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程思政建设推进《大学物理实验》课程高质效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以课程思政建设推进《大学物理实验》课程高质效发展

李鹏

青岛农业大学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266109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应时代要求,新时代高等教育必须要适应时代发展。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基于此,对以课程思政建设推进《大学物理实验》课程高质效发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思政;课程内涵;实施策略

青岛农业大学实验技术研究项目(SYJS202220)

引言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还要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与理论课程不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由多个独立的实验项目构成的,甚至有些高校不同的实验项目是由不同的教师进行授课指导,因此必须独立挖掘课程实验中力、热、光、电、磁等部分的思政元素,从而使每个实验都能培养学生的求是、求实、严肃、认真的科学精神和质疑批判的态度。要想做好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思政教学,就要明确思路、探寻路径,将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紧密结合,通过每一个实例,挖掘思政元素,使学生兴趣饱满地学习物理实验课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励学生在学习中追求真理、勇攀高峰。

一、《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思政的内涵

开展“教育课程改革”,其中课程的基本原则如知识传授、技能发展等。并突出课程的独特之处。课程和实习课程建设的原则和方向载于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护栏上。实习课程“注重思维与知识的联系,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该课程“将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形成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更有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寻找未知、寻求真理、追求科学精神和国家的任务。

二、物理实验发展历史中思政元素的融入

无论是在经典的密度测量、重力加速度测量、拉伸法测杨氏弹性模量、直流单臂电桥测电阻、牛顿环干涉实验中,还是在较新的动态法测杨氏弹性模型、非线性电路混沌实验、旋光实验中,教师都能讲对应实验的发展历史。从牛顿的苹果落地到惠斯特第一个用电桥法测电阻(该方法却不是惠斯通发明的),每个实验都有对应的发展历史,上课时教师必须在课前通过查阅资料对每个实验的发展历史尽量全面了解。在讲授物理实验发展历史时,教师重点要列举我国的钱学森、王永志、南仁东等涉及各个具体实验的科学家的事迹,融入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增加学生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

三、《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思政目标、原则及路径

(一)在实验预习中加入思政元素

在实验预习阶段,教师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实验教材和利用物理实验中心网络平台整理出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内容和数据记录表格,从中明白“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的道理。同时,挖掘与“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项目相关的知识背景和科学家故事,以微视频形式向学生推送——1882年,德国20岁的家庭主妇AgnesPockels发明了一种测量肥皂薄膜表面张力的装置,在厨房里首次测定了液体的表面张力;1891年,AgnesPockels设计了第一个研究单分子膜的装置,并发明了表面压力-面积曲线,在英国剑桥大学瑞利教授的帮助下,其研究成果被推荐发表在Nature上;1917年,IrvingLangmuir改进了AgnesPockels的实验装置,发展出可以测定表面压随膜面积变化的膜天平(此装置一直沿用至今),之后Adams、Harkins等人经过系统工作,开辟了表面及胶体科学的新领域;1932年,Langmuir因在表面化学上的工作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通过微视频中跌宕起伏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表面张力测量知识的发展过程,学习科学家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

(二)课程思政的建设原则

第一:通过物理知识学习和学习学生的物理。物质、运动学、交互、能量概念等。物理学对正确世界观的教育是物理学本身的特点和物理学的优势。物理教师应利用这一优势,将促进学生唯物主义世界观纳入教学。二是通过实验培训、学生科学实践标准、学科具体实践的发展以及解决实验或实践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发展。

(三)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许多大学具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一致的物理物理实验知识、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作为教学课程的组成部分,动态、明确地教授学生唯物主义世界的思想和方法。比如,当电力用地被指为“场”的初稿时,几乎没有人能理解“场”的本质,甚至很多人都痴迷于法拉第的实验和理论。背景资料是学生总结踏板物质特征的动机,给出“场”和“实粒子”物质对象,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对物质特征的准确理解,而万物的发展是一个反映马克思主义物质正当性的进化扭曲体系。在总结积极载荷时指出,这是马克思主义在统一法物理学中的直接体现;和在静电场中引入导体一样,对静电和静电屏蔽的规律进行了循序渐进的分析,提出了“如何应对静电”?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生活中静电放电的实际情况:回避行为、高压防护、超紧凑工作环境等。生命中静电使用的真实情况:静电、静电颜色、静电复制等。学生们总结了“静电利用”的想法,首先隔离空气,然后将粒子移至静电放电。指示学生分析比较,从物理学到哲学,再到辩证唯物主义,楼层转移,以提高静静电处理的性质,达到争论唯物主义的哲学高度:一切事物都有两面性,必须有效利用其优势,避免其消极面。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渗透,学生们可以认识到在学习的道路上不大可能感到沮丧,但在受到考验时不要害怕看到彩虹。

结束语

大学物理实验是大学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首先接触的基础课程。物理课程是高校科学实验学生基础教育的基础课程,也是学生系统化和实验过程教育的起点。基础广泛的物理课程,具有丰富的思想、方法和手段进行实验,同时为实验提供广泛而深入的基础教育课程,为学生的能力建设和科学素质的提高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它在培养具有严格政策态度、动态创新意识、实用联系和适应技术发展的综合应用的学生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将知识政治教育纳入大学物理学院的整个过程,充分发挥科学实验在高等教育学校政策中的作用,处理大学物理实验中包含的知识教育内容。

参考文献

[1]杨小红,王先菊,吕红英,王念萍.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科教文汇,2022(19):75-77.

[2]樊振军,董敬敬,冯娟,郑志远,张自力,王凤香.“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究[J].中国地质教育,2022,31(03):93-96.

[3]张海燕,唐学明.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思政的探索[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22,44(05):4-7.

[4]奉勇辉,李延标,白忠,秦猛,宋蕊.“大学物理实验”思政教育的内容探索[J].大学物理实验,2022,35(04):131-135.

[5]丁益民,徐钱欣,蔡亚璇,彭小牛.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的课程思政教学初探[J].大学物理实验,2022,35(04):150-154.作者简介:李鹏 1980年生。性别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物理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