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2
/ 1

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罗秋梅

(海丰县海城镇中心小学,广东汕尾  516600)

摘要:群文阅读,不只是从形式上进行了变革,甚至可以说是完全创新了教学观念。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们可以更加容易在多文本的学习中逐步提升其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比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比较关注对整体知识的学习,迎合了当下持续提升的需求。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方式,该教学方式逐步渗透到了语文课堂中。为更好的了解到这一教学方式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实践情况,笔者针对这一方面的教学问题开展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

一、使用板块教学,精简课堂提问

在从事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应该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设计。在教学中,首当其冲就是要理顺相关的教学结构。详细可以采用的结构有:并列式结构、辐揍式结构、交叉式结构等。在了解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相关的板块设计相关的教学内容,并且编制适当的教学活动,优化教学内容,从而让学生知道如何鉴赏诗歌。

教学中,通常要牵涉下面的环节:首先:导入;其次,老师和学生共学第一首诗;再次,学生们学第二首诗;最后,研读诗歌,展开对比。

经由上述这四个板块的学习,不单单是精读了文本,同时学生们会自主学习,以及对比学习,让学生完成群文阅读。

同时,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特别重要的便是要考虑如何设计问题,主要是需要考虑到如何沟通群文。教学中,要考虑简明扼要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如在设计“边塞之豪情”教学内容的时候,可设计下面的关键问题“……描写了边塞风光,抑或是战争场面的句子有哪些?歌颂边塞将士的句子有哪些?”上面提到的问题,正好描述了边塞诗的特点,这样便让两首诗联系在一起。

二、梳理教材,整合文本

文本要进行认真选择,这也是较为重要的内容。假如议题是群文阅读的重点,则文本便是实施的重要载体。经由整合,笔者认为文本详细可以划分为下面的几个类型。

(一)同题材选文

    古诗词的题材,一般是通过诗词中的某一事物来描述诗人情感的文章。这些素材基本上都是源自于百姓们的生活。如社会的动荡、亲人的分开等等。

    思想诗、羁旅诗等都是这一类型的诗词。通过同一题材,来完成相关的选文并且开展群文阅读,学生们必然会深刻认识到这一题材,同一题材的几首古诗之间开展对比教学可以让学生保持活跃的思维,并且对题材中所要描述的情感有所理解。

(二)同作者选文

通过同一作者来选文,也是较为重要的一种选文手段。在开始学习之前,对创作者的创作背景、经历等有所了解是极其必要的。因此,教师在在进行正式教学之前,往往都会通过一定的篇幅来描述作者的生平经历,这样更加容易让学生把握好这首诗的表达方式、思想情感等。以一位作者的生平经历作为主线来选文,学生们对作者会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进而对作品进行科学鉴赏。对比零散的在各年级中学习一位作者的作品,以群文来学习,学习的内容更加集中。

三、革新教学观念尊重多元主体

    在群文阅读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便是有的教师依然未能调整教学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了太多的设置,直接减少了学生们之间进行交流的时间,难以确保学生的主体性。在这类观念的作用下,开展的群文阅读教学未能改变其教学方式,难以让学生积极进行探讨,学生也无法了解到其中表达的含义。实际上,只有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们才能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并且让他们开展个性化解读,发挥其智慧。

    群文阅读,主要是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索,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阅读体验,因此教师应该快速调整教学观念,学会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语文课堂教学是通过探讨而逐步形成的,而不是教师主导的课堂,更加重要的是教师应该和学生处于同等地位,甚至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和探索等。

    此外,通过教师的讲授来把握古诗词的韵味与美感,显然是不行的,更加重要的便是让学生亲自鉴赏。教师应该留下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只有在和文本保持接触的情况下,学生们才会进行积极思考。学习主体会因为其个人的经验,以及掌握知识的差异而有所差异,这就直接导致对同样的问题,不同的学生会持有不同的观点。群文阅读教学本身就提供了很多开放性的议题,师生可以进行探讨,教师要考虑,同时也要包容学生认识的差异性,让学生充分探讨,并且发挥他们的集体智慧。只有通过反复探讨,才能让学生们积极思考问题。

参考文献:

[1] 冯铁山,冯思娴.指向语文核心素养:诗教课程建设问题与策略[J]. 中国教育学刊. 2022(01)

[2] 黄厚江.谈小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J]. 中学语文教学. 2019(02)

[3] 王书月.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古诗词教学策略[J]. 语文建设. 2019(01)

[4] 张树强.古诗词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五法”[J]. 语文建设. 2018(33)

[5] 梅培军,黄伟.互文性阅读的教学形态及其教学价值[J]. 课程.教材.教法.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