遗址和革命过程中的标志性建筑等实物;制度文化指的是革命斗争时期形成的革命纲领、方针、路线、政策等革命文献作品和理论丛书;精神文化指的是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过程中,英雄人物的光荣事迹、革命精神、革命历史等。

二、红色文化具有的特征

一是它具有突出的民族性。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抵御西方列强入侵、维护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与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此过程中,留下了许多铭心刻骨、惊天动地的历史故事和红色记忆。红色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民族精神为红色文化的孕育及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红色文化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为国家和民族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二是它具有内容的科学性。在理论表达上,红色文化不仅秉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而且还吸收借鉴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二者的有机结合保障了红色文化在理论及实践方面的科学性,成功地指引中国人民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奋勇前进。

三、红色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路径

(一)实现红色文化和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课堂是知识教学和人格培养的主阵地,红色文化融入德育要求红色文化融入课堂。课堂是红色文化最直接、最深刻的发展地点,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做引导,充分实现红色文化深度传播和接收,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感悟,提升教师的教育经验。具体来说,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有许多具体可行的方式。例如,语文课堂通过红色故事教学和作业设计实践提升学生文化素养;音乐课堂可以教学红色歌曲,使学生感受到红色精神的魅力;地理课堂可以结合具体的地理事物,有针对性地讲解长征路线、革命前辈的故乡特色、中国地理发展变化和红色文化发展的联系等。红色文化本就范围广泛,影响深远,和各个学科都有一定的交汇点。各学科在融合红色文化教学的实践中只要合理地结合实际联系来讲解即可,不能一味为了体现红色文化而牵强附会。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知识输出方,因此教师要加强个人学习,掌握更多红色文化知识,认真感受红色文化魅力。

(二)课外实践中渗透红色文化

学校和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红色历史情景表演、主题演讲、红色故事交流、朗诵比赛、观看红色影视剧等形式开展红色教育,比如《黄继光》《星火燎原》《飞夺泸定桥》等,再如影视剧《亮剑》《长征》《长津湖等》,如果有相关的条件,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展厅、体验历史,感受精神,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途径。教师可在保障安全状况的条件下,组织和引导学生们去参观当地特有的红色遗迹、故里,使他们切身体悟先辈们昂扬不灭的红色精神。在体验了红色教育资源的同时,学生们也将继承革命先烈的伟大爱国情怀,并藉此在红色教育中不断发展壮大,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营造校园红色文化氛围

一方面,要建设红色网站,并引导学生自觉浏览红色网站。尝试建立以红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网站,将有利于提升传承红色文化的效度,使红色文化的传播范围得到扩展。红色网站在建设形式上,一定要符合小学生的思想特点和生活实际,适当增加一些趣味性,引导学生自觉浏览红色网站,让小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其中,并乐于其中,真正地实现将红色文化融入小学的德育之中,走进每个学生的思想之中。另一方面,要利用校园广播电台传播红色文化。校园作为学生们日常生活接触最频繁的场所,通过校园广播电台传播红色文化,是对小学生们进行源头启迪、熏陶培育其思想方式的较为有效的方法。为了在校园内更好地传播红色文化,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代表性作品进行循环播放,让小学师生都能够重温这些经典,引导学生逐渐地认同红色文化,感受红色文化的精神本质。

(四)设置“红色文化课”教学目标

在小学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这要求教师对教科书的整体理解、把握、理清知识点、理出大纲、合理安排、制定合理的教学目的。只有明确“红色文化”的教育目的,才能有针对性地组织教材,使“红色”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虽然教科书中的红色革命文化并不是很直观,但是教师可以通过他们的英勇事迹,将自己的灵魂融入到教学之中。比如《飞夺泸定桥》,教师先是给学生讲解如何在枪林弹雨中抢到桥头,如何与东岸的部队合围占领泸定桥,再用多媒体播放《女子火线桥》,让学生看到32位妇女不顾寒冷的冬天,义无反顾地跳进冰冷的江水里,用七个铁门和瘦弱的身体,为人民群众筑起一座“人桥”。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对其产生了更多的敬畏,进而实现了德育的教学目标。

(五)打造班级红色行为文化

其一,教师应对学生的主体行为文化建设加以重视。所谓“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正说明了德行需要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学生是学习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群体,因此在班级内应该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建设,将红色资源所涉及的价值理念、行为准则等渗透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如在学生的平时学习中培养他们热爱学习、奋发图强的精神,让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学会热爱集体、团结同学等,潜移默化地将红色文化在学生的行为活动中加以体现。其二,教师应注重以身作则,加强对班上学生行为文化建设的引导,建好与学生之间的纽带,如利用红色资源树立自身正确的道德观念,在行为上做好学生的榜样,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切实构建红色行为文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坚持小学教学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的具体研究分析,提出红色文化和小学德育融合的路径,推进红色文化在小学教育中创新应用。采取新的视角持续研究探索红色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实现路径,促进红色文化以小学生为载体的传承发展,更好地培育具备红色文化积淀和红色精神素养的时代接班人。通过红色文化融合学生教育,促进教育进步,为中国未来的长远发展作贡献。

参考文献

[1]韩明德.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农村小学德育的策略研究[J].教书育人,2020(29):28-29.

[2]刘培,吴健冰,陈厚波,张春兰.红色文化融入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路径分析[J].名师在线,2020(21):21-23.

[3]夏琴.红色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及运用探析[J].甘肃教育,2020(11):21.

[4]章慧芳.红色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研究[D].江西农业小学,2020.

[5]孟祥伟,邵成栋.红色文化与小学德育的融合发展路径探索[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09):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