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本 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将相和》文本解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立足文本 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将相和》文本解读

王月芳

石嘴山市第十五小学教育集团南校区    753000

核心素养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而语言运用又是文化自信、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基础。所以一篇文章的学习首先要抓好语言用运用才能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针对《将相和》一课的学习我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学习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发展思维

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学习和运用好中国语言文字,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利国利民的大事。语言运用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中之重。在教学中,我们要抓住教学的重点,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根据本课的学习目标和课后练习题,可以把本课的学习任务整合为两个方面。

第一用“连词成句地读”的方法来提高阅读速度。本课的学习提示点明了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课后第二题的两位学习伙伴分别展示了自己的阅读情况,一位同学一眼看到一个词语,另一位一眼看到了一句话,教给我们“连词成句”地阅读能提高阅读速度。在阅读课文时,就可以让学生运用这种“连词成句地读”的阅读方法来默读课文,提高阅读速度。当然学生还会有自己的快速阅读方法比如一目一行,一目两行,一目三行,甚至更多行,这些方法都值得我们推广和学习。也可以结合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些词语和句子让学生体会扩大视野的方法,尽量一眼把词语或句子看完,还可以由慢到快地出示一些词语和句子,让学生一眼就看清楚词语或句子,从而体验“连词成句地读”就是一眼扫过去,要尽可能多地看到词语或者句子。快速阅读是阅读必备的技能,有利于学生读较长的文章甚至整本书,读的快获取知识的速度就快,积累就多。

第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形象。教学中通过交流对蔺相如、廉颇的看法,把握人物形象。首先在初步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梳理出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的过程。其次交流阅读体会,让学生以三个故事为线索,抓住关键情节,说一说每个故事里“将”“相”分别做了些什么,他们为什么“不和”,又是怎样由“不和”到“和”的。学生说的时候要简洁、清楚,理清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蔺相如由于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会面”上的功劳,被封了上卿,职位比廉颇高,所以引起了廉颇的不满。后来廉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廉颇和蔺相如才重归于好,同心协力,保卫赵国。最后在熟知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借助具体事例说一说对蔺相如、廉颇的印象。可以采用限时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交流的时候,要引导学生结合具体事例,根据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感知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特点。文章的对话很多,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纵观全篇,画出语言描写的相关语句,多种形式的读来体会任务语言,可以结合人物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动作还可以根据交流对象、场面等综合分析,表达出自己对人物的看法,从而体会人物内心,把握人物形象。

学生在完成两个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提高了学习的技能,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整理等认知行为,思维由发散到整合的过程是思考问题到整理问题的一个提高过程,思维的敏锐性、深刻性、批判性、灵活性得到发展,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在探究故事内容中树立文化自信

《将相和》是一篇历史故事,作者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创作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巜史记》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记载了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巜将相和》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课文以强大的秦国和弱小的赵国之间的矛盾为背景,描写了“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从而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也赞扬了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三个故事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叙写,联系紧密“完璧归赵”“渑池会面”中蔺相如屡次立功,职位超过了老将廉颇,引起了廉颇的不满,才有了“负荆请罪”。将、相由“不和”到“和”,表现了他们二人以国家利益为重的情怀。故事内容错综复杂,人物性格鲜明,表现了将相两名大臣在国家利益面前的宽广无私胸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情怀是我们继承和发扬的优秀品质。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引导学生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体会人物的美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人物评价中提升审美能力

审美创造是指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学习《将相和》这篇文章之前让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了解历史,了解《史记》。学习完《将相和》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不同人物的看法。学生可以运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和感受可以在充分阅读后谈自己的感受,也可以借助关键语句谈谈自己对人物的理解,还可以结合课外读到的相关资料补充对人物的看法。学生畅所欲言,可以谈廉颇、蔺相如、秦王、赵王,还可以谈司马迁、《史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从而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学习鉴赏文学作品,了解历史,品味人物的精神品质,提升自我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中理解,感受,评价人物是自我审美能力的提升与创造。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体验、引导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捕捉和挖掘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有价值的感悟、疑问、作为学习资源加以开发。做到问题来源于学生,并有学生加以解决,学生真正体验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审美

核心素养是新课标对学生学习的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是学科知识的大融合,正确把握解读课标内容才能在教学中融会贯通,不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