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稳定拍感的培养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小学低年级稳定拍感的培养策略探究

苏婧

合肥市建平实验小学南艳分校

摘  要

 在实际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高学生参与表现、创造等艺术实践活动的时候,音乐综合素养有待提高。特别是“表现”这一模块的音乐实践能力出现不同层次的差异,大部分是因为音乐基础能力不扎实,在低年级阶段没有进行完全的、系统的培养稳定拍感和开展有层次的节奏训练等原因造成的。因此,为了避免这一现象,本文主要从低年级(一、二年级)音乐课入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音乐学习的顺序,探究培养稳定拍感的重要性和培养策略,总结教学中具有实效性的、有趣的策略,引导学生在玩中学音乐,在音乐中享受快乐,为学生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稳定拍感,重要性,策略

一、小学低年级培养稳定拍感的重要性:

《2022版艺术课程标准》中音乐学科课程内容的各个模块紧密相连,稳定拍感,也就是“乐感”的一部分则是学生完成演唱、演奏、表演等艺术实践的基础。其中,节奏是音乐的骨架,形成很好的节奏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之一,更是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节奏感成为小学低年级音乐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形成良好节奏感的必不可少的必要前提就是具有稳定的拍感。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音乐教育必须从早期开始”,小学阶段是学生接触正式的音乐学习的关键阶段,特别是小学低年级(一、二年级),所以,这个阶段的音乐课就显现出它重要的价值,它是小学生走进音乐世界的第一扇大门,通过有趣的“节奏游戏”和不同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和培养低年级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因为它不仅为学生今后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更是体现音乐课程价值的有效途径。

二、培养稳定拍感的策略:

众所周知,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基本都是自控力比较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对新鲜事物感兴趣。音乐课应该以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养为核心,发展和保持学生的音乐兴趣和能力。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所以,学生能够学好音乐的动力根源在于对于音乐的兴趣。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都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逐渐提高音乐素养。以这样的基本理念为主导,就要求音乐教师们不断思考和研究,不断探究各种不同类型的、具有趣味性的、实效性的教学策略,使音乐课堂更加生动,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感受、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始终保持的对音乐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1.在童谣中培养

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重视民间音乐在音乐教育中重要突出的地位,他还反复强调,没有任何的杰作能够代替传统的作用。他认为儿童学习音乐应该从民间音乐开始,有趣的民歌、童谣就像孩子们的母语一样,更容易让孩子们接受。通过实际课堂教学,我们发现低年级学生对于童谣、儿歌的学习和接受能力就是优先于其他内容,所以,在学生刚进入一年级上学期的音乐课,我会根据课程进度安排,逐步精选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有特殊节奏感的童谣进行音乐知识教学。结合柯达伊教学法理念和3P教学法则,用这些学生熟悉的童谣,培养稳定拍感。

例如:一年级上学期,主要以训练二拍子为主,我运用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引导学生感受学习“节拍”的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感知什么是一拍。如果没有这样的概念和认知,学生无法感知节拍和节奏的区别,也就无法形成稳定的拍感,对于拍号等音乐专业知识的学习更会是很大的阻碍。实际上课时,我会先让学生先朗读一遍,。然后我用双手击掌的方式打拍读童谣,引导学生观察和模仿。结合柯达伊教学3P法则中的1P,这是第一步:感受、体验;然后,我会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进行变化,拍击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来朗读一次,他们每个人都会选择不同的身体部位,反复几次,他们变化着拍自己身体其他部位,这时候,我会告诉他们每一次的拍击就是一拍,这是2P:认知、命名;接着,我会引导学生用双脚踏拍的方式再读一次,这次,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很好的完成了。后面的音乐课中,我会根据学生练习和掌握的情况,换一首童谣,继续反复练习,实践证明:经过长期的练习,学生能够很稳定的踏拍唱歌,踏拍做其他律动了。这就是第3步:复习、巩固。当然,为了避免长期相同的童谣会让学生们失去兴趣,教师需要不断的用新的童谣。经过有计划的训练,将这一身体感觉逐渐内化,好像是身体的一部分了,这样逐步培养稳定的拍感,再进行节奏学习。

