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习拖延成因综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8
/ 2

中学生学习拖延成因综述

熊小琦

四川师范大学  610066

摘要

拖延是人类个体一种常见的行为,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学习拖延是一种非理性的延迟,通常伴随有不良的情绪和体验,主要表现为:个体延迟开展应完成的学习活动。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在学习拖延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分析综述,整理了中学生学习拖延的成因,总结了应对中学生学习拖延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和对策,为解决中学生学习拖延的问题提供了相关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学习拖延;中学生;成因分析

1


学习拖延的定义

Laura J.Solomon 和 Esther D.Rothblum 两位研究者在1984年发表了一篇题为《学习拖延:频率及其认知、行为相关因素》(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Frequency and Cognitive-Behavioral Correlates)的文章。此后,国外开始了对学习拖延的广泛研究。Laura J.Solomon & Esher D.Rothblum(1984)认为拖延是个体推迟完成相关学习任务的倾向,以至于未能按时完成任务或在截止日期之前匆忙完成。

成因分析

1.内在原因

内在原因是指学习者个人的原因,通常跟个人的性格、思维、行为习惯相关,本小节主要列举了成就动机、人格特质、自我效能感、成就归因四个研究者探讨的比较多的因素,从个体层面上解释了中学生学习拖延行为的成因。

1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由Murray于1938年提出,其最早被称为“成就需要”。Murray(1938)在研究中发现个体在工作、学习中存在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能够帮助其更好地克服工作和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战胜困难,实现自我的远大抱负,他将这种心理倾向定义为成就动机。

Senécal & Koestner & Vallerand曾探寻过成就动机与学业拖延之间的关系他们研究发现个体倾向于把事情延迟进行是因为其缺乏动机学业拖延实质上是是一种动机问题,学生具有内部动机其拖延程度则很低而具有外部动机的学生其拖延程度则更高。我国研究者高军2011)对学业延迟和成就动机的各因素之间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追求成功动机与学业拖延存在明显的负相关,避免失败动机对学业拖延存在显著的相关,总体成就动机与学业拖延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2人格特质

人格特质是个体独有的特征,每个人的人格特质都有所差异。艾瑞德(Eerde)在实验中发现与学习拖延显著相关的人格特质之一便是神经质。他对2590名被试者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神经质与学习拖延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沃森(Watson)的研究也表明,神经质中的冲动因子与学习拖延明显相关。性格较为冲动的学生更加激进,对自己感兴趣的任务比较积极,对自己不太感兴趣的任务则容易拖延。

3自我效能感

我国研究者陈贵(2012)对312名被试者进行调查实验后发现:自我效能与拖延也呈显著负相关,即自我效能感越低,拖延水平越高。郑素瑾(2009)通过对中学生学习拖延与学习效能感总问卷进行分析后提出:中学生学习拖延与学习效能感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这与其他研究者的结论相一致,学习效能感低的学生更容易出现拖延的情况。

4成就归因

刘明珠(2011)的研究指出:学业成就归因的三个维度(失败外部归因、成功内部归因与失败内部归因)能解释学业拖延的14.7%,失败外部归因对学业拖延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成功内部归因,最后是失败内部归因。

2.外部原因

1父母教养

父母教养是指父母在日常活动中在对子女的教育和抚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倾向,以及对孩子的感情传达,具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和学生的学习策略、自我调节学习、时间管理等都存在相关,这几个因素都对学生学业拖延有着重要影响。

2教师期望

有研究人员发现,教师的期望和学生的成就动机分数会呈现正相关关系。老师对学生的期望更多的会表现在行为和心理支持方面,从而也会影响学生的成就动机。高成就动机的人会有较少的学习拖延,而缺少动机的学生更愿意将事情往后拖以避免失败。教师期望的强弱对个体内在成就动机值得深入探讨。

3班级环境

外界环境因素也会对学习拖延者产生影响。教师的管理、授课方式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拖延,教师把课程讲的津津有味,学生也会沉浸其中,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而如果教师讲课缺乏吸引力,还时常责备成绩差的学生,学生也会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产生逆反心理,不愿意配合老师完成学业任务,出现拖延症状。

4任务难度

个体之所以会拖延很多时候是因为抵触任务,缺少主动性。学习任务如果设置的难度较高,首先会使他们丧失主动性,产生畏惧心理,再到最后害怕失败,他们会认为失败就是代表自身能力不足,从而选择逃避拖延。

三、中学生拖延的应对策略

  1. 教师层面

1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

教师应当对每一位同学持客观公正的态度,承认学生之间的差距,在平时与学生相处时要有耐心,认真帮助每一位同学,即使是一些小事也应当有足够的态度与学生能够进行积极良好的沟通,对每一位学生的特点进行准确把控,因材施教,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形成师生间的良好互动,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2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教学气氛影响班级氛围,教师应当注重建设良好的班级氛围,使学生之间形成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良性竞争,使学生对每个学科产生兴趣,进而热爱学习,尊重老师,以至热爱自己学习的班集体,主动参与建设或维护良好的班级氛围。教师应当积极推进班级文化建设,培养学生间的和谐相处能力,共同制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和发展计划。

2.家庭层面

父母作为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教育方式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学习态度,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对孩子学习的指导过多,都会使孩子的缺失自我肯定。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过程中,不应该进行过度的干预,更不能进行体罚,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挫,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应当与孩子进行充分的情感交流,对他们付诸应有的关注和支持,是他们对学习发展出强烈的责任心,并能积极的去面对学习,热爱学习。

3.学生层面

1提升自我效能感

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作为学生对自身学习能力的主观认识,受自身经历,自身经验等情况影响。学生应当在学习过程中创设多种情境,为自己达标的情况设置相应的奖励,强化成功体验,逐步增强自己对学习的自信。

2增强时间管理意识

时间管理是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必要前提,对自身的良好控制和不拖延习惯的促成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需要提升时间管理的能力,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结论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学生学习拖延的现有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从内部和外部两个大的方面分析了中学生学习拖延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在分析中发现,国内外学者对中学生学习拖延的内部成因主要围绕成就动机、人格特质、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归因这几点进行研究,阐释了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外部成因主要包含父母教养、教师期望、班级环境、任务难度这四大方面。

通过对中学生学习拖延的成因进行总结分类后,我们对中学生产生学习拖延行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能够采取相应的对策帮助其逐步减少拖延的行为。笔者从教师、家庭、学生个体三个层面提出了可采取的对策,这为减少中学生学习拖延行为、提升其学习效率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总之,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学阶段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时期,了解中学生学习拖延的内外成因,能够让我们为其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指导,从而帮助其改变拖延习惯,提升学习效率,有益于其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贵, et al."中学生的拖延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4(2012):571-573. doi:10.16128/j.cnki.1005-3611.2012.04.019.

[2]丁湘梅,and 邹维兴."中学生班级环境对学习拖延的影响:学习倦怠的中介效应." 教学与管理 .03(2015):79-81.

[3]潘利若, et al."中学生学业拖延与班级环境的关系."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2012):1378-1381. doi:10.13342/j.cnki.cjhp.2012.09.014.

[4]齐丹."中学生学业拖延的现状与特点研究." 现代中小学教育 .03(2011):57-59. doi:10.16165/j.cnki.22-1096/g4.2011.03.022.

[5]宋玉萍, et al."中学生学业拖延与成就动机的关系."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1.07(2013):1069-1071. doi:10.13342/j.cnki.cjhp.2013.07.015.

[6]赵佳鑫."中学生学业拖延综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09(201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