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德失语现象的省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02
/ 2

关于道德失语现象的省思

孙红岩

齐齐哈尔市第三中学校

[摘要] 道德失语是生活中道德主体良心搁置、耻感淡薄、伪善助恶等种种病态“旁观者”现象的概括,道德失语现象的矫治,关键在于行为主体自律能力的培养,并在在社会、学校以及国家法律等他律辅助下,培养学生知行统一的道德习惯,在见义智为中提升道德勇气,进而有效地控制由各类复杂因素所导致的道德失语行为发生。

[关键词]道德失语; 道德勇气;道德意识;道德治理

道德失语现象的精神病灶在于外在道德规范以及主体内在的良心、德性和耻感对自我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约束和审视处于脱节状态,多在于个体道德意识欠缺、 陌生人伦理的缺失、道德评价的紊乱,对此,应从培养行为主体他人意识,提升道德情感;涵育道德勇气,促成道德实践;完善道德奖惩,加强道德治理等方面探寻有效路径予以矫治 。 道德失语者在道德的自我监督上显得十分薄弱,这类行为的发生实质是对社会耻感底线的挑衅,如果主体的道德行为皆难以满足相应的道德需求,其对羞耻、耻辱、良心的感受度较高,使其不得不改变行为策略以减少负面情绪的堆积。与之相反,道德失语者以沉默不语、袖手旁观的态度变相助长了失耻行为的发生,从而导致群体道德氛围的进一步恶化,出现耻感缺失、耻感淡漠、荣耻颠倒等混乱现象的发生。如此一来,人们扭曲为满嘴仁义道德的虚伪小人或是失去人性的感情冷漠的道德失语者。人人都带有一幅伪善的面具生活,正如当前社会上的某些道德失语者,满脸充满对受害者的同情,而手脚却不肯向前一步去给予救助,以道德失语行为否定具体道德行为的意义。

二、 道德失语的实质

(一)道德意识的欠缺

道德失语现象的发生,是“责任扩散效应”,每位道德失语者都等待周围其他人出面而形成相互推倭现象,道德认知出现失调,最终形成群体性道德失语,这多是由于行为主体道德意识的欠缺。其一,道德认知的失调。当道德主体道德认知失调时,就其易受外界道德环境的影响,出现知”与“行”不合或“知而不行”的道德失语情况,发生“人行亦行”的现象。其二,道德情感的冷漠。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道德情感冷漠使得道德失语者很难对他人困苦产生共情,易做出错误选择或者不做选择,亦或是因个体对偏离的恐惧和融合群体的渴望而失去了自我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一味观察和效仿他人的行为,成为道德失语者。其三,道德行为的逃避。面对道德困境时,道德失语者对纯粹“助人”“利他”性质的道德义务在行动上的不作为,主体内心虽然保留着道德义务感,想要按照道德规范把“应然”变为“实然”,但基于对道德风险的考量,这种同情心被压制在心理层面,以致行为主体没有转化为上前施予援手的道德实践,而是选择沉默不语、逃避道德义务。

(二)陌生人伦理的缺失

在陌生人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所遵循的已经不再是情感性关系,而是以公平、自愿与平等为核心契约型关系发挥约束力。而现代社会高度发展,契约和法律成为调节社会秩序的规范力量,在这个陌生人社会中出现了一种“去道德化”或“非道德化”的陌生人伦理的缺失的现象,从而导致道德失语现象的发生。  在陌生人伦理社会下,道德失语者与当事者之间的联系建立在理性抽象之上, 、这种伦理氛围制造出了许多处在模糊界限边缘的道德失语者。而中国传统的消极避世的态度对道德失语现象的发生有重要影响,不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交往,加剧了陌生人社会道德失语现象的发生。正由于陌生人社会中陌生人伦理的缺失,人际关系隔膜化和孤独化,为道德失语现象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也为行为主体逃避道德责任找到了借口,既给受害者带来了损失和伤害。

(三)道德评价的紊乱

近年来,很多见义勇为本是值得称赞的道德范例,但却因对方不道德的无理索赔让正义之人含冤成为道德反例,产生的不良影响就是让公众增加了更多关于道德风险的考量,从而使得社会舆论容易流于偏颇、肤浅的“自媒体”传播,容易促成情感泛滥下道德失语现象的产生。与此同时,我国相关的社会救助制度不健全、道德赏罚制度的不完善,使蒙冤的助人者的正义得不到伸张,使得道德失语的得不到有效纠正。的情况时有发生,许多英雄舍身救人后,自己身负重伤却无人问津,“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情况使得人们害怕承担助人的风险而选择旁观。

三、 道德失语的矫治路径

(一)培养他人意识,提升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的培养是扭转道德失语的重要途径,它是提升主体的道德认知、促成道德内化、涵育优秀道德品质、做出正确道德选择的重要环节。 面对道德冲突时行为主体应主动将社会道德规范作为自己行动的依据和准则,从而见义勇为,所以,教育者在道德教育的运用上要适当运用反面案例和消极情感的情境体验的教育效果,有效激发学生的自我理性思考能力,加强同情、义务感和荣辱感等情感的涵育,在促进受教育者正向道德行为的发生的同时也能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和影响范围,有效的扭转道德失语现象的发生和发展。

(二)涵育道德勇气,促成道德实践

道德失语行为的矫治的关键是让主体逐渐培养起道德勇气。敢于理智、冷静地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克服心中的恐惧,勇敢地战胜困难。对此,必须注重个体实践智慧的养成,要引导受教育者理性积极的从众并抑制盲目消极的从众,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增加自信和主见,促成道德勇气的激发。同时,道德勇气的深化需要实践,学校和社会要鼓励受教育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要因人、因时、因地地展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集体主义精神彰显出来。有针对性的进行志愿者服务、社区服务和公益活动以培养学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明确社会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体验助人的意义和价值 。

(三)完善道德奖惩,加强道德治理

其一,要完善见义勇为的社会保障制度。 避免社会中出现的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现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救人反被污的道德失语现象的发生。其二,加大对不道德行为惩治力度。司法部门面对类似于扶老人的路人确实遭到讹诈的情况,要对不道德者严加惩处,以此消除道德失语者法不责众的心理,提升行为主体的道德勇气,弘扬积极的道德风气。其三,要从培养道德主体的他人意识,提升同情心、义务感和荣辱感等道德情感,在实践中涵育捍卫道德的勇气,进一步完善见义勇为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不道德行为惩治力度、发挥新闻媒体的正向引导,以培养受教育者知行统一的道德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