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史、以人育人”,让历史课堂成为育知育趣育人的空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3

“一人一史、以人育人”,让历史课堂成为育知育趣育人的空间

余滨

深圳市宝安区文汇学校

历史学科对于育人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和天然的学科优势。2022年4月21日颁布的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和《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前言明确提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历史人物教学既是初中历史教学的中心任务,也是教材编写的至关重要一环,据统计,部编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除去神话人物,教材正文和辅助文部分所涉及到的历史人物数量 109 位,七年级下册涉及的历史人物有 125 位,全册历史人物总计 234 位。如何结合初中生特点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让课堂成为充满趣味、价值,实现“历史人”与“现实人”的对话,并在对话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现实人、教育现实人,正是一线教师的任务和使命,也是本文作者在长期教学中进行的一些有益探索。

一、的缺失,学科育人的资源掣肘

为了解初中生历史人物学习情况,笔者向深圳某校七年级学生发放了《关于初中历史课的历史人物学习调查问卷》100份(见附件1),其中回收的有效问卷为91份。抽样采集结果显示,100%学生均有喜爱的历史人物,且57名学生喜欢的历史人物超过5个,占比62.6%,反映出学生普遍对历史人物有浓厚学习兴趣;89名学生认为历史课应该讲述历史人物故事,占比高达97.8%,反映出历史人物是历史课堂不可缺失的要素。调查反映出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对历史人物教学的渴望和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

笔者作为一线教师在与同行交流中发现历史课堂重知识和构建体系,但缺少人物故事对话,只见知识判断不见价值引领,课堂因为历史人物的缺位导致温度缺失、度缺失、高度缺失;少有的以历史人物为中心的教学往往侧重于教师主导,教师只管讲、学生假装听成为普遍现象,灌输式人物故事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陷入教师设置好的情景,并如教师所愿得出理所当然的答案,课堂因为思辨性不足导致学生主体地位缺失。

简而言之无论是历史中的(历史人物)还是现实中的(学生主体)都不同程度处于缺位”“缺席”“缺失状态。关于历史人物在历史教学面临的困境,长期专注于躬耕于一线的许多专家都表达了见解赵亚夫指出,历史学科的教学是增强国民自信心的动力,但是结合历史学科在实际教学中的发展现状可知,目前的中学历史教学还存在目中无人的现象,也就是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无视学生、无视历史人物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初中历史教材中对于中国古代史人物的介绍呈现碎片化,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采取以事带人而忽视了以人带事教学方式二是以考定教的思维模式束缚了教学的选择自由度,导致教师重历史知识和体系建构等中心化能力灌输轻历史故事和人物等边缘化素养拓展提升三是课改多年一直在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缺少有效的实施路径、实施策略。如何让历史人物起来,让课堂学生起来,首要是利用好教材的历史人物资源,深入挖掘历史人物所蕴含的丰富育人资源,让价值起来。让正如2022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直接阐明了这一观点能够将事物、人物、现象等置于历史发展的特定或总体进程及具体的地理空间中加以考察,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其地位和作用”“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崇尚英雄气概,传承民族气节

二、的回归,学科育人的路径选择

笔者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征以及课程标准与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设计出一人一史、以人育人教学策略尝试贯彻落实课标项目化活动、教学评一体化等理念,通过建构科学有效的学生活动范式,全面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一人就是指统编版中国历史教材中一个特定时空的历史人物,一史就是指与课本主题关联的一个史实或者一系列史事。一人一史拟沿用古代纪传体的体例,采取以人代事的方法,精选基本的、重要的、典型的历史人物,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查找文献资料、制作展示课件,并结合课文知识对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进行介绍,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对特定时空的历史人物进行客观评价。以人育人是对以史育人的具化实践,通过挖掘历史人物的事迹,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体验、参与、感悟中学会分辨是非善恶,实现历史课程育人方式的变革,增强课程内容的生动性。

主要流程如下:

1651575616(1)

(一)一课一人物,精心选定典型人物

新课标中国古代史部分的教学提示明确阐明了培养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查阅相关材料,开展绘制历史人物画像、制作历史文物模型和历史文创作品等活动。在此基础上,布置相关的展览,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评比。选择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在查阅史料的基础上,编写历史剧的脚本,分配角色,进行排练,成熟后在班级或校内演出。

统编版七年级上下册涵盖的历史人物总计

234 历史人物的历史活动构成了具体的历史事件,成为历史长河中具体的,这些点在具体的历史线索串联下成为线,这也是部编教材点线结合,凸显时序性的体现。历史中的人发起和参与了相关的历史事件,以中国古代史的主要历史人物为教学内容,对初中历史教学线索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联结作用。为了让班级每个学生都有展示机会,笔者从中选取50个典型历史人物在选取过程中,遵循基础性、重要性、典型性、全面性原则,基础性是指必须要选用教材提及涉及的历史人物;重要性是强调尽量挑选课标要求学习的历史人物;典型性是指所选历史人物要能够串联特定时空的历史事件或现象;全面性是指所选择历史人物要尽可能覆盖全行业。基于上述原则,选定了50个历史人物,并以人物为核心进行一课一人物教学设计,挖掘历史人物与课本碎片化知识之间的连接点,构建以人物为中心的项目化教学,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同时达成学科思维能力训练的目的,让历史教育实现形神兼备的效果。

