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特色健康课程的班级墙面环境创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3

岭南特色健康课程的班级墙面环境创设

刘琨

广州市荔湾区协和幼儿园,邮政编码510160

[摘  要]班级墙面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和工具,体现着幼儿园的课程、班级文化以及教师的理念,是幼儿园课程落地的一个缩影。本文基于岭南特色健康课程中墙面环境创设的现状,从主题一致、内容互动、功能多样化方面探索岭南特色健康课程与墙面环境创设的融合,使墙面环境创设与课程互为支持,真正发挥墙面环境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岭南 健康课程 班级 墙面环境创设

[作者简介]刘琨,女,广州市荔湾区协和幼儿园,副高级职称。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学前教育“新课程”科学保教示范项目“岭南特色幼儿园健康教育课程构建与实施”(项目编号:2020XQXKCB74 )课题研究论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班级环境”, [1]在幼儿园的班级环境创设中,墙面环境的创设是一种隐性课程,让幼儿作为学习的主体,以主人的角色创设属于他们的墙面环境,能反映幼儿自身的学习经验,呈现幼儿的探索轨迹,留下幼儿的成长足迹。岭南特色幼儿园健康课程是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依托岭南文化背景,通过有意识地利用岭南地区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本地人民的相关生活经验资源创设的涵盖了养成、食育、体育、安全和适应五方面教育活动内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课程。班级墙面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外显形态,创设凸显岭南健康特色的墙面环境,促进岭南特色健康课程与班级墙面环境创设相互融合,对幼儿的发展起着“润物无声”的支持和引导作用。

一、班级墙面环境创设与岭南特色健康课程融合的意义

传统的班级墙面环境的创设多注重墙面的色彩、所使用的材料、设计的风格与形式等静态方面,对于动态方面则囿于难度会被选择性忽略,以致幼儿的参与度低、实际操作空间小,使幼儿失去了一块可供自由创作、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墙面“阵地”。

让幼儿以直接观察、接触和操作等方式创设墙面环境,是一种尝试性、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幼儿从中了解事物与自身的关系。若是在班级墙面环境创设中融入课程,将课程理念转换于幼儿的创作中、幼儿的发展印记中,课程将推动墙面创设由静态到动态发展,如此,班级墙面环境创设与课程两者实现螺旋上升,随着转换的不断推进形成有效的双向成长。

课程理念与班级墙面环境创设的融合同时也迫使教师转变观念,将教师包办的墙面创设变成师生共同参与的、呈现幼儿经验发展轨迹的墙面创设,尊重幼儿主体性,为幼儿自主创设搭建了“隐形支架”。教师的指导逐渐隐藏于幕后,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观察、反思、拓展。

二、岭南特色健康课程的班级墙面环境创设现状

地处岭南的广州具有丰富的历史人文底蕴,蕴含多样的教育资源,在园舍大环境初设中或多或少渗透了岭南地方文化。园舍大环境与班级环境的统一能给予幼儿一定的秩序感以及和谐统一的审美感受。幼儿在参与主题墙面环境创设的过程中不断拓展对岭南乡土认知的广度和深度,激发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但是,在实践观察中却发现班级墙面环境对于岭南健康课程的反映不足,在主题关联、领域比重上动态互动方面都有待提高。

1.主题与岭南健康特色的关联不足

融合岭南特色健康课程的墙面环境创设主题要深入反映幼儿园的健康课程理念与岭南特色,而不是简单地流于表面。目前幼儿园的墙面环境创设主要是简单展示与岭南健康资源有关的图片,如岭南的食材、岭南民间游戏等,教师结合健康课程内容,将收集到的文字图片资料、幼儿与家长创作的绘画作品等进行剪裁粘贴,这样的墙面设计简便省时,但这种表面、浅层的展示不足以体现岭南特色健康课程的内涵。这与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和个人生活背景有莫大关系,教师对岭南健康资源不熟悉,难以整体把握岭南特色健康课程的核心理念,导致收集、整理难度较大,开发难度也随之加大,墙面环境创设只能片面反映幼儿园课程。[2]

