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袁琼华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实验学校    邮编:331500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数学教学中全面发展学生思维及培养能力成为了教师和家长们所关注的重要内容。要想实现这一需求,数学教师要不断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创新,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的日后学习及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就对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思维;教学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信息化时代经济的创新发展是重点发展目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知识创新架构和能力是这一国家和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要保障,同时是国家和地区间相互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创新能力有着独特性和优化结构的特征,因此如何判定一个人拥有创新能力,最主要的是看他是否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指的是具有批判性、发散性的思维活动,在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中最具价值的思维活动。如何加强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就要切实找到适合的方式方法。本文综合笔者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展开探索。

一、展开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性

我国教学质量逐渐提升,教师在教学中逐渐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教师需要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教师有效展开数学教学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展开初中数学教学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领悟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质量,从而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与教师的沟通频率,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合理展开数学教学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从而提升我国初中教学质量.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策略

(一)利用数学情境,实现课程导入

教学情境如今已经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更加关注学生心理和情绪的发展,能够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背景,使学生设身处地地进行学习与思考。综合以往的教学经验不难发现,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尤其是在初中时期,数学课程的难度较小学来讲提升了好几个层次,如果学生没有来得及转换状态,很容易落下关键的知识点。导入数学知识的过程对教师而言是一种考验,教师既要完成教学的知识目标,又要落实好学生发展的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还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几何图形初步》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一段视频或者故事来介绍“几何学的起源”,借助阅读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受学生发展阶段的限制,“几何学”在初中时期才系统地向学生进行介绍,虽然在小学时期有所涉及,但是都没有如此全面地进行过讲解,因为学生在理解抽象的知识上可能存在困难。通过视频或者故事导入,学生能够了解到“几何学”的演变发展过程,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拥有学习的热情。这样一来,通过利用数学情境,教师做好了充分的课前热身活动,顺利地实现了课程导入。

(二)加强自主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必须要加强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积极思考学习内容,自主进行知识之间的串、并联,提升学习能力和技巧。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在“一元一次不等式”课程教学,我采取学生自学的方式进行,在课前我给了学生微视频的地址,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此同时,我让学生根据微课程的内容自主整理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设想一下,如果你是老师,是如何将一元一次等式成功过渡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在正式课堂中我随机选择几个同学,让学生进行上台展示,这些学生对于“如何将一元一次等式成功过渡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的想法是多种多样的,举的例子也是不同的,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展示的内容也是学生思维多样化的体现,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外在特征。对于这些上台展示的学生我给了极高的评价,同时鼓励其他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想法,整个课堂都是学生自主意识的体现,也是学生主导,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学生接受程度都有了明显提升。

(三)利用解题的方式,培养学生逆向思维

发展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是指在教学中针对同一个问题通过不同的思考来给出不同的答案。每个人所拥有的想法都不一样,如果我们总是按照一种定式来教学,不仅会严重遏制学生的创造想法,更会让学生的创造力等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而发散思维能力是创新思维能力的核心,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学生只有在发散思维能力方面有机会得到提升,才能够进一步在创新思维方面得到有效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技能,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多培养自己的发散思维,争取在发散思维能力得到不断提升的基础上使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比如,在y1=-x+2与y2=x+4的比较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利用多种方法对其进行比较,首先可以通过计算的方式进行比较,其次可以通过画图来进行比较。在这样不同的比较方法中,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其答案进行有效的验证,更能够在这种不同方法的教学中让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有就是逆向思维的培养,通过逆向思考来对问题进行更加深刻的理解,也就是初中数学中的反证法。比如在教学相反数的时候,不但可以提问学生“5的相反数是什么”,还可以提问学生“-5的相反数是多少”“-3与什么数互为相反数”。这样在正反两个方向提出问题,让学生不仅对问题可以进行正向的思考,在相反的方向也能够进行很好的思考。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与逆向思维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采取生活化教学,给予学生更多启示

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的智慧也是学生不能丢失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擅于挖掘生活中的有用元素,作为自己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将生活中的智慧带到课堂当中,给学生提供生活化的教学模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对于生活中存在的现象与问题,学生应该有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思考多种解决方法。因此,教师可以践行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倡导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作为学习的主题,让学生探究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找到一元二次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策略、应用情景。这部分知识是应用题的“常客”,学生要在分析各个元素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列出等式,列出方程组,然后进行求解,这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解能力。此外,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列出生活中的一些应用问题供学生解答。这样一来,通过生活化教学,能够让学生结合生活现象进行思考,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给予学生更多启示。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大部分学生都拥有较强的创造力,但是都处于比较隐性的状态,老师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来将其激发出来,除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实际动手操作以及实践活动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老师也要不断地提升创新思维,将综合性知识融入学习中,拓展思维,帮助学生将基础知识和学习内容组成完善的网络并不断填充,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协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辉.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神州,2019(19):213.

[2]黄明良.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J].新课程导学(九年级下旬),2018(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