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灵动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02
/ 2

浅谈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灵动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

裴海燕

金华市外国语实验学校小学部

摘要双减政策的实施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和课外培训压力,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让教育教学为学生个人发展服务,促进学生全面提升。在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进行全面改革,一方面要减轻作业负担,提高作业质量,另一方面要打造高效课堂、灵动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本文立足于双减政策,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出发,探索了灵动课堂的打造策略。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语文;灵动课堂

在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课堂需要做到“提质增效”,教师需要以社会需要和学生个人发展需求为目标,科学规划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文化素养。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知识比较丰富,并且更加系统,教师需要认真学习双减政策的精髓,在课堂教学上体现出来,提高课堂的灵动性。灵动课堂包含了“高效”、“灵活”的内涵,语文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学生的探索需求,灵活把握课堂教学环节,创设丰富有趣的教学氛围。

一、双减政策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

当前双减政策已经全面实行,教育改革正在大踏步前进,小学语文课堂必须顺应时代潮流,以学生个人发展、能力提升为落脚点,让教育教学面向未来。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学生面临大量的抄写类、重复类作业,课堂学习效率不高,很多内容不能当堂掌握,只能依靠课下练习,这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在双减政策下,教师不但要对作业进行精简,还要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帮助学生开拓视野,采取高效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灵动课堂的建设前提

(一)贯彻落实双减政策

灵动课堂是一种现代化的课堂教学方式,灵动课堂的打造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无论是教学设备,还是师资力量,学校都要进行改进,并且还需要在教学评价、学生考核中体现出来。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有些学校对学生作业有要求,教师需要布置“公开作业”,应付学校及上级领导检查,另外还要布置“非公开作业”,用来督促学生学习,这种“面子工程”需要取缔,让课后作业和课堂教学回归本质,真正对学生负责。

(二)转变教师的观念

为进一步增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学校可以开展公开课、讲课比赛等活动,让教师在听课、评课的过程中理解灵动课堂的内涵,把关注点放在学生个人发展方面,通过学生参与度、课堂气氛、学习成果、探究情况来评价课堂教学,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针对小学语文灵动课堂而言,教师要让学生广泛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巧妙融合课堂表演、问题讨论、小组探究等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环节的丰富性、趣味性。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只有转变教师观念,让教师从多个维度理解灵动课堂,才能让小学语文课堂真正做到“提质增效”,顺应双减政策。

三、小学语文灵动课堂的建设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诗意情境

课堂教学情境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氛围,情境的核心在于情感,当学生如临其境,就能够和作者产生共鸣,获得心灵感悟。比如在学习古诗《雪梅》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傲雪开放的梅花,引导学生感受雪和梅花营造的美景,体会梅花高洁、坚贞的品格。从古至今,梅花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都十分重要,形成了丰富的文化艺术作品,教师可以广泛搜集与梅花相关的内容,为学生创设诗意情境,让学生触“景”生“情”,受到诗人的感染和熏陶。

情境创设不但可以应用于古诗词教学中,还可以运用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比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搜集相关的影片,五壮士抱着必死之心,将敌人引上顶峰,振臂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场面宏伟壮观,教师可以融入慷慨激昂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回到那段悲壮的历史中,提高学生对民族战士的崇敬之情。

(二)通过情景演绎调动学生兴趣

灵动课堂的打造需要重视课堂节奏,学生的参与必不可少,教师可以创建情景演绎平台,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的体验与感知,让课堂教学更加灵活。例如《将相和》,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分析《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来龙去脉,感受两个主要人物的个性,抓住二人的共同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留出自主学习和情景演绎的时间,引导学生将课文人物演“活”,在表演中融入动作、表情,体现出语言的情感,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阅读是学生的知识输入,而表演则是学生对知识的加工与输出,在灵动课堂的打造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演绎的方法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全面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

(三)基于多元解读实现个性教学

在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抓住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找到具有教育教学意义的关键点,引导学生从不同层次、不同维度解读文章,提出自己的个性化认知,深化课堂讨论与意见交换,让学生的思维更加通透。比如在学习《少年闰土》时,教师就可以从社会背景、人物身份与形象特点、语言特色等方面去解读文章。通过多元解读,学生能够全方位理解文本,多角度探索课文内容,全面深化阅读理解。在打造灵动课堂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阅读文本的不同方面,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价值,增强阅读教学对学生个人成长的促进作用。

(四)运用课外阅读促进文化理解

文化理解能力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传播传统文化是小学语文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语文教师需要从阅读文本中挖掘文化因素,全方位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比如在学习《京剧趣谈》时,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文本渗透京剧的相关知识,了解“马鞭”等京剧道具,为学生展现经典的京剧片段,感受京剧当中所呈现出的文化特质,让学生全面理解京剧、欣赏京剧。在学习《京剧趣谈》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比如“如何看待现代快餐文化?”“如何应对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让学生分析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正确看待文化发展,尊重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

在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教师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和情感提升,推动课堂教学改革。针对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可以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创设诗意情景,通过音乐、图片、影片等教学素材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氛围。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高度关注学生的个性思想,引导学生对阅读文本开展多元解读,开拓学生的眼界和思维,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价值,培育学生良好习惯。作为学校,需要对灵动课堂的打造提出支持,全面贯彻落实双减政策,为教师提供发展平台,转变教师观念,推动课堂教学进步。

参考文献:

[1]支凤霞. 例议小学语文教学灵动课堂构建[J]. 小学生(教学实践), 2015(12):13-14.

[2]包胜木. 谈基于灵动教育的小学语文"品质课堂"建设[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4, 07(No.381):153-154.

[3]刘孝利. 如何构建小学语文"灵动课堂"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J]. 语文课内外, 2018, (35):86.

[4]王志芳. 关注高效语文实践,打造优质灵动课堂[J]. 新课程(中学), 2014(12).

[5]黄启燕. 打造小学语文灵动课堂的实践分析[J]. 新课程(中), 2018, No.461(10):30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