2.创设内容重艺术领域轻健康领域

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分为五大领域,虽然科学、艺术、语言、社会、健康看起来互不相干,其实彼此呼应融合,相互渗透,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缺一不可。观察发现,目前幼儿园的班级墙面环境创设处于失衡状态,艺术领域的墙面环境创设占比最多,对健康领域的重视不足,甚至个别班级墙面环境整体偏向艺术领域,健康领域的墙面为零。健康领域的墙面环境创设较艺术领域难度大,也不容易出彩,这无形中对老师的能力提出更高一级的要求,尤其是心理健康的内容,由于很难通过外在的力量去改变,又需要走进内心去感受,教师需要辅助引导、个别指导才能发挥墙面环境的积极作用。

3.静态展示较多而动态创设不足

传统的墙面创设以静态为主,主要展示与主题活动相关的图片和文字,将照片和作品固定在墙面,缺乏互动性;有的墙面随机张贴或用透明材料袋展示幼儿作品,一人一袋,墙面创设的形式比较单一;有的班级墙面创设在学期初一次性完成,整个学期不会进行大的调整,甚至有些物品的摆放顺序都始终不变,没有呈现幼儿学习过程和探究轨迹。随着时间的积累,这些不能调动幼儿多个感官参与的、无法支架幼儿深度探索的、较少利用家庭社区资源的、缺少美感的墙面环境将会无人问津,幼儿对墙面环境是视而不见,对课程探索失去兴趣。

三、岭南特色健康课程的班级墙面环境创设策略

针对岭南特色健康课程的班级墙面环境创设的现状与不足,在墙面环境创设过程中,可以从墙面的主题一致性、内容互动性、功能多样化三方面改进。

(一)墙面主题一致性

墙面主题要结合健康课程内容,与课程内容保持一致性。

1.挖掘岭南健康特色资源

幼儿园要组织教师在深入理解课程理念的基础上挖掘岭南健康特色的潜在资源,对资源进行有效开发与整合。通过各式培训、分组研磨,教师预设有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与教育活动相契合的岭南健康特色环境。教师、幼儿、家长三方共同收集岭南健康特色的资料,鼓励幼儿与家长“走出去,带回来”,“走出去”收集材料,“带回来”创设环境,这些都是幼儿学习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幼儿既发展了获取信息材料的能力,也在探究中发展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将岭南健康知识内化到幼儿、家长心中,达成家园共育的效果。

2.呈现主题动态发展

第一,幼儿参与班级墙面的规划。

教师提前分析班级的墙面有几块,高低位置是否适合幼儿,哪块适合布置主题墙,哪块适合放班级公约,哪块安排健康主题的内容等。尊重幼儿的喜好,让幼儿成为墙面环境设计师,每一块墙面呈现什么主题、展示什么内容等,让幼儿做主。幼儿亲手参与创设的墙面环境会得到加倍的珍惜与爱护。

第二,呈现生成性的墙面。

以幼儿主导墙面环境创设,让幼儿将他们发现和提出的问题、观察到的现象、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等以他们喜欢的方式或作品表征在墙面,然后对墙面环境进行再探索、再创设,使活动不断扩展延伸。在幼儿与墙面这种不断的互动中,幼儿发现越来越多的有趣现象,关注到事物的发展与内在联系,促进探究的不断深入;幼儿在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让主题活动的开展情况得到充分体现。这样的墙面具有操作性、趣味性、适宜性和个性化,墙面环境不再是静态的装饰,而是充满了生命力的墙面。[3]

如食育课程中的“面粉大变身”活动,首先教师以“面粉是什么”引入,与幼儿展开谈话,充分倾听了幼儿的想法后,师生共同制定出“面粉大变身”探索活动方案。然后是师生共同收集材料的过程,同时引导幼儿猜想面粉加水会有什么变化,并将猜想表征在墙面上。在加水这一环节,先提出问题“要加多少水”“如何变成面团”,引导幼儿带着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在反复的动手操作中,幼儿能大致感知面粉与水的比例。在了解面粉的基础上拓展延伸于生活,帮助幼儿了解岭南特色食品粥粉面的制作原理,让探究回归生活、让探索融于生活。在整个“面粉大变身”探索活动中,教师和幼儿共同制作生成性的、层次递进的墙面,幼儿对面粉的认知一点点深入,激发出不断探索的兴趣,动手操作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思维能力也得以发展。

