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与移动终端交互下时事政治的教学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多媒体与移动终端交互下时事政治的教学探索

 ,王婷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五高级中学 157000

摘要:基于国家、省、市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面对课堂的时效性和直观性,多媒体与移动终端交互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高中思想政治中时事政治教学,通过多媒体与移动终端的交互,学生可以更为迅速和直观地意识到解题的思路,包括做题的整体思路,知识点的解读,知识点的分析以及材料与知识点的衔接。教师可以从简单的语言教育,转化为更为直观的视听化教学。

关键词:多媒体与移动终端交互 时事政治 教师 学生

通过国家、省、市渗透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使得教学应用覆盖教师、学生和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一、现实教学中多媒体与移动终端交互的操作

(一)现实教学中多媒体与移动终端交互的基础设备:

因为教学基层单位是高中学校,学校所拥有的设备为普通多媒体设备及展示台,授课学生处于高三复习阶段,特别是讲解试题的时间较为紧张。怎样利用好班级中的多媒体,才能高效提升教学的质量,我采用的是多媒体与移动终端交互的方式。教师需要有一部智能手机,通过教师手机的照相功能或者是微信中自带的相机功能,以微信、QQ或是钉钉等软件与教室的多媒体进行交互对接。无论是手机还是教室的多媒体都必须有网络的连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较为习惯性使用微信的文件传输助手。下面我们就以微信的文件传输助手中的相关功能,实现多媒体与移动终端交互的时政知识讲解。

(二)现实教学中多媒体与移动终端交互的设备实操:

一方面,具体课堂实操。高三思想政治中时政知识的讲解,采用时效性和直观性较佳的多媒体与移动终端交互。首先是课前时事政治获取。通过电视、网络、特别是网络首推的民生或国际大事件,教师要及时阅览和知识点的挖掘。通过官方媒体的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使政治教师在理论深度上展开进一步的探索工作。通过时事政治,让学生提前准备纸张,可以把学生自身的思路,及作答情况及时予以落实在笔尖上。其次是课前设备准备。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网络在线的手机和开机状态下的教室多媒体设备。在这里以微信软件中的文件传输助手为例,因为在文件传输助手中可以实现自身操作的自由性和对他人的无干扰程度,通过多媒体与移动终端交互的传输到教室中多媒体自带的展示台,展示的时效性和可视度更为迅速和清晰,特别是作答纸张与作答纸张之间切换和衔接的展示中,体现的更为明显。再次是文件传输助手中具体软件的应用。在微信的文件传输助手中,只需要单击鼠标,会显示图片查看的功能。包括放大、缩小、图片原始大小、旋转、编辑和另存为的项目,其中放大和缩放的功能可以对授课班级空间、人数进行适度调节,特别是编辑的功能较为强大,因为其包括实操中经常使用的画笔、撤销,转发,保存、退出和完成功能,对后续的课后巩固是有较为深厚的影响。如果教师需要学生在课堂中着重识记的部分,教师可以重点在手机中以文字的形式直接输出到文件传输助手中,这样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教师所要强调的知识点。教师也可以通过微信的转发形式,把本节课所讲授时事政治的具体详解和重点文字转发到学生交流群中,进而方便学生的课后巩固及温习。最后是学生字迹的讲解,教师通常讲解学生卷面问题时,采用直接性的口语进行描述及讲解,但是这种讲解的方式可视感较差,重点不突出。借助多媒体与移动终端交互,进行主观类型题的讲解,学生可以从教师与作答纸张的交互中第三方,直接转化为学生与作答纸张的交互。学生的可视感不但有所提升,教师重点性的讲解,学生也可以深入进行了解。

另一方面,课堂实操效果。首先在学科特点方面。受到教学科目及内容的特点,高中政治在时事政治作答纸张上文字量较多且较为复杂,特别是学生的字迹工整程度强调上尤为突出,关于学生书写问题主要是通过点点滴滴的教学中逐步渗透进去,如果简单地通过教师口语化、无实物的苍白无力讲解,可视感和理解都欠佳,如果采用多媒体与移动终端交互,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时效性有所提升。其次在教师实操角度。通过多媒体与移动终端交互的时事政治讲解,操作的设备和手段熟悉操作上不是很繁琐,不再是通过多媒体的展台设备,进行来回交替展示的实物。为课堂时事政治的具体讲解,可以节约出一部分时间。再次从学生批阅角度,通过多媒体与移动终端交互的时事政治讲解。学生的视觉感体验进一步增强,学生已然由第三方的视角,透过多媒体展示的图片或者呈现中的关键文字,转化为第二方的视角。换句话说,学生的身份转化为阅卷的老师角色,试问学生:“面对上述呈现出的试卷,你会如何批阅?”通过学生面对试卷的角色互换,学生的书写规范程度不但加强,而且在政治主观试题的作答方面,特别是学生是做题的思路、知识点温习以及材料与知识点的衔接方面记忆会得到进一步增强。这样课堂中,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效率和体验都进一步提高和升级。

