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X证书制度的中职建筑工程识图课程改革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基于1+X证书制度的中职建筑工程识图课程改革研究

毛常志

郧西县职业技术学校  邮编:442600

摘要:随着我国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加紧迫。基于1+X证书制度,解决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难以对接,学校教学与实际工作需要不同步的等问题,进行建筑工程识图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如何实施课程与技能证书相融合的课程改革,实现“课证融通”,是当前亟需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1+X证书制度;中职;建筑工程;识图课程

引言

建筑数字化是对传统建筑业的又一次革命升级,建筑数字图形建模是革命基础,高校土建类各专业中“建筑工程识图”类课程作为产业升级的前沿课,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据基石地位,直接影响学生后续课程的进一步学习。文章基于作者所在学校“1+X”建筑工程识图证书开展情况,并结合相应课程改革的建设与实践做出总结与分析,分析课程质量提升改革的关键要素。

1《建筑工程识图》课程改革前概况

1.1课程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要求不同步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建筑工程识图》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掌握常见结构中“基础”“柱”“剪力墙”“梁”“板”“楼梯”等主要结构构件的钢筋构造要求,同时能够独立完成常规钢筋混凝土结构图纸识图与钢筋工程量计算。该课程平法识图部分的教学内容,与该校申报的“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土建施工(结构)类”证书考核要求存在诸多交集;但在传统理论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只偏重对教材理论内容的讲授,导致学生在接触真实工程项目图纸时,易出现图纸识读困难等现象,缺乏系统的识图方法和思路,效率低下。

1.2教学方法及手段较单一

《建筑工程识图》课程是工程造价、工程管理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要求学生在掌握16G图集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具有综合实践性强、教学内容抽象等特点,因此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应提出较高的要求。但传统授课过程中,多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指导、自学等教学方法,且上课地点在普通教室,采用板书、多媒体等常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随着教育发展呈现综合化、复杂化等趋势,该教学方法以及手段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难以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无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性化教育理念,进而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该门课程失去兴趣。

1.3实训环节实践性不强

建筑工程识图实训是巩固学生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环节之一。过去的实训,偏于注重对平法识图中细节内容的训练。例如:给出一根框架梁的平法表达,让学生根据该梁的平法表达,绘制指定位置的梁断面图,并写出梁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的含义,最后计算该框架梁“上部通长筋”“下部纵筋”“箍筋”等钢筋工程量,其他结构构件同理。以上传统实训内容能够让学生掌握各单体结构构件的特性,但不利于学生对整套建筑工程图纸的识读,大部分实训成果均以文字和数据的形式停留于纸面,缺少对现场实践及动手能力的训练。

2建筑工程识图课程现状

2.1课程设置相对独立,衔接不佳

传统课程设置时,每门课程相对独立,存在知识点、技能点重复或者断裂的情况,学生学习完各门课程之后很难将一个个零散的知识整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单纯完成一门课程教学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样就很难实现教学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在教材的选取上,也经常是针对一门课程来选取,很难兼顾到相关课程,客观上为学生举一反三,深入理解知识设置了阻力。面对这样的现状,应该从课程设置、教师选用、教材选取等多个方面共同着力来解决。

2.2教学内容与技能标准契合度不高

现行的课程标准在修订时没有明确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作为依托,所以课程标准与技能标准契合度不高,从而使课程内容、教学任务的划分与实际工作任务的需求不一致,学生毕业后掌握的技能与实际岗位的需求也有一定出入。而“1+X”《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发布无疑为建筑工程识图课程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方向。

2.3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学生在学习建筑工程识图课程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想象不出建筑的三维空间模型、理解不了复杂的节点构造等情况,有时就会出现畏难情绪,影响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从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多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帮助学生立体、直观的理解学习内容。

2.4课程考评方式不完善

传统的课程考核评价以期末考核作为课程考评的重点,兼顾学生平时出勤、作业等情况评分,这样很难真正考查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技能的熟练程度,所以,应该逐步完善考评方式,重视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制定详细的考核评价标准,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

3“1+X”证书制度背景下识图课程改革策略分析

3.1修订课程标准,优化教学内容

“1+X”证书制度背景下,对于试点职业院校而言,最紧迫的工作是参照技能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重新梳理识图课程技能体系,教学内容应当涵盖技能标准中的所有工作任务,教学目标中技能(能力)目标的设置也要主动对标职业技能要求。实际教学中,不同老师对同一课程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往往不尽相同,此时技能标准就起到了“统一口径”的作用,它所涉及的技能点应当确定为教学重点内容。识图技能的工作任务横跨多门课程,有些职业技能要求不是单独学习某一门课程就可以达成的,需要多门课程相互协作,若这些课程先后教授,后授课程应适当安排课时巩固强化先授课程,实现技能点的融会贯通。

3.2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实效

识图课程实践性很强,应当精简提炼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模块化,优先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开发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成套图纸,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技能标准制定典型工作任务,涵盖基本知识点和技能点。要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将现有课程资源(如BIM仿真软件、网络慕课、三维图集等)进行优化整合,实现课程内容的可视化、立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解决学习内容过于抽象,学生难以构建钢筋空间模型等问题。针对识图课程知识点纷繁复杂、系统性强等特点,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法有效应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的知识体系结构,增强自主学习的归纳总结分析能力,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经历,对建筑工程识图做到“心中有数”,从而传授“真知”。

3.3突出课程实践,强化课程互通

按照技能标准要求,在课程体系中开设对标“X”的课程和相关训练是课证融通的重要手段,而课程实训又是技能应用和检验技能目标达成度的重要平台,所以课程体系必须突出课程实训的地位。识图课程的实训应当从图纸出发,围绕技能标准中的技能点挖掘工作任务,创新实训形式,提升实训成效。以平法识图为例,依托成套图纸、实物模型、BIM仿真软件等课程资源,让学生完成结构施工图识读与绘制相关任务,最后以答辩的形式检验实训成果,学生的答辩情况可以真实反映其识图技能水平。与技能证书相关度高的不同课程可以组建“课程群”,“课程群”的功能类似于教研室,教师之间加强沟通与交流,互相反馈学生学习情况,精准把握学生学习动态。

结语

“1+X”证书制度对建筑业发展的迭代升级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为保障专业人才输出质量,该证书制度落脚核心点在于课程建设,课程改革建设中需与时俱进,有效融入关键“元素”,重构课程授课方案,并结合“课、证、赛”进行一体融通,不断提升教师能力,持续改进,从而满足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袁珺“.1+X”证书制度对接融合实施策略[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21,30(03):46-50.

[2]祁琦“.1+X”证书制度实施困境与改革创新[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21,30(03):61-64.

[3]王建.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1+X”证书课程改革[J].现代职业教育,2021(30):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