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思维导图教学法实践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初中数学思维导图教学法实践探究

孙志

山东省乳山市育黎镇中学学校  264517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数学学科要求学生在掌握数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能够养成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思维导图是根据人类大脑的工作原理所创造出来的终极思维工具,也是一个有效的、能够深刻启发思维的工具。在中职数学教学中,适当合理地使用思维导图工具可以将相对零散、独立的数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思维导图不仅有助于教师的教,还有利于学生的学,对教与学两个环节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导图;策略

引言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有了显著的改变,开始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极为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应用思维导图,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表现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思维导图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不断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强化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1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是人们呈现自身发散思维的一种有效工具,也是一种将思维进行可视化呈现的方式。通常情况下,人类大脑的思维方式属于放射型,也就是无论进入大脑的是何种信息都能够成为大脑思考的核心,并且会通过这一核心向外发散出无数关键点,其中每一个关键点表示的就是一个拥有核心主题的链接,而每一个链接又可以作为一种主题核心,继续向外发散,再次形成无数个关键节点,呈现思维的放射性特征。这些关键节点之间的链接,可以看成是人们的记忆,其就像大脑中的神经元一样进行彼此链接,形成人们的信息数据库。

2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2.1教师对思维导图的应用不够重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对思维导图的应用不够重视。虽然很多教师掌握了思维导图的应用要点,但是对思维导图的应用不够充分。部分教师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将更多精力放在提升学生学习成绩上,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忽略了传统教学形式的局限性,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最终数学教学质量也得不到有效提升。所以,教师应重视思维导图的应用,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需求,灵活应用思维导图,提升教学质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2.2学生缺乏思维导图制作兴趣

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学习科目变多,学生每天学习数学的时间变短。由于初中数学知识点较多,理解难度较大,学生为了快速掌握数学知识,会将大部分数学学习时间用于识记和做题,很少花费时间和精力制作思维导图.此外,部分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缺乏独立思考意识,无法按照个人思维逻辑建构导图框架,导致思维导图上的知识点排列杂乱,学生无法通过思维导图有效梳理所学知识,从而影响了制作思维导图的积极性。

3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利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虽然是学生提升能力的关键时期,但也是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以兴趣为学生学习的驱动力,让学生在此阶段厚积薄发,提升自身的数学综合能力。教师要提高数学课堂的实效,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图文兼具的思维导图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趣味、直观的角度认识数学。数学知识以概念、数字、数量关系为主,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进而降低课堂实效,所以,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探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思维导图将文字、图形、符号集合在一起,能够根据教材内容形成直观趣味的知识图式,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全面激活学生对数学的探究兴趣,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最终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

3.2将思维导图和微课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

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推行,各中小学校开始重视对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大力推广,对培养预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具有积极作用。相比教材,微课可以将静态的知识点转化成动态视频,教师将知识点讲解过程录制成视频,生动形象地进行展示.学生可以通过微课视频深入探索数学知识,充分巩固课堂所学.此外,微课播放形式灵活,不仅可以将思维导图以图画的形式展示出来,还能让学生在图文并茂的讲解中充分了解思维导图,更快地梳理出知识框架,对提高学生的预习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用思维导图时,可以与微课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理解能力,按照思维导图展示的知识框架录制微课,并在课前将思维导图和微课发送到学习群,要求学生按照微课讲解的知识点自己去细化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在完善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能够深入思考,提高课前预习质量。

3.3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轻松且愉悦的课堂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保证学生真正地投入到数学学习和探究中,感受数学的魅力。营造良好的数学课堂氛围,对提升初中数学课堂质量意义重大,能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学习环境,实现高效学习和探索,进而放开自我,实现创造性的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灵活应用思维导图,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发挥思维导图的引导作用,启发和鼓励学生,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发散思维,主动构建数学知识体系,进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3.4将思维导图和分层提问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初中数学知识点较多,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要求较高.但是,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不同,导致他们对同一个思维导图的理解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探索思维导图,那么会使学生无法根据思维导图的提示进行有序学习,影响思维导图的应用效果.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应用思维导图时,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将思维导图和分层提问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按照思维导图布置难度不同的问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思维导图探索有关问题,使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充分理解思维导图,领悟有关知识内涵,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3.5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初中生正处于转型阶段,思维还未成熟,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可塑性极强。教师应结合学生思维发展需求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推动学生思维全面发展。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更为抽象,系统性更加明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逐渐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真正地学好数学,提升思维能力。思维导图是根据大脑思考和记忆特点,以非线性的发散式知识结构体而呈现于学生眼前,将抽象知识转化成了形象知识,可以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进行了梳理,对自我思路进行了整理。通过自主绘制,学生不仅锻炼了自身的能力,还突破了原有思维,实现了多角度思考问题。

结语

初中阶段数学课程的逻辑性更强,知识点难度更高,教师应该充分发掘思维导图的优势,帮助学生梳理课程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整个数学课堂的效率,继而满足学生的思维发展需要,让教学在革新中实现突破,让学生在教师引领下真正实现自身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封涛.如何巧用思维导图教学提升初中数学复习课效率[J].中学数学,2021(22):51-52.

[2]张兴富.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初中数学复习课效率[J].新课程,2021(39):126.

[3]李红.巧用思维导图教学提升初中数学复习课效率[J].学周刊,2021(30):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