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监管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安全隐患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针对性监管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安全隐患的效果分析

高燕飞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蓬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江苏 苏州 215300

摘要:目的:探讨在消毒供应室施行针对性监管措施后,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30位消毒供应室人员及115件医疗器械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施行针对性监管措施,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监管前后医疗器械灭菌质量、护理管理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经针对性监管后,消毒供应室监管后的医疗设备灭菌质量和护理管理质量均显著高于监管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施行针对性监管措施,可以提高设备的消毒质量及护士的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针对性监管;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安全隐患

引言

消毒供应室的护理工作在医疗机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健康,也直接关系到社会安全和稳定。因此,必须对此加强管理。特别是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安全意识和危机处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有一种常见的安全隐患是不能排除,必须立即采取预防措施,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所以,在日常护理中有针对性的加强管理不仅能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疗事故发生,还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为此,本文取30位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115件医疗器械作为研究样本,分析评价了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中应用针对性监管模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30位消毒供应室人员及115件医疗器械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施行针对性监管措施,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30位消毒供应室人员,男性医护人员15位,女性医护人员15位,年龄为26-46岁,平均年龄为(36.15±4.24)岁。纳入115件医疗器械分别为15件诊察器械,20件注射器械,72件手术器械,8件其他器械。

1.2方法

对安全管理存在的隐患进行分析,包括专业技术、监管机制不健全、管理不到位等,总结出存在的安全管理隐患,并制订有针对性的监管方案:(1)交接管理:明确重点管理环节,包括器械清点、预处理、申领、交接等,明确交接人员、时间、交接事项,监管交接记录表。(2)清洁管理:增加贵重器械和高污染器械的清洁区域,以降低碰撞损害,并强化对设备的质量评价和监督,提高设备消毒的质量。(3)优化资源管理:根据设备的大小和种类,设计出不同的装载设备,并对流程进行优化,并针对流程不规范和清洗不彻底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处理。(4)脱湿区湿度管理:除湿区的湿度维持60%,换气介入10个小时一次,采用吸湿器来减少湿度,操作人员在设备装载框架内放置包布垫片,合理地控制用量。(5)健全消毒供应室的评价体系,定期组织消毒设备的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包装、消毒、贮存等内容,并督促其了解有关的法律、法规、微生物知识,加强人员安全管理、风险防范意识,规范其工作态度。建立无菌用品和医疗器械回收体系,完善消毒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消毒质量监管。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明确的责任,提高监督的效果[1]

1.3观察指标

(1)自制量表从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包装、灭菌和贮存等方面对医疗设备的灭菌质量进行评价。(2)采用自制的评价量表对护理管理工作进行评价,主要有安全管理意识、风险防范意识、服务态度、安全隐患识别。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23.0软件进行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数据资料用[n (%)]表示,并使用χ2检验,以平均标准差(IMG_256± s)为测量数据,以 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医疗器械灭菌质量

对比监管前后医疗器械灭菌质量可明显看出,监管后,医疗器械灭菌质量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医疗器械灭菌质量 (IMG_256± s,分)

组别

例数

回收分类

清洗

消毒

干燥

包装

灭菌

存储

监管前

115

15.16±2.43

14.54±2.63

15.08±2.35

14.18±2.45

15.21±2.05

14.89±2.32

15.18±2.27

监管后

115

17.79±2.29

17.12±2.46

17.47±2.25

17.24±2.46

17.39±2.23

17.34±2.18

17.57±2.31

T

-

8.447

7.683

7.878

9.452

7.718

8.253

7.914

P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护理管理质量

对比监管前后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可明显看出,监管后,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比监管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护理管理质量 (IMG_256± s,分)

组别

例数

安全管理意识

风险防范意识

服务态度

安全隐患识别

监管前

15

7.96±0.58

7.68±0.63

8.34±0.75

8.08±0.69

监管后

15

8.89±0.62

8.79±0.50

9.10±0.62

8.82±0.75

T

-

6.099

7.684

4.349

4.043

P

-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由于卫生服务的发展,对护士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其工作内容较为复杂,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如果管理不善,将会加大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危险,引发严重事故,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需辅以有效监管模式,加强护理人员业务能力培训,强化岗位技能操作,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提高其责任心,促进其熟练掌握本岗位工作所需的各种操作技能,增强其团队合作意识,从而提高其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本次的检查中发现,有的组整改后仍未达到3级的效果。这是因为护理人员平时习惯于事后总结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对风险不够重视。有的组整改时则要求每个组都要进行自查,将发现的安全隐患告知到组长或副组长[2]。同时提醒护士要提高安全意识、遵守法律法规、重视病人护理安全。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控制护理安全隐患。因此要加强科室管理和护理队伍建设,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培训内容包括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流程、消毒灭菌方法、消毒产品的分类、使用注意事项等。对所有操作人员进行了培训并在实验操作中规范操作,如手部消毒灭菌技术、操作人员的职业暴露、个人物品的使用等。培训过程中,与操作前详细询问患者病情以及个人物品、器具的摆放位置等进行充分的交流,讲解医院安全使用的消毒供应室应配备的设备、仪器及试剂。培训结束之后对操作人员再次培训相关知识,使其熟悉操作流程,规范操作技能及方法。对操作人员要对操作流程、各项操作仪器配置等进行详细讲解;熟悉各操作步骤、消毒灭菌方法;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流程,如病人用流动水清洗消毒产品、消毒灭菌器具、酒精棉球消毒灭菌等。

结果表明:对比监管前后医疗器械灭菌质量可明显看出,监管后,医疗器械灭菌质量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监管前后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可明显看出,监管后,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比监管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目标监管的功能:目标监管是一种科学、全面、规范的质量管理模式,它可以针对特定的管理问题,如专业技能不足、监管机制不健全、管理不善等。加强对消毒供应室的评估,并定期组织相关的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提高工作的责任感,提高护理管理的质量,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通过交接管理,清洁管理,资源优化管理,除湿区的湿度管理,做好隔离、消毒,建立无菌用品、医疗器械回收系统,优化卫生管理体系,可规范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提高医疗器械灭菌质量。此外,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定期总结管理问题并制订相应的对策,可以明显提高管理效果[3]

参考文献:

[1]吴玉清.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PDCA循环对降低手术器械感染率的价值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09):1301-1303.

[2]陈燕颜,郭雅梅,莫惠霞,等.3C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03):161-163.

[3]沐亚芬,丁玉.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对降低手术器械感染率的效果研究[J].吉林医学,2020,41(07):1727-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