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优势及应用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优势及应用效果评价

范小双

单位:绵阳市中医医院邮编:621000  四川 绵阳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优势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治疗的输血患者120例,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参照组60例患者,应用盐水法进行输血检验,研究组60例患者,应用凝聚胺技术进输血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抗体阳性检出概率(96.67%)和交叉配血相合概率(95%)明显比参照组抗体阳性检出概率(58.33%)和交叉配血相合概率(60%)高(P<0.05);

研究组输血不良反应出现概率(3.33%)明显低于参照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输血患者应用凝聚胺技术进行输血检验更有优势,能提高检验效果,确保患者输血安全。

【关键词】凝聚胺技术;临床输血检验;应用效果

临床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期间,针对部分失血患者有必要进行输血治疗,但输血也有一定风险,医护人员必须确保输血操作的规范性,以此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而输血前的科学检验工作可检测患者的抗体情况,还可进行交叉配血,以此保障患者输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输血检验工作[1]。其中,凝聚胺技术、盐水法都是输血检验中会用到的检验方式,而前者经研究表明,不完全抗体的检测中有明显优势,加之灵敏度、检测效率高,可对输血时发生的溶血反应进行有效预防,因而在输血检验中较为常用[2]。对此,本文就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优势及应用效果进行如下探究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治疗的120例输血患者,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即研究组、参照组,每组60例。其中研究组35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37.12±4.25)岁;参照组37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37.16±4.28)岁;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不大,P>0.05。

1.2方法

检验前先对所有患者进行4ml的静脉血采集。

参照组:对患者用盐水法进行输血检验。先离心处理采集好的静脉血,将血清分离后通过生理盐水将红细胞浓度稀释成2%,然后拿两个清洗干净的试管,标记为1和2。将供血者的血清及输血者的细胞装置在1号试管中,将供血者的细胞及输血者的血清装置在2号试管中,对其进行混合并做离心处理,最后做详细观察,查看其上层是否存在溶血下层是否存在凝集,如果这两个试管都未发生溶血及凝集现象,则意味着供血者和输血者配血成功[3]

研究组:对患者用凝聚胺技术进输血检验。先借助试剂盒离心处理采集好的静脉血,将血清分离后拿两个清洗干净的试管,标记为1和2[4]。将供血者的血清及输血者3%~5% 的细胞装置在1号试管中,将供血者3%~5% 的细胞及输血者的血清装置在2号试管中,而后将低离子介质(700ul)分别加入两个试管中,

均匀混合后在常温环境下静置30秒;再将 polybrene 试剂加入其中(2滴),均匀混合后在常温环境下静置15秒并进行离心处理,将100ul液体保留在管底,待其发生凝集后,再将解聚液滴入其中,均匀混合后如果发现凝集现象在1分钟内消除则意味着供血者和输血者配血成功,反之则不成功。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输血检验效果及不良反应状况,检验效果包含抗体阳性检出概率  交叉配血相合概率;不良反应包含溶血、过敏、腹痛、发热几项。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应用SPSS22.0软件分析,使用X2检验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抗体阳性检出概率、 交叉配血相合概率及不良反应状况,应用%呈现。数据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2

  2.1 两组输血检验效果分析

研究组的抗体阳性检出概率与交叉配血相合概率均比参照组的高,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输血检验效果分析

组别

n

抗体阳性检出概率

  交叉配血相合概率

研究组

60

58(96.67)

57(95.00)

参照组

60

35(58.33)

    36(60.00)

X2

   25.281

     21.075

P值

   0.000 

  0.000

2.2 两组输血不良反应状况分析

研究组的输血不良反应出现概率为3.33%,和参照组13.3%相比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输血不良反应状况分析

组别

n

溶血

过敏

腹痛

发热

合计

研究组

60

0(0.00)

1(1.67)

0(0.00)

1(1.67)

2(3.33)

参照组

60

1(1.67)

3(5.00)

1(1.67)

3(5.00)

8(13.33)

X2

  -

-

-

-

3.927

P值

  -  

-

-

-

0.048

3讨 论

临床在救治病人的时候会根据其情况采取针对性输血,通常来说都会用异体输血治疗,但为了防止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输血前需要进行检验和血型鉴定。

血型鉴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当红细胞和抗体发生作用时会产生红细胞凝集。如果出现这一现象会对小血管造成堵塞继而会引发血液循环的紊乱

[5]。随之红细胞也会因为破裂溶血而释放很多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流出的数量较多时会经由肾脏排出而造成肾小管堵塞,继而会对患者的肾功能造成损害,导致患者出现少尿甚至无尿,通过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能查看出供血者、输血者之间是否存在抗原抗体反应,所以输血前对患者进行交叉配血等检验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检测方式不同,检验结果也会有一定差异,继而会影响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所以如何选取更为合适的检测方式,是工作人员必须重视的问题。

其中,凝聚胺技术在交叉配血检验中用的较多,据临床研究表明,该技术操作便捷其灵敏度较高,不但对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检验效果较为显著,还能对IgG 、RBC抗体进行有效检测,继而对抗体筛查工作提供支持,因此临床价值较高。同时,生理盐水也是临床会用到的交叉配血方法,但是生理盐水法因为会有假阳性、假阴性出现,因此会降低检验准确率。此外,血液交叉法中用到的酶法、抗人球蛋白法虽然准确性高,但因为操作复杂、步骤繁琐,检测时间较长等原因的制约,降低了检测效率。而将凝聚胺技术应用到交叉配血中能有效缩短检测时长,且能对阳性抗体进行灵敏检测,继而能保证检测准确率和工作效率[6]

本研究中研究组的抗体阳性检出概率、交叉配血相合概率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参照组,差异P<0.05。提示了凝聚胺技术用于输血检验的效果更高,且能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出现概率。

综上所述,凝聚胺技术可提升输血检验的效果,减少输血患者不良反应的出现,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辛叶,韩海心,王波. 输血检验中凝聚胺技术的应用价值研究[J]. 临床研究,2022,30(1):129-132.

[2] 姚文娟,颜巍. 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优势及应用效果[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16):116-119.

[3] 李尚辉. 临床输血检验中凝聚胺技术的优势与应用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6):280.

[4] 韩宏枫,程蕊. 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优势及应用[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20,9(3):12.

[5] 齐玫. 基于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优势及应用价值分析[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24):174-175.

[6] 王薇,沈建慧,沈国玉. 探讨凝聚胺技术在检验科临床输血中的优势及应用效果[J]. 母婴世界,2021(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