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俯卧位通气的护理干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俯卧位通气的护理干预效果

黄倩

叙永县人民医院,四川 泸州,646400

摘要】目的:观察俯卧位通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数为74例,病例选取医院2019年12月-2022年12月的病例资料,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常规护理,37例)和观察组(针对性护理,37例)。结果:PaCO2、PaO2/FiO2指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aO2指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行俯卧位通气治疗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护理中实施针对性护理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俯卧位通气;护理满意度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与肺炎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患者在发病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口唇以及指端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目前在临床上针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以机械通气治疗为主,通过卧位机械通气能够使机体膈肌的位置和运动方式发生重大改变,可以有效促进分泌物的引流,使纵膈和机体心脏对肺部之间的压迫明显降低,可以促进气体和血流再次分布,进而达到改善患者的氧合状态[1]。但在治疗的过程中,部分患者缺少对疾病的认知,存在配合度依从性不高的情况,对此有必要对关心实施针对性护理方法,来达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目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数为74例,病例选取医院2019年12月-2022年12月的病例资料。随机分配为2组。对照组37例,男、女为20例、17例,32-75(52.12±3.36)岁;观察组37例,男、女为18例、19例,33-75(51.63±3.26)岁。一般资料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俯卧位通气联合常规护理法,俯卧位通气治疗工作在实施及开展之前,需要彻底清除掉患者呼吸道中的分泌物,此项护理工作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来开展,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人工气道及中心静脉管路做好保护,在俯卧位通气治疗期间,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情况进行严密的监测。

观察组,针对性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俯卧位机械通气给予科学的指导,常规固定气道。协助患者保持俯卧位姿势,上肢需要处于一种上举状态,将软枕分别放置到患者的腹部、胸部、下肢及头部位置处,以此来预防患者出现并发症,将每日机械通气的时间控制在3次,每次控制在0.5-2h。护理措施为:由于大多数患者缺乏对俯卧位机械通气疾病相关知识的进一步认知和了解,加之受内外部因素影响,从而极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为了能够增强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和了解,可采用语言讲解、将健康手册发放给患者、播放视频的方式,使患者能够更为直观的了解到疾病相关知识。并叮嘱患者家属及朋友应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应予以回答,增强患者疾病知识的进一步认知和了解,以此来达到疏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的目的。另外,需要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心率等生命体征指标进行监测,固定管道,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任何的异常情况,需要立即告知医师,以便能够做好相关处理工作。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体位给予更换,并清理掉气道中的分泌物,以医嘱要求为依据,合理给予患者镇静药物,以防止患者出现导管脱落及剧烈挣扎情况,为患者吸氧,将吸氧的时间控制在2-5分钟。

1.3观察指标

(1)机械通气相关指标,评估指标包括PaCO2(二氧化碳分压)、PaO2/FiO2(动脉血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比值)、PaO2(氧分压)三项指标。(2)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估依据为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分值范围包括80-100分、60-79分、<60分三项,分别代表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使用SPSS 23.0软件。计数资料表示使用卡方(%),用x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用(±s),用t检验。P<0.05提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机械通气相关指标

    PaCO2、PaO2/FiO2指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aO2指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表 1 机械通气相关指标(±s)

组别(n=37)

PaCO2(mmHg)

PaO2/FiO2(mmHg)

PaO2(mmHg)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42.12±2.23

41.65±2.25

99.54±13.25

132.23±26.52

51.23±3.56

90.27±1.45

对照组

42.22±2.42

48.22±2.56

100.02±14.23

180.42±26.25

51.33±3.45

80.05±1.23

t值

0.185

11.726

0.150

7.856

0.123

32.694

P值

0.854

0.000

0.881

0.000

0.903

0.000

2.2护理满意度

    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表 2 护理满意度[n(%)]

组别(n=37)

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23(62.16)

12(32.43)

2(5.41)

35(94.59)

对照组

11(29.73)

18(48.65)

8(21.62)

29(78.38)

X2

4.163

P值

0.041

3讨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与肺内与肺外都存在密切关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临床上主要是使用机械通气的治疗方法对患者实施治疗。俯卧位通气能够提供功能残气量,促进通气血流比、膈肌运动方式和位置得到改善,还能有效改善胸廓顺应性,使气流能在机体肺内的分布更加均匀[2]。对于接受卧位机械治疗的患者而言,预防并发症和气道护理是重点,由于患者处于俯卧位,护理的实施相对复杂,常规的护理模式很难应对并发症,整体护理效果不好[3]。因此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实施卧位机械通气护理,如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并发症护理、生命监护等多方面的护理措施,进而达到改善患者氧合状态的目的。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PaCO2、PaO2/FiO2指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aO2指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可知在行俯卧位通气治疗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护理中实施针对性护理方法展现出了较高的临床应用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行俯卧位通气治疗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护理中实施针对性护理方法,护理效果显著,建议应用于疾病护理中。

【参考文献】

[1]楚春香,罗健玲,刘惠玲,等.动态变化俯卧位机械通气联合护理干预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1,27(15):2384-2387.

[2]黄少华,陆素平,李锋.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行俯卧位通气患者的深度镇痛镇静护理干预及其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8):24-26.

[3]胡昌妹,辜惠兰.俯卧位机械通气在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26):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