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方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浅谈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方略

王珍珍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求是高级中学  564100

摘要地理学科主要表现在地理观点、地理方法、地理态度、地理能力及地理情感等方面。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地理教师的教学任务。高中地理教师注重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为之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方略

引言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时势所需,也是时代教育更进一步的体现。地理是一门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自然现象与社会人文现象形成原因的重要学科,是学生正确认知世界、洞悉世界现象作用机理的重要方式。随着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和人地关系日渐突出的矛盾,地理学科被赋予了更多内涵,在原有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还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行了强调与要求。这种情况下,对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研究势在必行。

一、灵活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

高中地理学科虽然是人文性学科,但是在学习时需要具备一定的理性思维。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批判思维和创造思维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重视两种思维的培养。高中地理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批判和创新角度思考和探究地理问题,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逐渐培养理性思维能力。在实际的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短片、图片等方式展示地理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以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为例,教师可介绍自然资源及其数量,让学生掌握自然资源的特征、数量、质量及空间分布,更深层次地理解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亚马逊热带雨林的视频和图片,引导学生用批判性思维思考问题,为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提供平台。结合对亚马逊热带雨林图片的观察,展示雨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图及温带森林和草原养分循环图,教师可让学生分析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开展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从自身知识入手,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拓展思维。然后,教师将此部分知识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结合,引导学生用批判思维从利与弊两个层面出发,探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师通过这样的课堂引导,可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掌握问题分析方法,提高核心素养。

二、结合地图教学,增强学生的区域认知

区域认识能力是对地理的基础认识方式,区域也是地理的基本单位。因此掌握区域认识能力是需要学生能够从区域的角度来了解地理现象的基本意识。另外,还需要学生能够了解地理区域的基本特征,进而依地制官地进行区域开发。所以,老师在课堂中要根据地图展开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区域认识能力。比如,在讲解"区域农业发展"这一课,老师向学生介绍东北行政地图、东北地形图、气温降水示意图、农产品分布图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根据已有常识,在地图上分析为什么东北地区有大量的水稻。学生从图片上可以看出,东北是一片广袤的平原土地,水源充沛,雨量充沛,而温暖的季风型天气又给了东北的带来了良好的气候,为以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阅读和使用图片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三、导入具体实例,培养人地协调观

人类数量的增加和各类活动的频繁,给地球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导致各地地理环境被破坏的问题频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时至今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迫切解决的重要问题。高中生是国家储备人才,未来会高举国家发展的旗帜,培养他们的人地协调观,是大势所趋,是其良性发展的要求,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对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导入具体实例,让学生分析、探究,借此培养其人地协调观念。譬如,在学习《环境与发展》时,笔者就利用网络信息媒体,先向学生展示了诸如被污染的河流、雾霾笼罩的城市等人类面临的迫切环境难题,阐述了这些环境问题对生物生存的危害,令他们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接着,就给出了诸如石家庄雾霾多发、海平面上升威胁毛里求斯等海上国家的存亡等实际例子,让他们先尝试分析具体实例,探究问题出现的原因,并给出具体的解决策略,思考应该如何看待当下的人地关系;然后,让学生具体学习教学内容,结合更多实例,理解有关知识;最后,让他们根据所学,检查自己之前对实例的分析结果,完善相关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引导他们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一步阐述应该持有的人地关系观念,导入更多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成因,落脚到人地关系的处理上,进而优化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

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习惯,实施项目化教学

由于学生在长时间的被动接学习中,对老师的依赖性越来越大。项目学习是一种积极的探索性学习方式,要求教师把自己的权力下放到学生身上,但同时学生的被动学习习惯会对项目教学的顺利实施产生一定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与老师的教学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习惯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树立起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通过合适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转变。在实施专案学习时,根据学生的基本能力,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不仅可以判断对错,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逐步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新的学习方式进行实验,并鼓励他们主动提问,转变被动的学习方式。高中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他们面临着高考带来的压力,由于时间紧张、考试压力大,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科学灵活地安排计划学习的时间,既要保证项目和地理课程的顺利进行,又要避免顾此失彼。项目式的教学时间要灵活,不能与其它的课程发生冲突,要有足够的时间来应对特殊情况。老师要合理安排课前和课后的时间,让学生明白课前要做什么,课后要做什么。此外,为避免影响学生的“项目”学习动机,在不同的课程中,实行的时间间隔不宜过长。

五、积极转化,增强地理实践能力

地理实践是学生在学科发展中所应具备的基础能力,对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与之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天气变化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以爱护环境、珍惜资源为主题的海报设计,调查当地文化对建筑风格的影响,制作地貌沙盘,测量学校地理经纬度等一方面,可增强学生使用地理工具的能力,提高调查能力;另一方面,可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中,有效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实践活动设计方面,教师还要注意内容、形式、目标等要素,切实保证活动的有序性、实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高考地理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合理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熟练掌握学习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同时,老师也要密切关注新的高考制度,并根据新的高考实际,调整教学内容,使之更好地适应新高考提出的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应把地理核心素养与新的高考体制相结合,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方式,体现出教学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正确认识,并不断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叶跃泉.浅谈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教学研究g].国际教育论坛,2021(12).

[2]马晓丽,李琳.积极情绪促进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方法初探U].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2(2).

[3]问黎秋菊.基于新高考地理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教学方式的探究[〇.明日,20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