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介入对颅脑外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早期康复护理介入对颅脑外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贾培兰,杜立新,任金红,李英,张荣荣

聊城市人民医院  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过程之中使用早期康复护理介入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介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患者高,P<0.05。结论:在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过程之中使用早期康复护理介入,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高,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康复护理介入;常规护理;颅脑外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护理效果

颅脑外伤指外界暴力直接或者间接作用于头部,导致患者头部产生颅内或者颅骨损伤,从而严重危害人身健康[1]。颅脑外伤病情变化比较快,大部分患者需要采取手术治疗才能康复。在治疗过程中护理措施对康复情况尤为重要,及早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可以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进一步恢复,缩短了患者的康复进程[2]。常规的护理模式对患者的护理效果并不理想,预后比较差。早期康复护理介入是一种科学的、合理的护理模式。大量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康复护理介入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此基础上,将我院收治的100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使用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范围在25岁~74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6.37±4.47)岁;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范围在26岁~7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6.98±4.79)岁;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治疗之后,接受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稳定患者病情的发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对患者的病情监测,叮嘱患者按时服药等方面。

研究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介入,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功能位的摆放如下,仰卧位:患者仰卧躺下,头下垫枕头,将上肢伸直,在两侧肩下和肘部放置软垫,防止关节脱位。可于膝盖、臀部下方垫放枕头,使下肢抬高,防止髋关节外旋;健侧卧位:建议患侧的肢体在上,在躯干前、后方各垫一块垫子,保持肢体的稳定性。下肢可选择长款枕头,将腿部抬高。上肢向前伸直,肩关节呈100°屈曲,避免关节放空;患侧卧位:将患者偏瘫侧肩胛骨向前摆放,使肩关节呈前屈样。同时将患者手心向上摆放,伸直肘关节。下肢正常摆放,膝关节可垫高,保持轻度屈曲;

(2)定期翻身训练,避免出现压疮等并发症,进一步促进患者的身体肢体的行动能力;

(3)偏瘫患者肢体在正确摆放的同时,也建议可以进行关节的被动运动,在医护人员协助下进行活动,预防关节活动受限或者挛缩,保证瘫痪侧肢体的血液循环供应;

(4)对患者日常行走能力进行锻炼,例如可以对患者进行辅助步行训练、节奏训练等;

(5)对患者日常能力进行锻炼,指导患者的对肢体的日常清洁训练;指导患者自主吃饭锻炼;可以对患者进行床、轮椅的上下的锻炼;协助患者进行上下楼的锻炼等,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的恢复进度。

1.3观察指标

(1)采用功能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包含10个项目,分值是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好。主要使用生活质量表对患者的护理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采用百分制,分数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2)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的调查方式是问卷调查,一共分为5项,每项20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护理满意度越好。护理满意度=(满意+非常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借助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研究,用(n,%)、2检验、x±s,t检验,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x±s,分)

组别

例数

生活能力

躯体功能

社交功能

健康状态

对照组

50

56.57±2.69

86.33±7.57

79.44±6.34

75.24±4.85

研究组

50

87.78±5.37

72.17±5.44

76.35±7.64

69.64±6.25

t

/

36.744

10.741

2.201

5.005

p

/

0.000

0.016

0.030

0.000

2.2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n,%)

组别

n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

50

38(76.00)

10(20.00)

2(4.00)

48(96.00)

对照组

50

27(54.00)

15(30.00)

8(16.00)

42(84.00)

2值

/

/

/

/

4.000

p值

/

/

/

/

0.046

3讨论

颅脑外伤主要是指由于外部因素引起的大脑部位的损伤有包含颅骨骨折和脑组织的损伤,患者在临床上常常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肢体麻木无力,言语功能障碍,甚至出现昏迷等等[3]。需要根据具体的严重程度来决定治疗方案,一般早期如果有引起明显的结构改变,需要考虑通过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而且,在治疗的同时给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其病情的恢复[4-5]

现阶段,常规护理模式侧重于根据流程对患者进行专业指导,护理模式比较被动,患者的护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临床护理效果并不理想。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是现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护理模式,其护理原则是以患者为中心,其护理方式更加全面和科学。大量研究表明,在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使用早期康复护理介入,不仅可以使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得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患者高,P<0.05。究其原因,早期康复护理介入不仅可以对患者起到良好的护理效果,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高,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在生活质量方面得到有效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患者生命体征处于平稳状态的时候才可以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在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过程之中使用早期康复护理介入,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高,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姜亚.评价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术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饮食保健,2021(2):135.

[2]陈国燕.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对其功能恢复的影响[J].饮食保健,2021(4):220.

[3]杨盛红.对颅脑外伤术后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研究[J].保健文汇,2020(32):109-110.

[4]强喜娟,韩雁芳.试析老年肿瘤疼痛病人中癌痛规范化护理模式的应用[J].健康前沿,2018,27(5):211.

[5]迪丽拜尔·玉提库尔,艾斯玛·阿布都克热穆.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医学美学美容,2020,2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