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策略

李霞

漳州市第九中学   363005

摘要:初中学生思想认知趋于完善,是学生心理与身体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中,学生会对完整的自我有更深的认知了解。“认知”所产生的教育后果也是因人而异的,一部分学生会产生迷茫、恐惧、恐慌的心理,不认可自身在行为举止以及思想方面的转变;也有一部分学生会感到压抑、焦虑等。而学生心理状态的转变,也会直接导致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所以初中教师要正确客观的对待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本文根据现阶段所体现出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引导

引 言

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生活和学习上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能性不断添加。教师应考虑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提高教育观念,认识课堂心理健康辅导,提高心理健康的有效性建议,改进监测和调查,以实现可持续的心理健康建议。为了进一步改良学生的心理状况,很多初中学校都在组织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以便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避免其因为心理负担和心理焦躁,产生极端的情绪。学生只有学会心理调试方法,才能应对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挑战,更好地开展学习生活。

一、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分析

初中阶段是对小学知识的总结和升华,也是初中的基本知识学习的重要阶段。在中考的压力下,由于考试成绩、课程难度、教师态度等因素,导致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出现了焦虑和不安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在考试之前。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初中生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比较敏感,而他们又缺乏人生阅历,因此在人际交往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一些学生有强烈的逆反心理,经常与家长作对;有些学生在学习中不能很好地与同学相处,经常与同学发生各种冲突。这些现象极大地加重了初中生的消极心理,使他们的身心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

二、高效开展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一)营造良好环境氛围,保障心理健康成长

影响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环境。环境影响学生的态度和行为。良好的环境可以帮助、启发和鼓励学生理解激情和创造力、玩耍的意义和重要性。它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反之,会引起学生的消极思想,影响他的价值观判断能力,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影响心理学生的健康。此外,教师和学生必须和谐相处,与所有学生交流。学生也应该对于老师的关系持开放态度,并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样他们才能受益并取得成功。

例如: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正视自身的改变,学会接纳与提升自我。如:学生的身体成长阶段以及素质是不同的,这并非是学生自身能够决定的。部分学生看到身边的同学,身体都在长高,而自己却变成了同学口中的“小矮人”,逐渐产生自卑心理。老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自己,找寻自己身上的优点与发光点。并且要结合饮食与运动保持身体健康,不要恐慌与逃避自身所面对的问题。教师也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良好环境的创设。环境的创设并非一朝一夕,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发展情况,举办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逐渐提升学生的心理认同感,引导学生在团体中获得归属感。教师可协同创设心理咨询师,让心理焦虑有困惑的学生进行专项咨询。也可设立“女生角”,每周拿出固定的时间,让学生在角落里自由交谈。能够有效舒缓学生的焦虑情绪。

(二)组织课堂讨论活动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与其他课程安排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在现阶段的许多初中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心理健康教育往往被放在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能会很长时间才会开展一节课,如此不能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正确引导作用。教师应该做好科学的课堂设计,充分利用好每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时间,争取让学生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之余依然能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获得知识,收获更多有意义的内容。

例如: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开展之初,教师可以以一些案例作为导入,并对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案例展开深入思考,获得启发。教师可以以一些中学生打架斗殴和激情伤人、自杀等恶劣案例为导入,并对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在做出不可挽救的恶劣事件之前,是否应该三思而后行呢?是否应该多考虑家人的感受呢?在我们遇到与案例中的人物相似的经历时,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这些恶劣事件的发生呢?”班级的学生要针对以上问题进行自由交流和讨论,说一说在情绪不稳或是极端情况下该怎样做才能以生命安全为第一位,才能不至于在激情状态下导致不可挽救的后果。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平时涉猎到的法律常识和日常经验,说一说在生活中该如何对待生命、如何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教师也可以融入到学生激烈的讨论氛围中,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对待生命的态度。

(三)开展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的开展,意在让学生在同龄人构成的集体的环境中改变自身原有的孤僻、不善社交的性格或是缺少关爱的现状,通过潜移默化地细微举动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使其养成积极阳光的健康心态。集体活动既可以在校内举行,培养学生集体意识;也可以深入社区,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能够感受时代脉搏,体会与人交往的重要性,体会合作共赢的重要性,从而更加有效地被心理健康教育所惠及。教师应当注意,集体活动的开展应当有条理、有目的、有规划地展开。

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模拟采访活动。首先,教师要先将学生分为小组并分配任务,明确目标后学生也能够更好地执行任务,得到社会化锻炼。其次,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要切实跟进,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活动正常开展。最后,在活动结束后,学生应在教师带领下进行复盘活动,在教师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实现活动的最终目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此,学生的社交能力、社会化能力、心理状态都能够向着积极的方向稳步迈进。通过种类多样、形式各异的活动,使得学生得到充分锻炼,构建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建立家校交流平台

中学生处于比较容易受到周围因素影响的阶段,他们很容易受到周围人,尤其是父母,老师的影响,他们会以父母和老师作为自己的榜样,来模仿父母,老师的行为。因此我们要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努力的把影响学生们的外部因素转化为促进学生发展的积极因素。随着我国数字化校园的不断推入,我们通过社交软件,积极的建立起了家长和学校之间的交流,如班级微信群,邀请了家长和任课老师加入,家长通过微信群可以了解到学生日常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老师也可以通过微信群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这样老师和家长就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根据学生们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也加大了家长对学生的关心力度,促进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

结 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社会、家庭和教师也愈发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的发展不仅对学生的知识学习有着重要影响,还对学生的人生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上面,学校和教师要从宏观层面出发,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教师也要具备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力,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安正娟.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提升途径[J].试题与研究,2020(21)

[2]梁永林.关于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试题与研究,20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