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交融  打造“双减”背景下的地理双赢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4
/ 2

动静交融  打造“双减”背景下的地理双赢课堂

胡良生

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长安初级中学 陕西省安康市  725506

摘要:“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如何在符合政策要求的前提下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教学改革成为落实“双减”政策的唯一法宝,如何充分挖掘课堂潜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建设高效课堂是教学的必然选择。在这种课堂上教师的任务是组织、管理、激励和示范,高效课堂,师生轻松愉悦,教师能启,学生能发,有问题、有回应,活动有序,教师是是导演,学生唱主角,是一个师生双赢的课堂。

关键词:学生主体  活力课堂

一、现有课堂的问题与不足:

1.教师喧宾夺主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但是课堂的主导者是教师。很多教师出现喧宾夺主。这种课堂模式下,教师累得够呛,学生毫无主动权,成为学习的机器和傀儡,是低效的课堂。教师认为这节课是我的,一切由我做主,整个课堂时段内,剥夺学生的主角地位,教师即当导演,又当主角,又当解说员。所以教师一到讲台,就依托三尺讲台一气呵成、一讲到底,不给学生留时间,霸满整个课堂,教师讲的太多,动的太多,掌控太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就是观众,冷眼旁观教师的表演。因为课堂时间全部被占用,学生课后就有做不完的作业,熬不完的夜,晚上十一点睡觉时常态。真正的课堂应该是课堂上对于那些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部分的知识,教师应惜字如金;对于重难点应该化繁为简、深入浅出,使用通俗易懂的方法落实知识点的突破。

2.教师一讲到底  教师在课堂传授新知识中不懂取舍,有基础、重点、难点的方面的教学设计,但落实不到位。课堂上不分主次,不考虑学生差异,没有落实基础、重点、难点的各自任务,对个别不懂的反复讲,不能深入浅出,个别学生不懂不通的问题作为普遍共性问题,追求课堂的完全、完美,结果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这种模式的课堂下,基础好的学生觉得老师太罗嗦,炒现饭,基础差的越学越没有兴趣,整体出现厌学情绪。好的教师需要提前备好学生,需要提炼课时内容,需要针对学生分层设计、分层要求,而不是追求对每一个知识点让全体学生都弄懂弄通,要紧扣课标,夯实基础。

3.学生消极应对  比起以前的学生、现在的学生具有好动,脆弱、敏感等特点,课堂组织管理需要科学的方式方法,突发事件处理需要一定的教育机智,部分教师采用教与学两分离的方式实施教学,对课堂不实施组织管理,对学生放任自流,你做你的,我教我的,反正这堂课我该教的教了,该讲的讲了,至于学生该听的听了没有,该学的学了没有,不关我的事。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堂杂乱无序,师生无配合,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光阴,浪费了教师的精力,是双输的课堂,也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课堂。

如何使地理课堂有效?在“双减”背景下,一节能够落实“双减”政策又能够充分发挥学校自学能力和减轻教师负担的课堂才是成功的双赢课堂。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1.带着感情进课堂,带着激情教学,让课堂充满活力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有思想、有灵魂的生命个体,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和着每一位学生。教师带着阳光走进课堂,学生就会阳光灿烂,活力四射,愿意与教师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带着怒气锦教室,学生就会小心翼翼,不知所措;教师成天牢骚满腹,学生也就会小肚鸡肠,消极应对。所以,教师要时时传递爱,播撒爱,满怀激情进课堂、活力四射展教态,这些的课堂学生才能积极、进取、和谐、有力。

2.给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收获成功喜悦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校教育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媒介的教学方式,在那个人们接受教育资源有限,文化普遍很低,信息闭塞不发达年代里,教师的学识水平,知识能力确实起到很大的作用。随着网络的普及,课后加餐流行,随堂作业,课后作业、家庭作业,层层布置,层层加码,让学生寝食难安,让家长苦不堪言、师生关系紧张。现在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更加简单、便捷、途径更广泛,身边的人、手机、电脑、互联网都是人们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从教学本身而言,教的目的是学,是以学会、学到、学以致用为目的的。教学更应该回归本位,还学生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做到三个改变。一是设定教学目标的改变,要变“让学生学会”变为“让学生会学”;二是课堂教学方式要改变,变“知识讲授”型课堂为“发现探索钻研”型课堂,教师少讲多问,学生多思多练多实践;三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要变,变“糖衣炮弹““威逼利诱”和“空洞说教”的教学方法为给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立足服务于生活、探究钻研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发展。

3.张弛有度,让学生玩的开心,学的有心  张弛有度,一种教育理念,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不疲倦,也不会失去热情。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和能力。在实践中,张弛有度的理念可以转化为教育方法。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故事等趣味活动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同时也要对于学习的难度做出适当的安排,让孩子们在适当的难度下逐步提高能力,不断挑战自我。在教育中,张弛有度也可以理解为教育的节奏。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好学心可以在遵循一定节奏的学习环境中得到更好的发挥。适量的压力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但过分的压力也可能让孩子们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帮助孩子们完成作业和学习时,也要注意给孩子们一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学习能力和价值。

4.动静相宜,擦出智慧的光芒  一个成功的课堂,时时洋溢着成功的喜悦,一个充满朝气与活力的课堂,一定是成功的课堂,一个异常寂静的课堂可能是静能生慧的课堂,也可能是一个师生都很无奈的课堂;一个成功的教师,时常伴随着一群成功的学生。成功来自哪里?有一句话叫“功夫在诗外”,教学亦是如此!首先学生是“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收到学生的爱戴和尊重。其次是要鼓励学生树立规则意识,下课尽情的跳,开心的玩,要做到玩的开心,学的专心!第三是课堂上要动静相宜,该安静的时候能安静,该动脑时能动脑,该动手时就动手,教师有设问,学生有回应。教师把50%以上课堂时间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课后不再纠结作业没有完成,任务还有拖欠,用高速运转课堂代替学生熬夜写作业,留给学生充裕的课余时间和睡眠时间。这样的课堂是忙碌的,学生忙了学生该忙的,教师忙了教师该忙的,但学生是高兴的,课余不再操心作业、不再操心熬夜、教师也是高兴的,少了课外讨人嫌的作业布置和催讨。整个课堂和谐统一的, 教师心中有方向,手中有方法,脚下有路径;学生学习有目的,行动有章法,堂堂有成果。

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

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

教学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智慧与智慧的摩擦,正如诗中所言,只有在动与静的相激中,智慧得到提升,灵魂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袁孝亭. 地理课程与教学 [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13-229

[2]李晴. 中学地理教育学学 [M].科学出版社,2018:135-143

[3]张涌泉.“双减”政策下初中物理教学优化措施[J].试题与研究,20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