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诱导  增强课堂活动的张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相机诱导  增强课堂活动的张力

王莉

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第八中学  431900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但许多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产生了这样的困惑:课时少了,学生的活动多了,知识技能不能丢,过程与方法要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更要培养,课该怎么上呢?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主张:“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握好启发诱导的时机,并作出适当的诱导,启发学生思维,增强课堂活动的张力,实现有效课堂。

一、能在兴趣处一触即发。

赞科夫说:“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 教师应非常重视对学生兴趣点的把握,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如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他们的学习就会变得自觉和主动,有了探求未知领域的冲动。所以,在学生兴趣处,应抓住学生的兴趣冲动,适当启发,一触即发。

比如,我在《石榴》一文的备课中,一直为“如何在课堂中自然引出对郭沫若其他风格的了解?”这一问题一筹莫展,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上,却有意外地收获。课堂中,我引导学生对文中比喻修辞运用的新奇进行热烈讨论和品析时,学生热情高涨,对郭沫若将石榴“单瓣花的变化”比作“由希腊式的安普剌变为中国式的金罍”这一比喻的喻体之新奇甚是感兴趣,佩服于郭老的想象力。就在此时,我顿感:学生一定想知道郭沫若究竟是何等人,竟有如此的见地。于是,顺势导出了对郭沫若除诗人以外的成就,让学生顺着兴趣更深入地认识了郭沫若。

在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我意外地抓到了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一吐自己的见地,自然地勾起了学生对郭老的了解欲,并在此基础上用学生的配乐朗读再次回味印证这种独特语言的魅力。于是,就有了课堂的自然生成,让课堂活动有了层次,有了深度。

从本次教学实践中,我同时认识到在学生兴趣正浓的地方戛然而止是课堂的一种缺失,适当地延展知识的广度与深度,课堂才更具生命力。柏拉图曾说:“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反之,学生在这样浓厚兴趣下自然需求的知识就一定是深入内心的。所以说,在兴趣处相机诱导,可以达到一触即发的现时效果,这样的课很有张力。

二、能在质疑处创设平台。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源于思,起于疑,学生质疑了,教师就需关注好学生学习中生成的问题,循着思路尝试为学生释疑创设平台,促进课堂精彩的生成。

比如我在教学《画山秀水》一课时,学生在预习中就提出:“作者明明写桂林的山水风景,却写了几个传说,这是否偏题呢?”于是,在赏析完作者笔下的自然风光后,对于本文的人文性,如让教师讲来定是频添枯燥。既然学生在“传说”的内容选定上有疑问,那就让学生自己尝试释疑,教师只需创设好进一步探讨的有效平台。老师利用幻灯出示问题,继续说:“老师想听听大家此时的看法。”学生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特别有解决的欲望,于是,学生思维的火花让课堂充满了鲜活与灵动。

这次课堂的成功生成,有赖于在学生质疑处选择适当的时候创设了思维的平台,成功地找到了解决“桂林山水人文美”的突破口,变质疑为契机,相机诱导,赢得课堂。

这次教学实践让我认识到:教师在学生质疑时不匆忙表态,而是将问题抛给学生,这就给学生创设了应有的平台,从而引发了一场唇舌之战,这样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其间,学生们的思维冲突、碰撞,迸发出绚烂的火花,促进了课堂的生成。这样的课很有活力。

  三、能在深意处诱其深入。

    中国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说:“不懂得传道有方、授业适时的教师,纵有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也难以让学生达到解惑的境界。”在挖掘文本深意时,如何带领学生一步步解惑,往往令我费解。无奈之下往往就将最后问题一抛出,组织小组讨论解决,或单个起来作一知半解的发言,再针对学生发言捕风捉影地做出苦口婆心的解释,这样让理解力一般以下的同学就觉得高不可攀,兴趣全无了。所以,在深意处更需要“传道有方”来帮助学生解惑。那就给学生以解惑的阶梯,设计若干简单、直接的问题让学生有步步为营之感。

如我在教学《变色龙》一文时,便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我先提出问题: “奥楚蔑洛夫的性格怎么样?”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见风使舵”。最后,教师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步步为营,切实消除了学生的畏难因素,之后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很快就突破了。这里,我认为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问题,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易理解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让学生逐步解惑,进而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

所以说,在文本深意处,我们可以设计环环相扣式的问题深入,也可以以一种有效地行为方式如“读文”的变化来突破对文本的深入理解。这种步步为营式的诱导,同样讲求诱导中的时机把握,教师始终应把握住问题深入的方向,如此才是有效的启发引导,这样的课堂行为才能得以优化。这样的课很有生命力。

魏书生曾说:“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的确,教师只是学生的风向标,在课堂上,我们亟需学会担当酵母的角色,通过优化课堂教学行为追求课堂的有效性,让学生适时、恰当地在文本解读中发酵,成为一坛有灵性的佳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