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游戏浸润体育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民族游戏浸润体育课堂

王欣1 ,郭静2

哈尔滨市阿城区永红小学校1

哈尔滨市金河小学2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遗产,是趣味的体育活动,具有民族传统体育的特色,传承和发扬文化的载体。本文从民族传统游戏进体育课堂进行分析,希望对民族传统游戏进课堂有所帮助。

一、民族游戏走进体育课堂的意义

1.通过体育课堂开展民族游戏,使学生能够去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知道游戏怎么玩,玩的巧,玩的妙,增加体育的趣味性,最终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最终目标。通过游戏让学生们知道我们的生长之地,知道阿城区文化的历史,是金朝建都,是满族人的发源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爱国情怀。

2.丰富学生运动的内容

现在的学生除了阳光大课间固定的健身操,在课余和校外很少开展体育运动,原因有很多,如功课较多,又如电子产品吸引他们,导致他们不主动参与室外的运动,又如学校正规的体育课科赫的内容占大多数,玩的内容少,孩子失去了玩的天性和运动的兴趣,激发学生玩的兴趣成为了要解决的问题,将民族体育游戏引进校园,把角球、跳格子、跑疆、夹兽跳等民族传统体育游戏重回校园,让孩子少些规矩,多些想想,多些自由,多些锻炼的激情与热情,实现家校有效的体育互动,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

二、收集游戏和课堂实践

1.跳房子游戏不需要特殊的游戏材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游戏。在体育课堂上只需要一块相对平整的地面,一个粉笔头或者比较硬一点的能在地面上画出痕迹的东西,还有小瓦片或石块、砖块等。游戏开始前,先在地面上画出大小适中的方格状或飞机状等形状的房子,区分出方格和半圆之间的轮廓。游戏的规则简单易懂、具有可变性;游戏开展的随机性较大;游戏的设计也较科学,如单脚跳几格之后双脚跳,能够避免游戏参与者因连续用单脚跳而失去平衡摔倒,且有助于促进双腿的协调发展。跳房子运动量不算大,却可以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机智、果断的意志品质,锻炼平衡技巧。所以非常适合老少同玩。

2.跳橡皮筋是在两脚交替跑跳中完成各种动作的全身运动。跳橡皮筋是少年儿童十分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由于它具有经济、简便、趣味性强等特点,故易于在广大学生中普及。在体育课堂中通过儿歌的形式教授跳法,激发学生运动的邢确。跳皮筋主要以下肢动作为主,加以手臂和身体其他部位的配合。跳皮筋可增强下肢肌肉力量,提高弹跳力,对发展灵活性、柔韧性、协调性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夹兽跳”是一项具有浓厚满族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满族人的先人们过着游牧和渔猎结合的生活,崇尚剽悍、骁勇,十分注重培养族人的勇气和胆量。在长期的狩猎实践中,总结出了丰富而有效的狩猎方法,同时也开发 出了大批收取猎物的方法,“夹兽跳”来源于狩猎劳动过程中猎人的一项技能,久而久之演变成为受人喜爱的“夹兽跳”游戏。开始游戏流行于民间,后被利用于对军队的体能训练中。本项目的开展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也是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夹兽跳”这种游戏不受场地、器械的限制,对锻炼体力和意志都有着极大的帮助,深受满族少年儿童的喜爱。其游戏形式也非常符合现代学校体育教学的应用要求,它能在游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弹跳能力、奔跑能力、身体协调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养成公平竞争的优良品质。

4.踢石球,是古时“蹴鞠二十五法”其中的一项。时至今日蹴鞠二十五法多数都已失传,踢石球是少数得以保留、传承下来的民间传统球类项目。踢石球这项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多见于北方,今天又被称为“蹴球”,因为是用脚踢,而且需要高潮的技巧,也被称为“用脚踢的斯诺克”。每一种游戏的产生和发展,都和发源地居住的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又受到气候特点、地理位置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北方历代都属于苦寒之地,每年的冬季漫长。踢石球这种游戏,玩儿起来需要跑来跑去,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达到热身暖脚的目的,而且运动强度可控并不是很大,这些特征显示此项目非常适合在北方冬季开展。又因为踢石球器材简单,场地限制小,老少皆宜,可进行单人、双人、团体赛多种形式,此活动既有锻炼身体的功能,又有趣味性和观赏性等娱乐功能,所以很受群众欢迎。这也许就是踢石球,得以传承下来的根本原因。踢石球的玩法丰富多样,常见有单击式、双击式、落坑式、蹴球式。

5.打嘚栲(满语:打得准的意思)是满族古老活动之一,源于萨满“驱邪”的宗教仪式。栲即栲树,满族先民为“祈福避祸”将穷神饿鬼的名讳写于“栲牌”上以石击打,后逐渐演变为一种“打牌位”的游戏,发展到今天的“打嘚栲”已成为一项满族传统体育的比赛项目。与此相似的还有把穷神恶煞的名讳写在栲牌上用石头击打,以此达到“驱邪”目的的萨满教驱邪仪式,今天已发展演化为“打嘚栲”球类运动,体现出了满族文化中的宗教信仰特征。我们不能宣扬封建迷信将“驱邪”目的引人体育教学,而是要去其糟粕进行改造。改造为解决当前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即“减压”,用“减压”替换“驱邪”使之成为“打嘚栲”的新“魂”。这样既保留“打嘚栲”原有寓意,通过击打或抛掷某一物体,将不好的事情予以消除,同时也赋予它新的科学的寓意,即科学的心理健康观。因具有了新“魂”,所以“打嘚栲”不仅能与其他项目区别开来,凸显自身特色,而且因其能够解决学生现实问题,因而较易为学生所接受。具体而言可改造为:变形一,击打类“打嘚栲”,即通过对相关物品的击打,达到缓解压力,消除心理不良情绪,发展上肢力量。这一类型与变形前的“打嘚栲”最为相似,但因使用了道具,存在一定危险,所以较适宜在高年级开展;抛掷类“打嘚栲”,即通过抛掷相关物品,达到缓解压力,消除心理不良情绪和发展上肢力量。这一类型几乎没有场地、器材要求,可视为推广“打嘚栲”的主要途径;变形三,竞速类“打嘚栲”,即通过快速移动将手中的相应物品遗弃达到缓解压力,消除心理不良情绪,发展下肢力量,提高速度性和耐力性素质的目的。这一类型与“打嘚栲”本意相差最大,选择设计这种变形主要是出于弥补击打或抛掷类活动运动强度不足的问题,因而可将其视为一种重要的补充。

三、在开发和利用传承民族民间体育项目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必须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应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情感态度、知识需求、可接受性、实用性和价值观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
2.必须根据学校的地域特点、环境条件、学生情况等进行选择和应用。
3.必须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对不适宜在少年儿童中开展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要进行改造,创建新的民族民间体育活动,以适应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4.必须教育学生遵守民族民间风俗习惯与加强安全教育。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来源于生产生活,大多以游戏娱乐形式开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有很强的趣味性、观赏性和地方特色。它既有很高的娱乐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并能逐步与现代体育相结合。这不仅给教学增添了活力,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而且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达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有效地提高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并能使民族体育得到系统的传承与进一步的规范发展。

民族体育是一项阳光的,有氧的运动,不仅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而且对于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