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德育实效性的策略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3

提升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德育实效性的策略探索

黄美珍

(福建省南靖县第三实验小学  福建 漳州 363600)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进城务工谋生。而跟随他们一起进城的子女,则面临着新的成长环境。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随迁子女和城市子女相比,整体德育素养水平相对薄弱。德育教育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健康发展。本文将围绕提升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德育实效性的具体策略展开分析探讨。

关键词: 随迁子女;小学生;德育实效性;培养策略;

    前言: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流向城市,随迁子女的德育教育问题也突显出来,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交际习惯很多方面都表现不尽如意。为了促进随迁子女顺利融入新的成长环境,实现身心平衡的健康成长,取得更大的发展成就,需要探索应对解决方法。以下将结合实践经验,对具体可行的策略提出几点建议。                  

一、营造友善集体,培养归属自信

随迁子女具有明显的群体特征。一方面,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度渴望融入新环境,获得更好的学习成就。另一方面,他们又普遍敏感和自卑,很容易产生种种恶意或者无意的抗拒行为。在德育学习中主观故意不接受、不认可、不行为,就是典型体现。这主要是小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造成的。同时,城市子女和随迁子女的客观差异性,也是让他们产生无端抗拒情绪、缺乏归属感的直接原因。而想要打破这种心理困境,友善团结的班级氛围是关键。班级氛围是班集体的灵魂,具有潜在的文化和精神引导价值,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可以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在和谐友善的班级环境中,学生们都能感受到尊重和公平,也会更加愿意学习德育知识,接受德育塑造。同时,友善和谐的班级氛围,也具有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效果。由此,营造友善的集体环境,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对提升德育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 班主任和各学科教师要发挥带头作用,用良好的德育素养润物无声地影响学生,在劝诫学生的活动中坚决避免出现打骂、讥讽、嘲笑、用手指人等不尊重学生人格的行为发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家庭背景、性格兴趣、近期表现),以提高对话内容的情感感染力和说服力。其次,以班级委员为中心,成立各种互助合作小组,交流分享彼此在最近学习、交际、生活等各方面遇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需要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任命具有温和友善、团结互助、以身作则特征的学生担任班委,并对互助小组进行深入指导。再次,构建具有向心力、凝聚力的班级软环境,以团结友善为主题的黑板报,以合作共赢为主题的名言警句等等,增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最后,注重举办集体活动,影片观赏活动、诗歌朗诵活动,郊外出游活动等等,从而深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如此种种,和谐的班级氛围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接受德育塑造,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润物无声的环境中提升德育水平。

二、完善班规礼仪,落实系统引导

班集体是由众多的行为个体共同组成的。为了体现共同意志、维护共同利益,班级成员需要接受班规制度的约束。同时,班规具有文化和规则的双重属性。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全面普及。班规制度也需要彰显学校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如果说德育思想教育是无形的,学生可能存在感知程度不深,理解程度不深的问题。那么班规就是有形的,学生就会明白正确的行为标准,明白德育的具体追求。同时,在长期的行为参与中,学生也会产生个性的思维活动,逐步理解其内涵和价值。此外,“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集体化、社会化进程,对品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迁子女相对缺乏礼仪知识,很多行为表现和礼仪标准相背离,也不会使用文明用语。比如,课堂活动中,不举手、不等提问就“插嘴”,在日常生活中遇见教师逃避打招呼,在升旗仪式中行为动作不规范,等等。如此,完善班规礼仪内容,进行系统全面的引导培养,对提升德育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教师要和学生共同制定班规礼仪的具体内容,以提升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参与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进行“班级公约”基本框架的搭建,可以从班级环境、班级学习、个人仪容仪表、个人修养、公德意识五个方面展开。具体内容由师生共同讨论,最终落到细节处、小事处,并明确具体的奖罚措施。教师进行引领和深化,保证基本规范具有可施行价值,避免好高骛远、华而不实情况的出现。其次,教师要关注班规礼仪的落实情况,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阶段性的调整和补充。如此种种,学生们对班规礼仪的认同度提高,并在实施过程中实现自我管理、德育素养的提升深化。需要注意的是,在每次的班规礼仪制定过程中,规范要求并不是越多越好。规范要求过多,反而很容易给学生造成压力,出现难以执行的问题。如此,教师要根据具体的班级情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抓住现阶段班级发展的主要问题和突出问题,保证大部分学生具备遵守执行能力。

