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院题语》中的“是”字句特殊用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象院题语》中的“是”字句特殊用法研究

邵海艳

黑龙江东方学院人文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66

摘要:《象院题语》是朝鲜王朝司议院官颁的、介绍中国风俗、礼仪、制度等知识的汉语口语教材。全书共40篇,均用地道的白话写成,可以认为,《象院题语》能够充分反映当时汉语的发展特点。本文从句式的角度入手,分析《象院题语》中的“是”字句特殊用法,不仅对研究明末清初的汉语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而且为研究现代汉语的起源提供参考。

关键词:《象院题语》 “是”字句 朝鲜时代 汉语教材

引言

《象院题语》是17世纪朝鲜司议院官颁的汉语口语教材,是出使中国赴京办理公务的翻译官必备的知识手册,介绍了中国的山川名胜、风俗制度以及朝鲜赴京朝贡的事宜等。

汪维辉在《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续编》中认为,《象院题语》今本成书年代大致在1567—1636年之间。早于朝鲜时代后期的汉语会话课本《老乞大谚解》、《中华正音》、《华音启蒙》、《你呢贵姓》等书。《象院题语》为学者研究明末清初时期的汉语现象提供语料支持。

本文主要讨论《象院题语》中的典型句式“是”字句,主要研究“是”字的特殊用法。除“是”字句外,《象院题语》中还有比较句、连谓句、兼语句等。之所以研究“是”字句,是因为它在《象院题语》中出现频率很高,能充分反映当时的语言特点,为研究明末清初的汉语及现代汉语的起源提供参考和依据。

一、“是”字句的界定

近年来,语法学家基于不同的语法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是”字句进行界定。吕书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认为“‘是’是个特殊的动词,形式上它是谓语的一部分,但实质上它不是谓语的主要部分。”[1]李临定的《现代汉语句型》在该问题上也是同样看法。基于此,我们可以给“是”字句下一个定义:即由表示判断的动词“是”和它的宾语组成的动词短语作谓语的句子,或是由“是”组成的动宾短语直接构成的非主谓句。[2]

二、《象院题语》中“是”字与其他词组成双音副词或连词

《象院题语》中“是”字与其他词组成双音副词或连词的情况也很多,共24例,和李光华的调查结果一致。[3]例如:

1.孟子的后孙也是袭封五经博士,在山东道登州府鄒县里住了。(21a)

2.贴递的马是只怕那摆铺马不勾(够),又贴二十五匹,也是一个月换班。(24b)3.科是六科给事中,道是十三道监察御史,都是谏诤风憲的衙门,朝廷耳目一般。(7a)

4.不是口里讲话,空本上写出者(着)讲。(9a)

5.使客骑马是口外各站里马乏了,却少不得骑摆铺马,或是贴递马。(24a)

6.若是委官每瞒报,以荒为熟,以熟为荒,论罪充军了。(29b)

上面例1—5中,“是”分别与“也”、“都”、“不”、“或”组成双音副词,修饰后面的动词性成分;例6中,“是”与“若”组成双音连词。

、《象院题语》中“是”字充当话语标记

《象院题语》中有大量例子表明,“是”仅是一种话题标记。例如:

1.都总兵是镇守辽东二十五衙的兵马,都御史是分守辽东,兼察军务。(26b)

2.会试做的文章和乡试一般……,第一名是赐壮(状)元及第,第二名是赐榜眼,第三名是赐探花郎。(15b)

3.第二甲是赐进士出身,第三甲是赐同进士出身。(15b)

4.……使臣以下行两拜作揖,书状官是西边坐下,通事以下楹外分东西坐下,动乐呈戏,行九巡酒。(23a)

上述例子中的“是”我们将其认作是话题标记,去掉“是”字,原句意义并未改变。例1去掉“是”字变成“都总兵镇守辽东二十五衙的兵马,都御史分守辽东,兼察军务。”例2去掉“是”字变成“会试做的文章和乡试一般……,第一名赐壮(状)元及第,第二名赐榜眼,第三名赐探花郎。”变式句与原句意义一致。

另外,现存《象院题语》中,有的版本“是”字后面存在断句符号的例子,如“考夷语是,有大考和小考”以及“这个庶吉士年例养育的规矩是,户部出读书的灯油钱。”[4]这也证明“是”是一种话题标记。

此外,其他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中也有“是”的同种用法。下面举几例《中华正音》中的例子予以说明。例如:

1.父亲是早去世,寡(光)伺候老母亲过日子哪。(《中华正音》六堂文库本)

2.一面是变钱屯粮食,一面是雇车往海口拉堆上。(《中华正音》顺天本)

3.你们是白增(挣)我们的来咧!(《中华正音》顺天本)

4.今年是怎么不买我们的牛呢?(《中华正音》六堂文库本)

5.你们这些儿个货是都有人停当咧没有啊?(《中华正音》顺天本)

上述《中华正音》中的“是”字句,去掉“是”后,原句意义也没有改变。例如:

1’父亲早去世,寡(光)伺候老母亲过日子哪。

2’一面变钱屯粮食,一面雇车往海口拉堆上。

3’你们白增(挣)我们的来咧!

4’今年怎么不买我们的牛呢?

5’你们这些儿个货都有人停当咧没有啊?

可见,“是”在这里是一种话题标记。由于《象院题语》是朝鲜人所著,竹越孝先生则认为“这种‘是’的特殊用法受到了韩语话题标记的干扰。韩语话题标记“은/는”自古就有,汉语里并不存在同样功能的话题标记,但“是”一词的句法位置与韩语的话题标志往往相同,因此产生这种误用,并且这种误用在朝鲜的历代教科书里一直有所继承”。对于竹越孝先生这种看法,笔者表示赞同,《象院题语》和《中华正音》是精通汉语的朝鲜人所著,在编著的过程中受母语的影响将母语的话题标记带入汉语中。

、结语

以上主要分析了“是”字句的特殊用法,该文献中“是”的用法较多,如“是”字与副词、连词组合,“是”充当话题标记等。希望通过对《象院题语》“是”句型的分析,能为近代汉语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496-503页)

[2]刘静.朝鲜时代汉语会话课本常见句式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4-45页)

[3]李光华.朝鲜司议院文献《象院题语》中的句式分析[J].延边大学:社会科学版,2017(94-96页)

[4]竹越孝.朝鲜时代汉语教材的内部差异—以“是”的用法为例[J].南京语言学刊,2018(31-32页)

[5]李临定.现代汉语句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344-367页)

作者简介:邵海艳1994),女,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黑龙江东方学院人文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