2.在节奏游戏中培养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玩游戏是最有吸引力,在音乐中玩游戏更加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通过设计有层次的节奏游戏,培养稳定的拍感,引导学生逐步提高音乐感知力,培养音乐内心听觉和音乐听想。

课例1:《粉刷匠》这一课,大部分学生在上小学之前已经会唱这首歌了,通过这首熟悉的歌曲来引导学生练习新的音乐能力,学习新的音乐知识,培养稳定的拍感。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式:1.学生自己双手打拍唱歌;2.学生自己踏拍唱歌;3.两个学生用打花巴掌唱歌;4.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一组用自制打击乐器打拍,一组学生双手打节奏唱。

部分谱例如下:    53   53 | 53  1 |  24  32  | 5— |

                                                     

                                            —

    课例2:当学生已经比较熟练的掌握X  XX 以后,可以做以下的节奏游戏。学生围成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设计不同的打击乐器、声势等,通过长期坚持训练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形成稳定拍感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低年级学生逐步形成二声部的意识,为高年级开始演唱二声部歌曲打好基础。

3.在律动中培养

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音乐不是单一的,不是单纯的用嘴巴唱或者用耳朵听,它是一种综合的艺术,通常与舞蹈等紧密结合,在舞蹈、歌唱、器乐、律动等活动中感受体验音乐的各个方面,掌握音乐元素。在实际音乐课堂中,设计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律动,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培养学生稳定拍感的同时引导学生亲身探索,发现音乐的美,只有通过学生亲身感受才能够掌握音乐知识。例如:《你的名字叫什么》这一课,我会让学生在音乐教室围成一个大圆圈,先用节拍器打拍,踏稳定拍围着圆圈一直走,四拍为一组,每到第三拍,就开始唱《你的名字叫什么》,唱完整首歌,接着数完一个八拍,之后循环进行。在这个律动设计中,主要引导学生跟着节拍器稳定自己的拍感,等学生都能很准确的数拍、唱歌以后,再增加难度,改为学生自己数拍,通过实践发现,学生自己数拍律动,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有的早唱了,有的晚唱了,主要还是没有完全形成稳定的拍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会越来越好。

三、以学生为本,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培养顺序

我们已经掌握了很多的培养策略,但是如何合理的选择合适策略来培养稳定的拍感就更加重要了,这会直接影响学生音乐能力的形成过程。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很多孩子遇到三拍子的歌曲时候,在演唱、律动、舞蹈等中,他们会出现不协调的现象,对于节奏的把握就更难做到准确了。

我们需要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性和顺序性来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可以遵循柯达伊教学法的理念和“3P”教学原则,柯达伊教学法的“3P”教学原则是:1P-感受、体验;2P-命名、认知;3P-复习、巩固。先引导学生聆听和感受二四拍的作品,减少不必要的知识性的告知或者专业音乐术语,直接引导他们多聆听,同时可以用拍手、捻指、拍腿、点肩、跺脚等各种声势,简单打击乐器,自制打击乐器等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方式,充分感受和体验二四拍作品,这是1P;直到他们一听到一首新的二拍子作品,就能不自觉的跟着律动起来为止,再对这样感觉得音乐“命名、认知”;最后通过演唱、聆听二拍子作品来复习和巩固,这是3P。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变化:声势动作的变化,作品的变化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变化才是引导学生真正身体感受。然后再进行三拍子。

按照学生音乐认知发展规律逐步培养稳定的拍感,实效性更强。当然,这些都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教师用心设计,才能够逐步形成稳定的拍感。

结  语: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形成稳定拍感的最佳时期,教师需要不断更新音乐教育教学的理念,学习国际五大音乐教学法,将适合的方法和策略运用到实际音乐课堂中,以学生为本,设计合理的、科学的、符合低年级学生音乐认知发展规律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稳定的拍感,为今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坚持的基础,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曌: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3页。

[2]李妲娜: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7):48-53

[3]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7):104-106

[4]林能杰:奥尔夫音乐游戏[M].武汉:武汉出版社,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