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3
/ 2

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

伍小霞

广东省廉江市横山镇中心小学 524443

摘要:随着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语文教育已引起人们普遍的重视。传统文学教育是中华民族的流传至今的重要文化精神财产。学习它有助于小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对教育的继承与弘扬亦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教师们应积极探索把文化渗透到小学校语文课堂中的新教学模式,以充分发挥文化传统的教学功能。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引言

在如今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简单的向小学生讲解语文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小学生的需求。对语文的良好教育,应该是在对文化进行优质教育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找到文化与语文教学理论的融合价值观,根据结合教材特点,制定全部教学框架,将内部输入以系列化的方式给出,便于学生理解和内化。

1中国教育在小学语言教育中的渗透作用

1.1发展学生语文素养

传统文化教育也是现代语文的主要组成部分,学习者们必须了解并学会了传统文化教育才可以更有效建立良好的语文素养。现代语文素养也同样包括了“语感”“知识”和“教养”等等内容。因此,熟练地读背经典古诗文词就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们的语感,从而促进了学生们在汉语使用领域更顺畅,并逐渐提高了他们的听读水平。识字学习也是现代小学时期语文的重要任务所在,而汉字又是传承中华文化的主要符号,通过汉字练习就可以增强学生们对语言或文字的情感,从而稳步地促进了学生们语文素养发展。

1.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西方文化在中国过去的数十年时期内一直维持了强大地位,但许多年轻人却对西方文化过分推崇,觉得西方文化高于中国国内文化,这也严重影响到了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这个现状形成的一个主要因素,是由于老师并没有带给学生们恰当的价值引导,学生们无法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老师们在课堂之中也可以围绕着小学生的特征,给学生们介绍优良的传统。

1.3继承发扬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渗透既是为了突出教学本质,又是为了弘扬中国优良传统优秀文化精神,它不但会对学校的老师造成冲击,同时也会对他们周围的社会环境造成冲击,从而一代一代的进行历史文化传承。优良传统文化的活力将会在学生中不断体现,团结友爱、彼此尊敬、爱家爱国等优良传统的文化思想将会在他们心中打下深深印记,使整个社会产生祥和气氛,而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与敬畏也将会相互影响,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承与弘扬也会越来越顺利。

2传统文化走进小学语文课堂的必要性

2.1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品性的内在要求

小学生正处于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建立良好行为的非常困难的时期。如果学生没有培养良好的举止和价值观,所有的教育都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学生具体情况,注重培养学生行为和良好行为。中国文化博大而全面,包括勤奋关爱、孝敬父母、尊重师者等重要文化理念。小学语文教师倡导传承传统文化,可以使学生了解过去,鼓励学生积极传承优秀文化,促进学生品格和道德品格的培养。

2.2是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现实举措

目前,中国很多小学生爱吃汉堡和薯条,想过个快乐的圣诞节,对好莱坞电影很感兴趣,误以为中国知识落后于外国知识,对中国传统文化不感兴趣。这是因为,一方面与家庭形成的概念密切相关,另一方面通常很难培养对传统传统的热爱,许多学生感受不到传统文化的独特个性。中国传统文化不仅限于诗歌、诗歌等传统文学,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走在世界前线的中国古代伟作,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从未落后,可以让学生更有文化、更有教养。强烈的传统文化认同感使学生热爱传统文化,从而增强学习传统文化的欲望。

2.3是培养小学生爱国情感的必然选择

小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是影响他们的祖国感的重要因素。中华文化走进小学语文教学,用文化独特的美吸引学生的眼球,进而引起学生对这是他们的文化的兴趣,爱国情怀就会不断滋长。此外,多年来,中国历史上不断涌现出具有浓厚民族主义情怀的爱国作家和英雄人物,留下了许多具有教育意义的优秀著作和催人泪下的有力行动。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内容来影响学生,使学生的精神受到启发,从而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3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原则

语文教师在教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时,应尽可能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例如,教师应事先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学生的文化教育目标,然后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要分析学生的学习方式,判断学生的思维和接受程度,选择学生喜欢和容易接受的教材,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多媒体教学、绘本教学、游戏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方式,使书本上枯燥的知识变得清晰有趣,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参与课堂学习。

4传统的教育在学校语文课程中的渗透研究

4.1重视汉字基础教育,增强汉字的内涵

在我国小学时期的语文中,识字学习也是一项主要的内容。虽然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珍宝,但经过了长期的历史发展,仍存在着一定学习困难。所以老师在进行汉字教学时不是只需要学生死记硬背,还必须重视对汉字的理论教育,向学生讲述它们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用丰富的历史典故和人文内容增强了汉字的文化魅力,并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促进了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老师还可从汉字的构成、发音和解释等方面出发,把汉字的历史发展依据介绍给同学们,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历史和中国传统历史文化。

4.2在朗读中感悟优秀传统文化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快速进入语文学习的氛围里。教师要在课堂上留足朗读时间,让学生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古诗词,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识,细致体味其内涵,从中汲取精神营养。在课堂上,教师要精选一些经典名著,例如《诗经》《论语》《唐诗三百首》等,给学生适当指导,使学生理解作品主旨和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在朗读中获得情感共鸣。实践证明,多读经典诗文是丰富知识积累、提升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

4.3在教材解读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教材的案例对学生的学习特别重要,因为这些案例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供了抓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选择教材案例,借鉴、创新运用教材案例。为了更好地把教材案例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相结合,教师需要对教材提供的案例进行拓展延伸,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在讲解《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穿插讲解写作时代背景及作者的其他作品,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位爱国诗人的爱国情怀,在反复的诵读中加深对诗歌的认识与理解,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4.4在传统节日里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了解传统节日内涵,体验传统节日习俗,学生可以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感受中华民族的各类节日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不同地域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教师也可以合理地借助多媒体,通过相关的视频与图片,展示传统节日的内容,让学生获得更加直观的体验。

结语

优良传统知识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的总结,在学校语文课堂上开展优良传统知识的传播,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以及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具有重要积极意义,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与学校发展的要求。老师要针对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从汉字、古诗词和阅读这三种基础内容中开展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浸润教育,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民族传统文化思想观念,并提升其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参考文献

[1]柯志南.如何让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绽放光彩[J].读写算,2020(19):29.

[2]魏小兵.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J].名师在线,2020(19):64-65.

[3]崔军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思路[J].天津教育,2020(19):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