二、构架政治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的榫卯桥梁

政治理论乘实际生活之风而来,破实际生活之浪而去。政治理论知识从现实的时政生活而来,又要高于它,更多彰显其概括性和抽象性。反之,通过这种一般化的理论思维引导学生去思考一些现实性生活问题。这种循环式发展性思考,让我们重新审视了对政治课堂的教育和教学工作。

(一)从时政生活中提取政治理论知识

追寻时政的脚步,提取相关的政治理论知识。因为政治学科来源于生活,政治知识是抽象出一般性理论知识,根据这一般性的理论知识,再通过这种抽象化的思维逻辑,重塑学生所认知的思想政治。教师再利用现实化和表象化的场景还原,再次阐明其抽象化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

(二)由政治理论知识剖析现实生活

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利用政治理论知识去简单剖析现实生活,是教育中最为表层化的课堂,因为它是一种单线的连接。如果想要构架政治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的桥梁必须是二者之间的榫卯式的发展性衔接。利用教师的惯性思维可以从书本的知识点直接入手,但是这种理论知识必须在日后构建知识体系网络中得到深化。因为学生处于高中阶段认识相对来说对知识点的理解较为粗浅。这时必须政治教师加以引导,但是政治教师的引导必须是政治理论和现实生活双向互动而且有升华的部分,否则政治理论知识就会变成“呆板的工具”,政治理论知识自身的活泛性得不到有效反映。政治教师从这种政治知识点直接阐明现实生活背后的隐性规律这只是第一步,此时的政治理论必须是体系化知识理论的一个分支,否则学生思维构建中缺少整体性。第二步是要透过讲解的课程去认识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而要深化这种现实问题的具体性采取的措施和拓展本节课所学的理论知识,其实就是理论知识背后隐藏的知识网络。通过“你来我往”的交流模式使政治理论知识更加鲜活,进一步指导现实生活,而现实生活又对政治理论知识提出更高一层次的深入探讨。这样就增进了老师和学生的事物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的提升。

三、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下实现教育真谛

(一)从教育表象上探索教育真谛。

首先,在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上。思想政治学科本身的基础是面向高中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简单的从四个方面: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哲学是无法对思想政治基础理论进行诠释的,割裂了理论之间的衔接构架。新版思想政治的核心素养,凝练为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四个思想政治核心素养。从形上意蕴去简单诠释,可以看到四者在关联性上做了统一。理论的现实性不但突出,而且更有现实的理论性也得到彰显。从理论分析范式上做了重新调整,更多对教育正义与自由有了具体化的落实。

其次,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八个统一”,其中包含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思想政治育的课堂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后方堡垒作用,关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青年,政治课堂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责任与使命。在整个价值性和知识性方面,可以有感性的生活体验,但也要有对于二者的思维逻辑建构,这不但对于学生理解表面的理论知识有帮助,也有助于理解人们思维建构的体系化。学习理论知识简单,建立合理的逻辑思维体系很难,因为这给政治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赋予高中政治教师拥有前瞻性思维,对于学生如何能够达到,也需要教师对学生学情的掌握和深入探索,探求一条适合教育对象实际的受教道路,最终使政治教育达到教有所学,学有所感,感有所悟。在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中,建构了人在辩证否定中对自我的反思。使得受教者可以从人价值的复归角度,实现教育上的正义与自由的追求。在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中,从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上进行引领。对教育资源,教育主体,教育输出以及教育渗透上都有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考量。教育正义与自由也是在释放人的本真,实现人价值追求的样子。而“八个统一”为教育理论与实践上作出具体化指导。

(二)从教育本质上探索教育真谛。

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人可以实现正义与自由的生活。教育与人的社会生活相伴而生,教育历史发展无论是从人成长的每个阶段,还是人与客观世界的物化呈现,这都是人在现实社会活动中所要面对的关联。无论是对人生活价值的探讨,还是对生活中褪去自身的物化存在的反思都是为了实现“类生命”人的生活价值。从人自身角度来说,“类生命”人的本性其实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体现出来的,人性不是一种单纯的实体性存在,是通过一系列的历史实践活动,促使人性具有正义的维度和自由的张力。最终使人从物化世界回归到“类生命”人本身,进而获得“类生命”人的生活价值。

作者简介:王婷(1990.01-)女,汉族,研究生学历,吉林白山,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管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