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文言巧激趣,方法灵活是关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学习文言巧激趣,方法灵活是关键

王金莲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第六中学 015400

摘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此为古之圣贤很早就认识到,兴趣于学重要性的真知灼见,诚然,兴趣会促使人主动深入钻研、创造性的工作和学习。基于近几年中高考文言文占分比值越来越大和新版课标强调的:通过语文学习,要让学生具有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创造的核心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言文的学习便是最好的承载,文言文精简洗练,更具文学性,可是让现代学生学习时空久远的,古人的语言文章,就显得尤为困难,大多是硬着头皮去学,兴趣不高,作为老师就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巧妙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激趣提效的方法。

一、文化线索贯始终,氛围营造兴趣浓。

       首先教师能率先垂范。是一个极其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人,师者的一言一行,应透露厚重的儒雅之气,能即兴吟诗为文,信手捏来名人逸事、文学典故、名篇名句,旁征博引得心应手,酣畅淋漓,这便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催化剂、吸铁石,激发学生学习运用文言文的兴趣。

     其次创境激趣。通过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了解作者生活朝代、文章写作背景和相关的拓展阅读,在拥有这些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创意设计激趣导语,例如:由“一位缺乏军事才能但又是一位明君”这句矛盾的话引出《曹刿论战》,来激发学生急于解惑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产生尽快理解文本的迫切心理,为课堂教学蓄势,营造氛围,为提高学生的文言素养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又如:用生动的故事贯穿课文的始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绝大多数文言文都是若干个故事组成的,学生对枯燥的文言不感兴趣,但他们对名人、历史故事还是很感兴趣的。例如讲《鸿门宴》,先从刘邦的一些轶事讲起,然后再讲一些项羽征战沙场的故事(当然这些故事是要选取那些跟课文有联系的、能跟课文中体现的人物性格特点紧密相关的)。把课文中的这两个主要人物的形象在学生的印象中树立起来,让学生对人物感兴趣进而渴望知道发生在他们之间的具体故事。在学生都提起了兴趣的时候,故事可不能一口气讲完,要懂得吊学生的胃口,故事只能讲到课文的故事开始之前就停住。要吸引学生趁着兴趣想知道后事如何,就要一起来了解课文的相关内容。在分析课文的时候也千万不要刻板地老套地逐字逐句解释和翻译,把课文中的句子用抑扬顿挫的调子念出来,再试着用生动的、行神兼具的语言来讲述。要使学生觉得:哦,这话是这么有意思啊,原来古文挺有意思的。看到学生都挺入迷的时候,要及时地给学生灌输文言文简洁明了、表意深刻的优势。

       其三竞争激趣,体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内蕴。

     初中学生朝气蓬勃,精力旺盛,求知欲、竞争意识强。基于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参与竞争,是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兴趣的重要举措。本人在古诗文教学中,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更主动自觉地学习,常精心为学生创造一些竞争机会。如:在课前或课中,师生一起玩中国诗词大会中的“飞花令”“擂主争霸赛”,老师选定某一个字,让学生说出含有此字的古诗文句,说多者胜或成为擂主,这样既帮助学生将所积累的诗文名篇名句,进行整理归类,并及时转化成不俗的运用表达才能,又激发了学生因自需而主动积极的学习古诗文的热情。又如: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古诗文诵读比赛,学生先班内竞争参赛资格;班中还举行古诗文成语、典故出处集锦比赛,给搜集整理多的同学,加平时素质量化得分。激励学生各显神通,利用零碎时间,积极博览,精心筛选,乐此不疲,似有在知识河洋中尽情遨游,其乐无穷的快意。还经常开展配乐朗诵活动、文言文抽背比赛、文言文故事大赛、文言文知识竞猜等一系列活动,发动全班学生参与,先进带动后进,积极投入学习之中,增强了学习的凝聚力,开阔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为以后的学习树立了信心,学习效果喜人。

       通过各种竞赛,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两难突破有方法,读诵结合古今解

     古文背诵和实虚词及句式的用法令人头疼,这是现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两个难点。背诵是关键,学生头脑中没有完整的篇目记忆,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都将是奢谈。故指导学生读诵结合,尤为重要。

        加强诵读,有助于学生融入课文。学习文言文,应该继承古人成功的做法,诵读法是中国几千年语文教育最重要也最有效的方法。朱熹说:“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这不仅强调了诵读的重要,且提出了严格要求。教师一定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加以设计,对诵读多加指导,让学生读得得法。

        课前诵读、课中提示背诵、课后背诵、寒暑假回头背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背诵习惯,便具有了自主解决句读的能力,使所领悟的知识点能有用武之地。课上着力突破实虚词、句式用法,善于调动现代汉语知识回溯理解古汉语特点,教会学生恪守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法则,结合语境,来掌握实虚词的用法,句式的作用。背诵积累越多,解决问题能力越强,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

        三、分类整理善总结,学为所用提能力

学是为了用,用熟练了便具有了能力。每篇文言文学习完,要求学生把“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等文言重点词进行分类整理总结,加深对文言词汇理解,能在机械记忆,初略掌握知识点基础上,达到理解记忆拓展延伸,迁移运用,触类旁通,为下一步自主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等、靠、要”的懒惰习惯,更增强了学习文言文的自信心。

        其实,学习文言文并非想象中的难,只要我们不满足于自身修养,最大限度拓展文史类读物的阅读量,在教学中渗透古典文化,便会使学生亲近教师,亲近文本,不知不觉间掌握了所学知识,获得了满足感,这种快乐才能使学生真正“乐学”。

四、文言学习积累丰,写作方能大可为

       文言文学习中,积累越丰厚,相应的阅读、分析、写作能力也就越强。对学生而言,学好文言文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文言文行文简洁凝练、遣词造句考究、意味蕴藉等特点,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影响深远。因此,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引导学生挖掘文言文中写作素材方面的价值,也可以指导学生适当地尝试文言文的写作,或者提供文言文中涉及的话题,锻炼学生运用素材的意识和能力,或者指定文中的素材让学生寻找合适的作文话题。通过这样较为持续而有意的训练,相信学生从课本中取材的意识会逐渐增强,能力也得到提升,学生感受到为文的需要,而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就更浓。

        教学文言文,教师要重视垂范引领,创设情境等多种方法的激趣,并及时指导写作,尤其 以自己对古典文化的热爱之情感染学生;带领学生在与经典同行中,与圣贤为友,同哲人对话,积累人生体验,蕴蓄高尚情操,培养高雅情趣,从而丰富学生思想,启迪学生智慧,开阔学生胸襟,砥砺学生心智,期待学生在探究、交流文言知识中,增强文化自信,形成正确而健康的审美价值观,更好地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对文言文,由怕学到乐学,并且收获丰盈。所以,只有教者方法不拘一格,灵活多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才会始终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