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7
/ 2

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宋景朝

广东省湛江市爱周高级中学  524094

摘要: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思政意识,增强其课程实践能力,要融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教师需要挖掘教材中的实践知识,增强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开发校本课程,帮助学生形成思政知识应用能力、增加思维活跃度。带领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扩展学生政治视野。以社会热点问题为切入点,增加学生政治应用素养。不断将思政小课堂融入到社会大课堂中,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关键词: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价值意蕴;实践路径

引言:思想政治课程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课程,特别是高中阶段思想政治课程更是为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贯彻党教育方针的重要教育内容。思政小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我国政治内容的重要路径。社会大课堂可以帮助学生挖掘理论知识的现实体现。应用理论知识不断在社会大课堂中实践,可以强化学生思政思想和思政能力。必须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使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统一。

一、挖掘教材实践知识,提升思政育人价值

当下教育发展方向体现出课堂教育在传授知识、养成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提升高中生思想政治素养,需要挖掘政治教材中与社会实践联系紧密的知识内容。第一,挖掘具有实践价值的知识。经济社会中包括就业选择、理财意识、消费者维权、纳税义务、市场经济作用等内容。政治生活中包括人大、政协、公民政治参与权利等。第二,挖掘具有参考价值的实践活动。如模拟人大代表会议、模拟政协会议和模拟联合国会议等。第三,挖掘增加学生实践能力的教育内容。思政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时事为学生理解教材知识提供思路,使学生以马克思主义观点从社会视角寻找解决办法。

例如,学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知识点时,学生关注到现实生活中人民素质不断提升的现象,提出“教育发展对社会公德整体水平的影响”课题内容,研究教育发展趋势并探讨教育对居民道德水平提升的影响。学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知识点,结合我国老龄化趋势逐渐加重的社会背景,提出了“三胎政策对家人幸福感影响”调查课题内容。以上教材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结合,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深刻理解教材知识,还可以增加教材知识点的育人价值,为学生形成发散思维提供保障。

二、研发拓展校本课程,提升思政育人价值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要求遵守贴近学生生活、提升学生学科素养,价值导向以增强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这要求教师适时的开展思政教育活动,根据时间、地点和教学内容开发适合学生发展的拓展校本课程。要以社会实践要求为出发点,鼓励教师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制定和开发中,结合学校科技创新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校本课程。

例如,学校为帮助学生巩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知识点,结合成功人士创新创业知识内容,帮助学生学习成功的创业经验,形成创新意识,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同时在讲解成功案例时着重强调成功人士拥有的良好品质,使学生感受到对祖国的热爱,对自身的严格要求是通向成功的必要素质。还可以开设教育论坛为学生提供交流平台,深度探讨校本课程学习中掌握的知识储备、能力素养和思政思维。再例如,学校为帮助学生学习“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课程,开展“法律讲堂”校本课程,提升学生对法律的认知,增加学生遵守法纪的意识。以上校本课程均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思政思维,对其将来开展良好的社会实践有积极意义。

三、协同红色教育基地,提升思政育人价值

为帮助学生从思政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需要跨越教材、课堂、学校的时空限制。突破课堂空间限制,引导学生步入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增加实践经验具有一定必要性。要结合当地红色教育资源,带领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或革命烈士园林等,将其作为社会实践的重要项目。社会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结合教材知识在丰富的社会情境中产生深度理解[1]

例如,为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课程知识点,开展“中国红色之旅”主题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红军博物馆,在社会实践中感受新中国成立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使学生在鲜活的情境中感受教材知识的内涵。通过参观、反思等一系列活动,学生可以对红色文化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对革命精神产生更高层次的认识。这类将思政活动延伸到教室甚至校园外的实践活动,可以化繁为简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知识点,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对政治产生认同感。

四、结合社会热点内容,提升思政育人价值

课程设计需要结合社会热点,在社会大课堂和思政小课堂中寻找切入点。要利用实践经验和教材中的知识解决社会中实际问题,高度融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高中生接受的政治教育大多数以理论学习为主,对社会认知和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程度不足。更无法利用已知政治知识解决社会存在的问题。可见必须重视实践课程的开展,避免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出现。要确保科学理论在社会实践中被准确应用,学生可以增强使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寻求问题解决办法。

例如,“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和“价值与价值观”模块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结合章节主题挖掘社会时政问题,关注社会热点事件。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用政治知识解决问题。在教师启发下,班级学生选择了“青少年对垃圾分类认知程度调查”、“智能购菜系统在城市中的应用”等多个方向的社会实践课题[2]。在政治教师指导下,学生实现了认知到情感的跨越,主动探索过程中认识到接受思政教育产生正确认知的重要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思想政治教师需要以全局观角度看待思政学科。怀着“大德育”情怀,融合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实现社会实践和思政课程的有机结合。要推进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对思政教育内容产生价值认同感,并将价值认同感转换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自信,知行合一地推动社会主义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刚,张欣.深刻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价值意蕴[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

[2]铁铮.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J].北京教育(高教),2019(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