(二)一人一展示,指导学生自主展示

新课标理念指出,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历史课程育人方式的变革。选定历史人物之后,重要是构建以历史人物为主题的展示内容,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自育。整个过程,主要是遵循育知、育趣、育人原则。育知是基础,就是通过要构建知识框架脉络,将历史人物的研究内容与新课标要求进行有机结合,做到依标靠本;育趣是拓展,就是要通过拓展阅读,将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与现代语境进行有机重构,设计趣味十足的主题;育人是本质,就是要学会客观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通过特定时空重构现场理解当时人当时事,进而达成明理崇德的目的。讲清楚以上原则后,就是指导学生开展一人一展示教学活动的过程,也是项目化学习的过程。通过学生自主开展文献查阅制作PPT辅以师生共同审稿修订,过程中既增加了师生点对点的互动,也放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学生在兴趣指引下知道了要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依靠可信史料了解和认识历史人物,并有理有据地表达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初步形成对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也在行动中达成以史育人、以人育人的目的。

表1:“一人一史 以人育人”部分历史人物项目化学习简介

历史人物

研究主题

主要内容

育人(设计意图)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孔子

中国古代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缔造者

古代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儒家学说

优秀传统文化“仁”“礼”

知道孔子的生平与思想

汉武帝时期的那些惊艳的名字

①主父偃:我终于成了特权阶层②“央企之父”桑弘羊:国有经济的开拓者;

③霍去病:十八岁封侯,出道即巅峰;武将天花板,战马踏飞燕;④董仲舒:“汉代孔子”,三纲五常的创造者,罢黜百家的儒学大师;⑤张骞: “一带一路”第一人

布衣将相,推恩令,中央集权;盐铁官营,五铢钱;匈奴未灭,无以为家。“冠军”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丝绸之路奠基人,这里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

尊重人才

开拓进取

通过了解汉武帝的大一统,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

张仲景

少无官宦志,悬壶济世间。疫情中逆行,食疗第一人。

东汉末年疫情中逆行,饺子的发明者,中医的鼻祖,医圣。

“论伤寒而不读仲景书,犹为儒不知本有孔子六经也”

优秀传统文化

中医

奉献精神

结合时代抗疫精神

知道东汉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如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隋炀帝

“基建狂魔”:一个人与一座城

大运河,洛阳城

客观评价,功过两分

了解大运河开通灯史事,认识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李白

行走大唐,诗和远方!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诗仙,一生足迹遍布盛唐辽阔疆域,诗歌见证盛唐气象

优秀传统文化

诗歌

跨学科

从制度、经济、文学艺术、民族交往、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认识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阿倍仲麻吕

入驻长安的最强“老外”

日本留学生代表,外籍中国官员,李白诗词中的“晁衡”,中日友谊的历史见证人

国际视野

从制度、经济、文学艺术、民族交往、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认识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岳飞

一个“顶层设计”的牺牲品

“顶层设计”——重文轻武

爱国主义: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

了解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和重文轻武政策,通过岳飞等人的英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

忽必烈

大哉乾元,世界中心的统治者

元朝的名称疆域由来,国家认同感,民族大发展


理解元朝统一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的重要意义

明成祖

Hey,Judy(朱棣)

走出中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以开放交流的姿态,迎接文明互鉴

了解明朝的对外关系

雍正

“宅”在紫禁城,“要”在军机处



了解明清时期加强皇权的举措,初步认识君主专制带来的社会弊端

(三)一组一评价,利用评价促学促教

新课标重视教学评一体,发挥评价促进学习和改进教学的功能。根据课时安排及学业进度,每节课安排2名同学进行一课一人物内容分享。分享结束后,设计采用了三种评价:主持人点评、同伴互评。主持人分别来自展示组,采用交叉点评,以

一个优点、一个不足、一句鼓励为内容进行三句话总结;同伴互评,是以小组为单位采用百分制形式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为主题有趣、主线突出(25分)”“贴合课文、拓展有料(25分)”“声音洪亮、准确生动(25分)”“课件精美、小组合作(25分),最终得分为所有小组赋分的均分。全部学生展示完成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奖评优,对分数最高小组颁发明理崇德大奖杯和证书,并同时评选出最佳剧本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展示奖等个人奖项予以鼓励。将评价融入教学,让学生在自评、互评的过程中学会反思和自我改进,更重要得到激励和表扬,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动力,历史现实人与历史人、现实人与现实人均实现了生动的对话,在育知、育趣过程中,潜移默化完成了育人的功能。

三、的价值,学科育人的本质归宿

历史教育的本质和归宿是价值观教育历史学科育人路径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始终是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的重大课题。有学者提出从学科育人的视角处理好学科育人与学科素养、教师素养与学生素养的关系,课程开发与校本文化的关系,让教学灵动起来,使学科育人能够落地、落小、落实,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校本化实践的需要。

教育家布鲁纳所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历史人物本身所带有的生动性和感染力,能够激发初中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让教育实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笔者设计的一人一史 以人育人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策略,主要解决学科育人路径不清晰不得当的问题。坚持实践两年以来,调查显示,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更强了,学习动力更足了,学习方法更清晰了,学生通过对这些人物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够尊重和认可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进而关心关注人类发展。另一方面,发掘历史人物的精神和人格,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提供丰厚的精神食粮,鲜活的历史人物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塑造学生的人格,厚植家国情怀。有意识的设计,实现兴趣导学、全员参与、同伴评价、学科育人,达成一举多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恒烈. 历史教材教法举要[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

[2]房晓. 历史名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

[3]黄香华.《略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人格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7.

[4]赵颖颖.《初中历史人物教学与学生性情培养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5]史磊.《历史人物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价值与策略》[D].首都师范大学.2011.

[6]丁水清.《初中历史教学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基于部编版历史教材的历史人物分析》[D].西南大学.2018 .

[7]郭晨希.《初中历史人物教学研究——2017 年部编版教科书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9 .

[8]张学英.《有信度、温度、深度的历史人物教学案例与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7

[9]孙晨露.《初中历史人物教学有效策略探析》[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6

[10]陈辉、杨友红.《以人带事:初中统编历史教科书人物叙写与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3

11】葛家梅.《高中历史学科育人的路径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20年第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