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Slicer软件软件联合显微镜小骨窗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0
/ 2

3D-Slicer软件软件联合显微镜小骨窗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疗效观察

金丽昆,李俊彦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单位邮编:650034

摘要:目的探讨3D-Slicer软件结合小骨窗技术在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间,本院住院的66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有关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将其按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31名患者行显微镜小骨窗手术组,观察组35名患者行3D-Slicer软件结合小骨窗技术。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血肿清除率,住院天数,术后90天 GOS, GCS, ADL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血肿清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 GOS、 GCS和 ADL在90 d时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3D-Slicer软件联合显微镜小骨窗治疗能够帮助手术医生寻找最短、最优的手术路线,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失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提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关键3D-Slicer;显微镜开颅;小骨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疗效观察

引言

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HIV-1)是一种以豆状核、尾状核、屏状核、杏仁核、内囊和外囊为主干,由于豆状核和基底节区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引起了严重的脑出血,特别是在高血压病人中,豆状核由于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使豆状核的血流速度明显加快,最终造成了脑出血。伴随着计算机及成像技术的不断进步,3D-Slicer软件已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软件,并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大医院。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从2020年8月到2022年8月在某院就诊的66名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病人,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对照组26名男,9名女,年龄38-79名,平均是60.51±10.47岁,GCS评分5~14分,平均(8.94±2.80);观察组男23名,女8名,年龄44~80岁,平均(60.58±10.41)岁,GCS评分5~14分,平均(8.13±2.15);在性别、年龄和术前 GCS得分上,两组之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1.3治疗方法

①对照组

改组所有患者均采取显微镜下小骨窗脑内血肿清除术,术前行头颅 CT扫描,明确血肿位置,在最靠近血肿的地方做出手术标记,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呈仰卧位,使头部朝向血肿对侧偏,切开头皮,在皮下做3×3 cm的小骨窗,悬挂硬膜,将其切开,根据头颅 CT上定位血肿的位置,在近端做瘘管,双极电凝止血,提高血压,确认没有出血,再进行缝合。术中放置引流导管,对骨折处进行骨折修复,并用钛钉和粘接片进行骨折修复。将肌肉、皮下及头皮一层层缝合,并将引流导管固定。手术结束后,立刻进行头部 CT扫描,根据 Dodda公式计算剩余血肿体积。

②观察组

术前需头颅CT扫描,将 DICOM文件中的 CT影像输入3D-slicer,调节各模块的功能,使颅骨和血肿能够单独显像(图 B),并建立颅骨、血肿和重要的传导束的三维模型,利用 Segmenteditor布尔计算得到颅骨和血肿物的数量,并利用“Ruler”和“Gyroguide”两种方法对手术路线进行优化。将建立好的三维模型下载到智能手机程序中,然后将其投射到头皮上(照 C),然后通过对血肿和仿真的手术路线的投影,来决定手术的切口和骨窗的位置,从而实现手术的规划。手术过程:术前,将原始的 DICOM格式头颅 CT图像输入到3D-Slicer软件软件中,然后按照3D-Slicer软件软件所模拟的手术路径,设计直切口(图D),依次切开头皮、皮下,将皮瓣打开,铣刀铣成小骨窗大小为3*3 cm (图E),然后悬吊硬脑膜,再将硬膜剪切开,再以3D-Slicer软件软件为基础,对血肿进行动态的追踪和定位,同时将虚拟和现实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引导术中准确的定位和去除血肿,在提高血压的同时,确定没有出血之后,将硬膜进行缝合,留置引流管,骨瓣复位,钛钉及连接片固定,最后关颅。手术结束后,立刻进行头部 CT检查,并用3D-Slicer扫描技术对残余血肿进行重建(见图1)。

图1

1.4观测指标

①对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进行了对比分析。②对两组患者进行90 d的追踪观察,并进行 GOS、 GCS和 ADL积分的对比分析。③手术后立即进行头部 CT扫描,采用3D-Slicer软件软件计算剩余血肿,其中,脑内血肿清除率=(术前血肿-残留血肿)/术前血肿*100%。

2结果

2.1.手术有关结果的对比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肿清除率也高于对照组,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两组手术指标

组别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住院时间

血肿清除率

观察组(n=35)

196.29±36.86

197.43±59.42

36.09±11.74

90.22±3.55

对照组(n=31)

227.65±63.24

250.32±72.59

43.32±16.64

85.98±3.90

t值

2.495

3.214

2.059

1.331

p值

0.015

0.002

0.044

0.002

2.2两组手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

2.3两组患者术后90天预后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在术后90天的 GOS、 GCS及 ADL得分,观察组比对照组更高, P<0.05。

3讨论

高血压病导致的豆纹动脉急性破裂脑出血指的是高血压基底节出血,豆纹动脉是从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前动脉垂直向上发源的一条细小血管,当血压变化比较大的时候,这里的血管很容易破裂出血,血肿经常会出现在内囊、壳核等基底节部位。3D-Slicer软件是一款可以自由使用的血肿和周边组织三维处理软件,该软件可以将头颅 CT的原始DI-COM数据直接输入到患者体内,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3D重建,不需要再做其他的检查,减少了手术前的准备时间,而且操作简单,还可以节约医疗成本。术前应用布尔运算精确地估算出血肿体积,有利于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

综上所述,利用3D-Slicer软件联合显微镜清除基底节出血,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血肿清除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病人的预后。

参考文献:

[1]李知阳,王文举,魏航宇,宋平,陈晓煜,蔡强.3D-Slicer软件软件联合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J].中国医药,2021,16(09):1334-1338.

[2]王凤伟,杨金庆,薛勇.3D-Slicer软件软件辅助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0,25(07):470-471.DOI:10.13798/j.issn.1009-153X.2020.07.018.

[3]孙慧瑾.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69):73.DOI:10.16281/j.cnki.jocml.2019.69.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