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中高职贯通式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中高职贯通式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研究

刘兴宇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辽宁辽阳 111000

摘要: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主要经历了5个阶段,包括新中国成立前的起步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确立阶段、改革开放至上世纪末的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后的调整和振兴阶段及党的十八大后的迅速发展阶。202251日起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正式施行,职业教育发展开启新阶段、新格局、新高度。中高职院校要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经济发展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文探索科学合理、全过程、全方位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路径,以促进中高职院校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中高职;贯通式人才培养理念;模式

引言

我国的改革开放持续深化推进,2022年1月1日,随着RCEP的正式生效,世界上诞生了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发展潜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区,这意味着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范围越来越广,合作的“朋友圈”越来越大。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数量、专业结构有了较大的调整,我国急需加快培育国际化人才队伍,并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加强职业技能水准,帮助人才培养国际视野,了解和熟悉国际事务的规则,从而帮助企业和行业有效的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职业院校肩负着培育职业技能人才的重任,应顺应国内外形势的需要大力培育国际化人才。

一、我国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本成效

我国关于人才的工作部署为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较好顶层保障。2003年12月,中央召开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这次会议明确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2010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新世纪以来第二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召开。这次会议名称发生了变化:从“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变为“中央人才工作会议”,进一步凸显党管人才原则,鲜明体现党中央将人才工作摆在治国理政全局中重要位置的深刻考虑。从全国范围的人才工作会议可以看出,国家对于人才强国、人才规划越来越重视,为讨论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良好氛围。技术技能型人才日益走近国家级规划的范畴之中,这是一个十分可喜的变化,以此为基础讨论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具有良好的基础。

二、产业转型升级的中高职贯通式人才培养现状

(一)产教融合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未契合

产业融合是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改革的迫切要求,旨在促进教育与产业有机衔接。国家层面、省级层面近年来都在不断地出台政策指导文件,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与产业相融合,但当前产业经济需求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产教融合还不甚契合。一方面,产教融合需要集中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多方优势教育资源参与到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过程中,形成多元化、开放化的办学格局。另一方面,目前高等职业学校与企业、产业之间的产教融合的层次低、范围窄,往往只局限于短期的员工培训、订单班人才培养等表面化、碎片化的层面。校企之间未能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方面形成产教融合的利益共同体。

(二)人才培养定位的狭隘与功利

长期以来,“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向。但传统的职业教育往往狭隘地将“技能技术”定义为“岗位能力”或者“职业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尤其注重“与企业技术相配合的技能训练”。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以及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调整,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应该拓宽中高职“人才“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运用“人本主义理念”、“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全人思想”等理论对其进行多元化阐释,将人的价值、生命价值、社会价值整合到中高职“人才”概念中,提倡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培养即具有专业能力同时具有社会生活能力的多元化、个性化、“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产业转型升级的中高职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

(一)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创新多元化办学的产教融合形式

地方政府、行业企业、高等职业学校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更贴近产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高等职业学校要充分把握政策支持,主动与行业企业、各级政府部门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化办学的产教融合新形式。首先,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建设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共同办学、共同治学的职业教育体系,多元主体的共建与共享能更广泛整合人才培养所需资源;其次,构建“学训研”一体化教学。在加强应知应会学习,夯实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以产业需求的工作任务为导向,创建职场实景化实训基地,优化整合实训内容,采用项目研修方式特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团队协作自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协调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二)优化课程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高职院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国家利益为先,紧跟时代步伐,把人文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入到课程设置中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充分调研专业课程对知识点和技能点的需求,紧密联系行业和岗位要求,根据市场需求,突出课程设置的实践性、实用性和应用性,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探讨与研究,探索项目化、模块化、情境化等教学模式;加强中职、中高职、本科不同阶段课程纵向整合,加快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在省、市、各级学校推广高品质的课程体系建设,制定湖南省职业院校优质精品课程建设指导方针,并选择和确定一批中等和高等职业院校省级优秀精品课程;加大实践课时数量,通过开展校企合作、1+X证书制度试点,满足学生提高实践技能的需求,通过不断深化湖南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三)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

1)学校专业(群)质量评价标准。基于职业标准、行业标准与企业标准,针对各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制定专业(群)质量评价标准。2)课程学习质量评价标准。以就业为导向,针对学生就业岗位制定课程学习的质量评价标准。3)实践教学基地质量评价标准。根据校内、校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的教学要求,制定实践教学基地质量评价标准。4)师资质量评价标准。学校结合对专业负责人、专职教师、兼职教师的聘用、培养、考核等情况制定师资质量评价标准。

结束语

“黄金累千,不如一贤”。服务“三高四新”战略的关键是着力吸引人才,加快培养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彰显中高职院校的责任与担当。中高职院校应紧跟现代产业发展趋势,以市场为导向,从办学结构、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建设等方面出发打造高质量职业教育,为服务“三高四新”战略输送大量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李小花.“1+X”证书制度下中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华东纸业,2021,51(06):104-106.

[2]白颖,白继恩,莫莉萍.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机制研究[J].科技视界,2021,(32):109-111.

[3]黄国军.基于中高职院校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22):180-181.

[4]秦伟.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现代交际,2021,(21):43-45.

[5]庄怡萍.新形势下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探析[J].职教通讯,2021,(11):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