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样冲森林叫嚷,森林就会给你怎么样的回声——谈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2

你怎样冲森林叫嚷,森林就会给你怎么样的回声——谈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龚媛

重庆市南川区隆化第一小学校  重庆  408400

摘要:学生的行为习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它对学生未来发展起着不可替代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教育事业也越来越关注,但是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只看重成绩而忽略行为习惯养成问题依然十分严重,所以如何培养和锻炼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现在必须要解决与重视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以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法发现学生自身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措施来纠正这些现状,如加强家庭的教育作用。

关键词:学生发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1.引言

学生的行为习惯是我们祖国未来前进道路上至关重要的一步,也是我们教育发展和建设所需要关注。习惯养成教育就是通过各种形式来培养孩子们自觉遵守规则意识、规范自己行为等基本品质,同时要注意让他们明白什么叫做好东西才算是真正优秀品德,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及学校管理力度与方法,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生活规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但是由于一些不良现象如“学龄前”、家长素质偏低等原因,导致很多孩子养成了行为习惯不规范问题。

2.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简析

2.1学生行为习惯养成

行为习惯是指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基本且普遍存在于人们心理和思想当中,并为一定程度内某种活动所影响,具有稳定性。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一些常规性教育,但现在很多高校都没有将学生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去培养他们正确合理规范地学习与生活方式,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素质修养,更有甚者有些学校的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中只重视教学成绩而忽视了对其行为能力和性格品质上的培养和提高[1]

近些年来,学生在思想、心理以及行为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学习负担过重和不良习惯养成等多个层面上表现出来,同时还表现为很多家庭不重视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导致出现了一些不好现象。如吸烟酗酒成瘾甚至说谎打架斗殴等等一系列恶劣行为。还有就是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因此需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科学的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目标并努力实现自己理想信念与人生价值。

2.2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对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到很多学校教育工作存在着严重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教师不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缺乏科学合理有效管理手段,家长和社会没有形成一个良好健康积极向上和谐互动关系促进孩子身心发展等问题。当今社会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我国目前对这方面关注还不够深入并且学生受教育的不断增多,其身心发展也得到了充分地锻炼,因此学校应重视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该从学校、家庭和教师三个方面进行加强培养来提高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意识及能力水平。

3.谈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俗话说,“好孩子不如早活脚,父母不爱惜他。”在我国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受到了思想上、道德观念等方面影响,然而这些因素却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养成行为习惯产生着影响作用和压力,因此要想让学校教育工作更有效进行下去就需要从根本抓起重视这一问题,并积极引导他们形成良好合理健康的行为习惯,从而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好基础性铺垫[2]

3.1健全家校合作,完善网络教育

学生的行为习惯是学校教育工作开展和实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加强对网络技术与设备等方面知识学习、掌握,同时也需要培养自己良好地上网能力以及自律能力,日常生活当中多注意养成勤俭节约意识,还要注重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勇于创新精神等等良好品质。

通过网络平台,学校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教育,让他们在学习中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利用学校网站开展一些文明上网活动和课外知识竞赛等等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合理地认知事物能力与辨别是非能力的意识,从而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优良行为习惯。健全家校合作,完善网络教育环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形成合力教育。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示范作用;其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精神等,让他们能够自觉地将这些优良品质内化到心外化为自己所需;最后高校也应该加强对网络环境下学生道德素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使其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3.2明确教学目标,细化教学任务

通过对学生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良好学习、生活环境。在教学中,注重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合理地认知结构与思维模式,加强课堂上的互动交流及师生之间相互理解和沟通等,进行教学活动设计与安排等等都可以有效促进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在学生养成习惯的过程中教育者要引导并监督、督促他们,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对其行为进行观察和指导,让每一位老师都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同时也需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态度以及吃苦耐劳精神等优良品德修养修养品质;此外还应注重课堂上所学到知识与技能运用能力,帮助同学们养成独立思考习惯及自我管理意识,形成自律性、自主性良好行为习惯。

3.3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制度化、规范化

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制度化、规范化是做好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基础,在新时期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和经济发展关键时期中,因此学校、教师以及家长等主体必须将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到一定高度,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竞争日益激烈而变化着。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在理论上主要包括:培养孩子良好学习心理与生活自理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并引导他们形成正确健康的情绪观、价值观等;而在实践中我们要做到因材施教,注意学生个性化发展特点,使之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

4.结语

学生的行为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程度不稳定性,并对其今后一生有很大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很多人开始注重培养自己良好行为习惯,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等因素导致了在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足。学生是祖国未来希望与生相接触并接受思想文化熏陶之主体之一,同时也肩负着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技巧等重任,所以加强对他们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分析学生自身特点入手探究如何培养良好行为习惯进行了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贾巧玲.浅谈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J].速读(下旬),2019:186.
[2]曹瑞菊.浅谈小学生行为习惯如何养成[J].好家长,2019:18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