三、尊重客观差异,坚持循序渐进

在传统应试教育环境中,学校教师习惯忽视学生的客观规律,忽视德育的复杂内涵,而是盲目简化具体的学习路径,盲目拔高道德培育目标。这种“标准化”“规范化”“形式化”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青少年学生德育素养的培养成长。实际上,德育是一项终身学习、终身成长的活动,具有丰富的内容体系,具有不同的层次标准,具有复杂的培养过程。科学实验表明,学生的年龄阶段和生活经验影响着德育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差异,是科学教育的基本态度。同样,只有明确随迁子女学生的德育现状,是思想、文化、阅历的客观体现,也才能明确这些学生需要的德育培养内容和德育培养方法。如今,在随迁子女的德育教育活动中,面对学生多样的品德问题,部分学校教师也出现急于求成的心态,出现罔顾客观规律的规范标准。面对这种“高要求、高标准”的环境,学生的畏惧逆反心理更加强烈,更不容易取得德育成效。如此,尊重客观差异,坚持循序渐进,对提升德育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在低年级阶段,随迁子女学生的德育表现更多是受到日常习惯和天性使然导致,不经过别人同意就拿别人的东西,不知道要遵守纪律,不知道要按时作息,不知道见到熟人要礼貌打招呼,等等。同时,这些低年级学生能够很好地接受教师和家长的指令,做到言行一致。如此,教师可以通过明确的指令要求,来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文化思想引导也需要同步进行。其次,在高年级阶段,学生的道德动机意识增加,言行开始出现不一致的分化。如果随迁子女在这个阶段转入新的学习环境,他们的很多不良行为在长期习惯中更加积重难返,他们的德育培养活动更加任重而道远。如此,教师要重视基本德育内容的培养,要更加重视认知、情感方面的教育引导。同时,教师要有耐心,客观看待学生认知上的不理解,行为上的反复(不配合)。

四、借助学科融合,进行全面引导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教育活动主要依靠道德与法治学科展开。这使得教学素材和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实际上,学科化、专业化教学很容易导致教学活动中出现割裂和碎片化问题,影响知识点的深入创新理解。特别是在德育培养方面,严重影响学生对德育文化和德育价值的理解和感知。优秀的德育素养是社会创新发展的精神动力,可以体现在众多的学科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学科独特的教学内容,都是吸引学生参与兴趣的重要因素。如此,借助学科融合,进行全面引导,是提升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措施。

首先,要以道德法治学科为主阵地,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材内容的教育。其次,道法教师也要充分融合语文,数学等学科,借鉴其中的优秀文化和经典故事,使得教学活动更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其次,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教师,也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展开潜移默化的引导培养。除此之外,依托传统节日融入多元德育素材,也是德育创新的重要发展方向。随迁子女具有长期的乡村生活阅历,对传统节日的参与和感受程度更深。这种以节日为特色的德育活动,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并在实践参与中获得良好的德育熏陶。比如,端午节本就有祛病防疫的文化概念。教师就可以从节日的历史渊源、插艾草或菖蒲的原因,延伸到今天的健康卫生,进而明确环境保护、个人卫生、集体卫生等相关内容。另外,端午节也有纪念屈原爱国情感的文化概念。教师也可以从相关的历史渊源,延伸到今天的幸福生活,进而明确国防战士的无悔付出、为中华繁荣而读书等相关的内容。如此,学生们才能深刻理解德育的内涵和思想,提高情感认同。

