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思维导图提升大班幼儿思维能力的实践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借助思维导图提升大班幼儿思维能力的实践探讨

涂清云

大田县实验幼儿园 

摘要:幼儿对于事物具有好奇心,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通过有效引导,促进幼儿学习发展,实现思维拓展。幼儿教育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以可视化优势,推动幼儿认知功能发展,促进幼儿学习与思考。将思维导图运用在大班幼儿教育中,带领幼儿完成碎片化信息整合,让思维导向成为幼儿解决问题的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帮助幼儿为入小学做好准备,也为他们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思维导图;幼儿教育;思维习惯

引言:幼儿教育期间,善用思维导图,能够对幼儿思维进行有效训练,激发幼儿潜能,提升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导图有助于调动幼儿学习能力,对其日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将思维导图与幼儿教育相结合,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对于幼儿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利用集中教学渗透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利用可视化优势,形成了色彩、词组、图像等非线性工具,是当前促进学习的有效方法。利用好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幼儿在教育中快速获取信息,从而达到发散思维的目的。日常通过多观察,也能够引导幼儿对简单事物分类,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利用思维导图不同的导图样式与功能,带领幼儿开展活动,帮助幼儿提升记忆、交流等方面的经验,促使幼儿更清晰的将想法表达出来,实现记忆长久性提升。

例如,幼师利用树状图的思维导图,引导幼儿对四季进行归类,根据不同季节主题存在的事物,丰富气泡图。教师准备好空白的气泡图图纸,发给幼儿后,要求幼儿通过气泡图对喜爱的主题探究,将自己认为的图案画在书张图中。幼儿通过对季节中的色彩、景物、声音等进行归类,充分活跃了大脑,促进思维活跃。形成知识向复杂区域扩展的过程,逐步完善自身的知识系统化,强化幼儿的分析能力与组合能力。再例如,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果树的生长过程。日常教育中,幼儿学习过相关的果树等知识,通过归纳果树生长过程,将幼儿脑海中分散的知识汇集在一起,引导幼儿对不同的事物进行分析,通过流程图整合梳理,完成信息整合的过程。

思维导图的核心是将枯燥信息,变成有记忆点的信息,简化梳理的过程。教师带领幼儿做大鱼吃小鱼的活动,运用多个气泡图,在气泡图中放置不同的鱼类,如鲨鱼、小金鱼等,每一个鱼的位置都是打乱的,根据海洋弱肉强食的规律分布好完整的主题墙,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判断将连线的鱼类摆在正确位置。幼儿根据自己的判断,对主题墙进行重新分配,使得幼儿思维从点到线,再到立体思维,能够从多方面看待问题,实现自我超越。

二、利用区域活动运用思维导图

幼儿叙事能力存在差异,想要进一步刺激幼儿的表达欲望,需要基于思维导图引导幼儿思考,从幼儿角度出发,加深幼儿的主观感受。幼儿在聆听复杂故事时,对于故事回顾存在记忆模糊或是混淆的情况。这是因为幼儿对于事物记忆无意识,对于色彩鲜明、图案夸张的图片,才能更好的激发幼儿记忆点,引发幼儿对事物的强烈兴趣。幼儿对于已知知识点仅存在机械记忆,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幼儿将零碎的记忆点串联在一起,提升幼儿逻辑组织能力,将不完整的记忆串联补充,实现对零散信息的整合。幼儿抽象逻辑在大班教育阶段已经开始萌芽,需要教师最大限度调动幼儿的认知意识,引导幼儿对事物前因后果联想,活跃幼儿思维,引导幼儿找出事物间的逻辑关系[1]

例如,在区域活动中,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幼儿思维拓展,例如美工区绘画“海底世界”,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有气泡图绘画出认为带有海底世界元素的图案。幼儿的认知中,海洋元素包括了鱼、泡沫、海草等,在幼儿绘画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在一旁引导,激活幼儿想象力。之后,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分享交流,通过分享记录海底世界的事物,引导幼儿更好的了解海底世界的构成,加深对海洋生物的了解。再如,教师带领幼儿观看细菌传播的过程,之后配合着语言引导幼儿思考回顾,细菌是如何传播的?怎样才能预防细菌?提出问题后,要求幼儿利用流程图,自行绘制出细菌的传播过程。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回顾视频画面,将细菌传播的过程画在纸上,形成自己对于事物的认知框架,构造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通过思维导图使得幼儿大脑得到开发,能够最大限度使幼儿思维被激发,辅助孩子按次序整理信息,方便记忆,对于培养幼儿创造性,加深幼儿记忆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利用亲子操作实践思维导图

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儿园应意识到思维导图对于幼儿学习的重要性[2]。能够重视实际教育中,思维导图的应用,还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形成家校联合的育人模式。积极组织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活动,培养家长对于思维导图的教学活动意识。幼儿思维提升,与家庭环境教育也有极大的关系。不仅需要教师日常的努力,家长也应与幼儿建立起教学引导的关系。通过召开主题家长会、家庭教育讲座,教师向家长传授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活动,利用亲子实践,促使家长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便于家长更深入了解幼儿的学习状态。

大班幼儿已掌握一定的词汇量,但是由于理解能力处于懵懂阶段,无法准确地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复述出来,家长可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幼儿将图书中的知识重新组建,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完善幼儿的语言逻辑。例如,在开展亲子阅读的活动中,家长对幼儿思维和口语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阅读期间,借助思维导图对读物中的内容进行描绘,便于加深幼儿对本文的了解。家长在引导幼儿,将本文中零碎的要素找出,如动物、树木、草地、池塘等。在幼儿找出各种零碎的要素后,家长结合故事带领幼儿将故事串联起来,引导幼儿捋清思维逻辑,掌握故事的前后因果关系。最后引导幼儿将故事复述出来,促进幼儿叙事能力的提升。

结论: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对于幼儿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借助集中教学活动、区域活动、生活实践等,引导幼儿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建构自己的想法和思路,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让这种思维导向成为一种解决问题的习惯,进一步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条理性和系统性,从而独立解决问题,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本文系大田县2022年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大班幼儿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研究》(立项号TKTY-2202)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胡萍.思维导图在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中的实施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3,No.177(03):63-66.

[2]朱米娜,杨琪.线索地图:可视化支架在大班幼儿非形式推理中的载体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2(52):15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