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心理课如何通过“育心”实现“育人”——从心理课例《描绘生命的样子》来谈育人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谈心理课如何通过“育心”实现“育人”——从心理课例《描绘生命的样子》来谈育人观

刘团阳1 ,郭梅兰2

1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教育局  2 福建省泉州市马甲中学2  福建泉州  363000

摘要:五育并举,融合育人,是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变革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心理育人出发点在学生心理健康需求,着力点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落脚点在学生的全面发展。育人的核心在于培育什么样的人。本文结合心理课例《描绘生命的样子》谈谈心理课如何通过“育心”实现“育人”。该课例运用焦点解决的理念,挖掘优势、资源,运用团体动力,让师生、生生之间的知识、经验和情感充分表达,实现观念的碰撞,经验的学习和情感的交融,关注积极的情绪体验,感受生命内在、生命之间能量的流动。利用有效的课堂生成资源,延伸课堂收获,将认知、经验加以行动化。最终在课堂上无痕地实现育人育心这一培养目标。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教学只有回归到学生,看见学生的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和看见每一位学生,才能实现育人价值,真正通过“育心”,实现育人。

关键词:心理课堂;生命教育;育人;

五育并举,融合育人,是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变革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次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强调五育并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心理课不是传授心理学知识,而是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1]心理育人出发点在学生心理健康需求,着力点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落脚点在学生的全面发展。新时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落实育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其效果直接影响育人目标的成效。

育人的核心在于培育什么样的人。近年来学生自伤自杀现象和校园霸凌事件的频发,追究根本是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生活意义感缺失,主要表现为学生的自我价值观不足、学习动力低,沉溺于手机或游戏,伤害自己身体甚至他人生命。

本文结合心理课例《描绘生命的样子》谈谈心理课如何通过育心实现育人。该课例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旨在提升其生命意义感、价值感,预防、减少自伤自杀行为,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观念,提高生命质量。

一、依据科学的设计理念,树立朝向未来的积极态度。

通过对中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以焦点解决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尊重、无条件关注学生,以正向的积极态度促使改变的发生,相信学生具备改变现状的资源,强调成功的经验,引导学生看到、看重小改变的价值,促进小改变的发生与持续。运用焦点解决的理念,挖掘优势、资源,鼓励一小步的进步,旨在通过设计生命的小册子,描绘生命的样子,通过一层层的问题设计,看见对生命的期待和热情,丰满对生命故事的画面感。启发学生去思考、发现自身的资源和成功经验,感受生命的力量。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心理课是一门以活动体验为主的课程,需要更多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成长,特别需要关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关注在互动过程中学生的情绪表达和情感流动,师生、生生在流淌真情实感的课堂上相互遇见,相互陪伴、支持、启发,运用团体动力,让师生、生生之间的知识、经验和情感充分表达,实现观念的碰撞,经验的学习和情感的交融,最终在课堂上无痕地实现育人育心这一培养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进一步优化师生关系及生生关系,借助建构自我发展的各种方法,如情境体验、角色扮演、游戏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聆听生命的声音,制作生命的小册子,思考生命的样子,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投入课堂。

三、关注积极的情绪体验,感受生命内在、生命之间能量的流动。

心理课的教学目的是要通过丰富充实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体验,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在整节课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去发现自身的资源、过去的成功经验和积极资源,感受生命带给自己的力量和感动。通过小组内的分享和反馈,在提供的句式下,你分享的这个很重要,因为……看到你的用心……从你的分享中我感受到了……鼓励每个学生,去看到别人的正向力量,并表达出来,感受团队合作的力量。

四、利用有效的课堂生成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人尊重,也愿意尊重别人,这是焦点解决中人性观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是授课者,完成课堂的设计流程,也应该关注学生层面,包括认知、行为和情感的流动。充分利用各自教学资源,关注学生的生成,及时捕捉亮点,适时有效引导,挖掘有效信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尤其是课堂结束前留足时间,师生共同整合,询问学生经过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呢?很多学生的回答也很精彩,比如,自己来过这个世界,就希望努力留下一点痕迹。有的学生表达,发现了以前没有看到自己的一面等,更注重学生的现场生成与表达。课堂最后通过观看视频,回顾这节课带给自己的感受和力量,启发学生看到生命的力量。

五、延伸课堂收获,鼓励学生将认知、经验加以生活化、行动化。

知情意行是一个复杂的内化过程,学生心理内化需要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包括知行一体、知情相融、情行联结。而学生的参与是产生体验的重要前提,如果没有内在体验,很难认同与内化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学生的很多感受、经验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经验出来的,它是通过活动、体验、感悟、反思等过程,学生的体悟也从行为层次到情感层次最后到认知层次逐步深入。在课堂最后,总结了本节课的收获,感受生命努力的样子,真的很美。思考自己生命的无限可能性,并落脚到当下,去思考让它实现的一小步是什么呢?留给学生作业,延伸到课堂外,并鼓励学生将一小步落实到行动中,生活化、行动化。

综上所述,本节课注重实效和影响,课堂效果可迁移。运用焦点解决的理念,挖掘优势、资源,鼓励一小步的进步,通过描绘生命的样子,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动力。关注实效,也才能更大程度发挥课堂生成效果的价值。在活动的过程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帮助学生发现生命的价值,看见生命的美好,挖掘积极资源,才能真正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观念,热爱生活,提高生命质量。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是心理教师的职责与使命。心理课的学科育人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经验与交融、思维的碰撞和价值观的养成。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教学只有回归到学生,看见学生的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和看见每一位学生,才能实现育人价值,真正通过育心,实现育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Z].2012-12-07.

[2]许维素.建构解决之道:焦点解决短期治疗[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3.

[3]梁艳,黄喜珊. 中学生生命教育心理课的设计策略[J].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石滩中学, 2020.

[4]胡德喜.“五育”并举 “五心”兼重[J].九江市同文中学, 2021.

(注:本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立项课题《洛江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FJJKZX21-368)阶段研究成果)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Z].2012-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