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效率的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3
/ 2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效率的策略探究

曾羽

湖南省邵东市杨桥镇中心小学 422800

摘要:数学是一门相对抽象的学科,要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就要重视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课堂提问可以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可以说,课堂提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能够反映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在进行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提问的方式和时机,熟练运用多媒体。基于此,以下对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效率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效率;策略探究

引言

新课改更加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指导学生从机械的运算转向有效的思考,而要达到有效思考和深度学习,课堂提问是非常关键的一环,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让教师的教学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学生的学习也更有启发性。尽管新课改已进行多年,对于数学教学改革仍旧呼声不断,但是长期以来在数学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模式依然还是以聆听和被动回答为主。

一、提问要基于认知水平

认知水平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认识、判断、评价的能力,认知水平的高低与实践经验、知识水平、思维能力、信息储备等因素有关。提问是否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决定了提问是否有效。如果提问远低于学生的认知水平,那么提问对于学生来说就过于简单;如果提问远高于学生的认知水平,那么提问对于学生来说就过于困难。这两种情况都不会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问,让提问发生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从而积极主动地关联已有知识经验迁移探索新的知识。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这节课时,学生之前已经学过长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三角形的面积,已经具有丰富的探索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经验。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学生已有认知水平进行提问:“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都是怎样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的?你能用这些已有的经验探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这样的提问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探索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经验自主探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一步丰富探索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经验。

二、完善课堂提问评价机制

对于学生回答的评价关乎学生的回答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评价上要形成完善的评价机制,通过有效的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教师在对学生的回答评价时要扩充评价的丰富程度,不能单纯地回答对或不对,而是应该启发学生,比如解答租船的问题,教师可以问学生:“为什么你认为是四条船呢?你是怎么思考的呢?剩下的几人没有船怎么办?”这时学生就会思考,尽管剩下两个人,但是也需要一条船。学生通过思考答出来的答案,要比教师教给学生记忆得更加深刻。同时,教师要提高评价的针对程度,对于回答的评价不应只针对个别学生,而是要将评价进行泛化。比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的知识时,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判定一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教师连续提问多名学生,学生的回答有的全面,有的只回答一半。教师除了要评价这些学生的回答之外,还要将评价泛化到整体学生,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这样尽管只提问了几个学生,但是全部的学生都能够有新的认知。

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因为小学生年龄小,很难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课堂知识。课堂提问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学习特点,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集中精力,深入探究数学教学内容。教师利用课堂提问传授数学知识,要使学生掌握从问题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数学应用能力。比如,教师在讲授“体积的认知”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乌鸦喝水》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问学生:“乌鸦是怎么喝水的?”学生回答:“往水瓶里扔石头。”“把石头扔进水瓶里。水面上升。水瓶里的石头占什么?”教师向学生提出相应的教学问题,可以使学生对问题内容进行深入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可以打破学生的学习限制,学生可以主动思考问题的内容,便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快速掌握数学教学的内容。又如,在学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进行这样一个练习:做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四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最大和最小周长是多少?学生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目可能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演示不同的拼接方法,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拼接后的长度和宽度是多少。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掌握了两种拼法,第一种是(8+2)×2=20cm,第二种是4×4=16cm。在这个探究过程中,教师在最恰当的时候给学生提供思考思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迅速掌握解题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采用多种提问方法,增加提问的灵活性

教学中常用的提问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提问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提问目的。例如基于提问对象的差异,提问可分为点名提问(又称特问法)、面向全体同学提问(又称泛问法)。对调动氛围的提问,教师可以采用设问法、激将法等。对了解学生情况的提问,教师可以采用检查性提问法、探讨性提问法等。对调动学生思维、巩固教学成果的提问,教师可以采用铺垫式提问法、总结式提问法、迁移法等。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选择合适的提问方法,增强课堂上的互动性,利用提问增加课堂上师生的沟通。让学生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和对新知识的理解进行问题答案的解析,通过思考去寻找每一个问题的答案,教师适时地对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和解答,和学生一起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问题的能力,提高师生之间的沟通效率,提升沟通效果。

结束语

总之,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碰撞的重要双向活动,提问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勤于思考与实践,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从而“问”出激情、“问”出思想、“问”出精彩。

参考文献

[1]丁来新.有效提问推动高效课堂——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探究[C]//.2022教育教学探究网络论坛论文集(三).[出版者不详],2022:541-543.

[2]殷路.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有效性提升的策略[J].新课程,2022(12):143.

[3]杨继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的有效性提升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27):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