(二)墙面内容互动性

墙面内容互动性要关注幼儿的发展水平,让幼儿感觉“好玩”,进而“爱玩”。

第一,班级墙面环境创设的高度应在幼儿水平视线所能达到的一米左右,教师在墙面规划绘制、手工布置、内容张贴等应设置在幼儿的视线范围内,与幼儿视线平行,让幼儿能够轻松地与墙面互动。

第二,幼儿的学习是发生在行动中、操作中的,创设能通过看、听、摸、说、做等形式操作的墙面环境,如触摸墙、音乐墙、管道乐、涂鸦墙等能调动幼儿全感官参与,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墙面不是装饰品而是游戏墙,可以巧妙利用班级空间进行立体式改造。如适应教育的“养成小导游”活动,活动要求创设一个“百变墙”,材料是学生家长帮忙收集的一堆废旧的装蛋的托盒,教师带着幼儿以游戏的方式将这些托盒拼成一面大的蛋托墙,如拼成不同的图形、在墙上找规律等。游戏过程中,幼儿可以将蛋托涂上不同的颜色,可以用撕、团、绑等方式改变蛋托的形状,可以在墙上塞入、抽取蛋托,总之,活动目的是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规律。

(三)墙面功能多样化

健康课程的墙面环境创设要发挥健康课程的功能,要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认知能力的发展、社会性的发展、健康素养、审美素养的提升等发挥积极指向作用。

1.行为指向。通过墙面环境创设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达到预期的行为养成目标。如在墙面放置“图书公约”“进餐礼仪”“作息时间表”“穿衣乐”“我们班的新鲜事”等内容,这些可促进幼儿养成受益终身的习惯。要注意的是,这些内容要随着幼儿的发展与需要不断变化,不能一层不变。

2.认知指向。墙面环境创设呈现岭南特色健康课程学习内容与学习成果,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如以“民间体育游戏”为主题,展示岭南民间体育游戏的种类与玩法,“飞飞机”“滚铁环”“舞醒狮”等,呈现幼儿玩游戏的照片、漫画,以及幼儿对传统游戏的创编。

3.社会化指向。墙面环境创设的过程是发展幼儿社会性的过程,在创设前,教师要与幼儿对墙面主题和内容规划展开讨论,对师生提出的想法进行讨论表决;在创设过程中,还要分工合作,师生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能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合作精神,学会正确与人交往。以劳动习惯的培养为例,首先,教师要和幼儿一起讨论值日生的安排表,值日生的任务,共同制定班级的劳动公约。然后,让幼儿根据讨论的内容动手创作相关的标识和漫画,共同评选确定,与班级劳动公约一起贴在教室门口最显眼的墙面,让班级所有人在进出时都能被提醒。

4.健康指向。墙面环境创设要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素养的提升,在身体健康方面,可以通过创设运动的场景激发幼儿运动的兴趣,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心理健康方面,可以选择创设“心情墙”给幼儿表达情绪,可以创设能反复冲洗的“涂鸦墙”,让幼儿自由地释放和表达。

5.审美指向。墙面环境创设要更多关注环境中的美感及其视觉特征以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素养。首先可以增加立体性的环境创设,立体性的墙面创设活灵活现,还能激发幼儿对于立体事物的感知。其次,可根据墙面环境的材料来源、收集途径、使用材质、表现形式、内容题材等不同类型增加观赏性。

岭南特色健康课程与班级墙面环境创设相互融合,有利于激发幼儿兴趣,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幼儿在活动中深入探究,使环境和课程相得益彰,从而循序渐进地提高了幼儿健康教育的综合效果,在环境的引导下,岭南娃娃与岭南特色健康课程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罗会,朱宗顺.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本土自然资源运用[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9,(1).

[3]尹启迪.“会说话”的班级环境——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