五、根据具体情况,设计针对方案

随迁子女的德育问题并不是朝夕之间养成的,也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实际上,不同阶段随父母迁入城市的学生具有不同的阶段问题,不同的学生个体也具有不同的具体情况。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班集体内,大多数学生的德育情况相差不大,需要的培养方法也大致相同。只有个别学生存在突出性问题,成为班级中“格格不入”的存在。引导这些学生融入集体环境,不断提升德育水平,是教师的重点任务。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具体的德育情况,以及现象背后的根源所在,制定阶段化的发展方案。这样更容易被学生认可和接受,在循序渐进中提升德育水平和成就感以及自信心。相反,过度高标准、高要求的德育标准,会给这些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最终会造成“贪多嚼不烂”“适得其反”的情况。如此,根据具体情况,设计针对方案,对提升德育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比如,某班级内有个男学生具有撒谎成性的恶习,而且经常出现偷窃、搞破坏的行为,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先深入了解这个学生的生活轨迹。据悉,这名男同学在上小学之前由家乡的爷爷奶奶照顾。隔辈亲带来严重的溺爱,一切要求均被满足,一切行为具备许可。而进入学校之后,无条件被满足的环境被打破,这名学生就开始出现撒谎、偷窃的行为。如此,缺乏正确的道德引导是关键。如此,教师就可以设计如下方案,鼓励这名学生提出内在需求,对不合理需求拒绝的同时进行原因解释,并尽量提出可代替的实施方案;对正确行为给予奖励,对错误行为给予惩。又比如,有的学生沉迷手机游戏,经常偷偷带手机进学校。在深入了解之后,教师发现这名学生家长的工作很忙,对学生手机使用情况根本不清楚。如此,教师需要多方面引导,努力开发学生的课外兴趣,减少对手机的依赖;努力增加家长的亲子时间,给予正确的情感引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实现有效转变。

六、注重家校沟通,发挥家庭作用

为了给学生营造更加健康的家庭环境,我国第一部《家庭教育法》已经颁布实施。可见,家庭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众所周知,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德育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情况。通常情况下,进城务工的家长,普遍具有受教育程度不高而忽视德育教育、工作时间长而缺乏亲子时间、不良行为习惯无意识影响孩子等问题。这也是随迁子女德育情况不理想,不良行为习惯积重难返的重要因素。同时,这些家长也高度重视学生的教育问题,只是缺乏足够的问题意识和专业的解决方案。如此,注重家校沟通,发挥家庭作用,对提升德育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的家长会,展开德育教育的宣讲活动,从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本阶段学生的主要德育内容和科学德育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尽量采用生活化和简洁化的语言,来引导家长深入理解和体会。还有,教师也可以借助家委会的帮助,进一步密切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程度。其次,教师还可以和家长展开深入沟通,就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展开深入详细地交流,争取家长在家庭活动中积极配合和有效配合。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深入总结家校沟通中的难点和痛点问题,深入分析“沟而不通”“情绪对抗”背后的心理因素。总之,家校沟通是个技巧活,教师需要学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思考,才能使得交流过程顺畅,赢得家长的信任和配合。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随迁子女的德育现状整体上并不乐观。为了促进随迁子女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获得更加健康全面的发展,学校教师要深入探究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并从德育培养的客观规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不断提升德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王书林,陈芷寒.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适应困境初探[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07)

[2]卢竹君.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研究[J].华夏教师,2020(06)

[3] 李振超,卢帼平.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与对策[J].现代职业教育,2018(14)

[4] 周峰.面向新生代学生的德育教育[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09)

[5] 沈梦月.浅析素质教育中的德育教育[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03)

作者简介:黄美珍,女,汉族,福建省南靖县第三实验小学,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基础教育

课题介绍:本文系第八期漳州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专项课题《公办小学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德育实效性研究》(立项编号:zdy22079)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