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鼓励学困生端正学习态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浅谈如何鼓励学困生端正学习态度

杨洋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大林镇实验学校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育教学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学生,但是其中会有一些学生是差生,是学困生。在对待这些学生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我们应如何鼓励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本文针对这个问题做了详细分析与论述。

【关键词】:小学   数学   学困   转化   因素    态度

随着近些年来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阶段的教育中也明确地提出: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小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不出现偏科的现象。目前小学阶段的教育中,语文和数学还是最主要的两门学科,相对于数学课程来说,小学语文因为有较强的故事性,所以更容易被小学生所接受。很多小学生会认为学习数学很枯燥,除了背加减乘除法的口诀就是背一些数学公式,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给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增加了诸多困难。实际教学中,学困生的问题或多或少存在于每个班级,然而学困生的形成大多数都不是因为学生智力的问题。如何转化学困生,是当前我们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即在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心理品德等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的开发,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等没有得到很好发展的孩子。作为教师,我无从在根本上解决他们成长中养成的不良行为习惯,但也要竭尽所能,纠正并养成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这些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有的放矢地去探索方法,去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采取措施为端正他们的思想,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努力。

一、深入思想——循循善诱,以情感人    

    孩子的生活范围是简单的,除了家庭,就数学校、班级最为重要。而班主任老师就成了他们最贴心的人。我就必须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首先,我与小学班主任取得联系,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在家长会上,了解了学生在家庭中的态度;与学生们展开座谈,让他们互相讲讲自己的同学,了解他们在同学中的形象;并且单独与每一位学生谈心,了解他们自己的人生定位。在整体把握每位学生的基本情况后,制定教育计划,以便适时地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做到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提高他们的自我认识,促使自我反省,实行自我控制,使其内心深处自省,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积极的心态。良好习惯、积极心态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绝不能到学生出了问题时再去教育他们,那样只能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既不治标,又不治本。而应该充分了解他们,才能防患于未然。我坚持每天以日记的形式与学生们交流,开始班级的优等、中等孩子们,总是把一天的见闻告诉我,使我多了无数双眼睛、耳朵,不仅能看见、听见,还能感受到他们的想法。而学困生们把日记当作是负担,在长达一个学期的时间内,他们每天的日记可能只有不到十个字。然而我坚持每天给他们写评语,用一页纸上的看法、主张、见闻去回应他们的一行字。到了这个学期我惊喜的发现,这些学困孩子开始愿意多写一点自己的内心感受了。当他们把自己的不快、悲伤、恐惧、气愤或自豪流于笔下的时候,就足以证明,他们已经开始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了。那么又何愁学习态度不端正,相信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指日可待。

    二、班级管理——共荣共辱,形成合力

    要转化学困生,需要对他们进行深入了解,针对不同学困生的情况,从根本上解除他们的成因。尽量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帮助他们,争取一步一个脚印,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的重要意义,逐步提高他们的成绩。     首先在班级的班委选举、团员选拔、优秀评选、班规制定、班级布置等各项工作,我都采用民主投票、共同策划、群策群利的方式,让每个孩子充分享有民主权利,绝不给学困生造成歧视和压力,让班级成为全体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其次,我将班级学生分门别类进行分组,使每个小组的成员在学习上,在为人处事上,均匀划分。使小组中既有品学兼优的优等生,又有不学习、淘气的问题生;既有学不会的缺陷生,又有根本不学的懒惰生。这样既有利于小组合作,以优帮差;又有利于形成合力,共荣共辱。班级每天的卫生情况、学习情况、作业情况、纪律情况、褒奖情况都以小组形式“创先评优”,使各组成员之间形成“赶”、“超”的竞争模式;使组内成员形成“帮”、“带”的监督模式。在小组的活力带动和制约下,在班级合作的竞赛中,学困生的学习态度正在逐渐得到转化。    

三、科学教学——自主学习,以优帮差   

    在教学上,我采用小组成员“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以优帮差”的学习方式,使小组形成合力,带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困生在体验成就感的同时,端正学习态度。并且使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作用——“是老师的得力助手”,这就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堂上,课前三分钟仍采用全体同学轮流负责制,“共讲名著故事”。要求不能读、不许背,语言要简洁明了,表达要生动准确,每天讲一回或一件事,共同品读名著。让每一位同学得到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和阅读范围的扩大。课堂授课时,采用学生自学的“自主学习方式”,坚持小组探究的“以优帮差的教学模式”,教师整体把握课文的学习目标,在目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的自学。让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思考问题,理解课文,学习写作方法。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小组为单位,先自学,再展开组内探究,以优帮差,达到合作提高的目的。让每位组员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锻炼了优等生的能力,提高了学困生的成绩。    

四、家校合作——体验成功,共促发展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而家庭又是养成孩子习惯的主要阵地。通过不断的探索、反思和总结,我发现学困生更渴望被老师重视,被同伴认可,被家长表扬,去体验成功。所以班级很多工作,我都交给他们去做,让他们体验责任和自信。并及时与家长联系,将孩子在学校表现出的进步及时反映给家长,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闪光点,提高对孩子的期望值。例如:我班小鑫是个比较聪明,但非要有人督促才能学习的孩子。在班级我让他担任组长,负责监督全组同学的作业及习题情况,而全体组员又反过来监督他,使他在班级及小组表现越来越好。当我与他的母亲取得联系后,这位家长能够每天检查孩子作业及作业条,并且及时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形成了教师、孩子、家长共同努力促进成长的良好局面。 

    总之,学困生也是一些特别聪明的孩子,由于他们没能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导致厌学,成绩差。但是,只要给他们时间,耐心地帮助,热情的鼓励,细致的关怀,再加上正确的方法,科学的教育,进步的环境,乐观的群体,一定会使学困生的队伍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前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