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0
/ 2

浅谈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韩立军

洮南市野马乡中心小学

摘要: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以及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愿,在小学阶段给学生增加了大量的学习任务;并且各种各种补课机构也是接连不断地出现,给学生童年时代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样的学校教学环境不仅给学生心理和精神上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不利于学校德育教学建设。本文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提出进一步提高学生德育教育策略,期望为深化学校的德育教学提供教学思路。

关键词:小学德育;德育教育;有效策略

前言

随着国家建设的全面展开,科技以及文化水平快速提高。国家越来越注重国民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在小学教育理念中,不仅需要教师在教学任务中,穿插素质教育教学,还要兼顾德育教育的管理。学校中的德育教育,要根据学生在学习与校园生活中实际面临的问题有目的的进行培养,给学生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切勿因过分追求德育教育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通过人性化的德育管理体验,要求老师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对学生的关心,使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相互鼓励下增强自身的德育观念,从而推动小学德育教育的良好开展。

一、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形式单一

很多小学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也会进行一定的德育元素渗透,但是德育的工作形式太过单一,无法针对学生多方面的素质进行培养,这样不利于促进学生各种良好品质的提升。德育工作不仅仅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的提升,还需要对学生的个人行为、良好习惯、正确的价值观进行培养,如果教育形式单一,无法实现对学生多种品质的提升。

(二)教师对学生道德观念培养滞后

当前,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对学生道德观念培养方面表现出滞后的情况。成绩好的同学一般都很听话,而对班上影响最大的却是那些表现不太好的学生,这就形成了很多教师的固有观念,他们觉得自己的学生因为学业不佳才会变得较难管理。而只要学生的学业进步了,那班级的经营就会变得更好。因此,小学教师把工作的重点从班级的经营转向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在道德教育方面也会产生一些不利于创新的意识,不采取积极改进的举措。

二、小学德育教育的具体有效策略

(一)制定班级管理计划

作为班级机构,必须有一个全面而实用的班级管理计划。因此,在教学初期,可以根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相关的学校规章制定了实用的班级规章制度,并使之适应实际情况。当然,在班级规则的制定过程中,有必要动员学生一起努力,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应制定有关学习,卫生和纪律的适当要求。通常来讲,学生们自己制定规章制度的好处就在于:由于学生们自己思考,所以很明显他们更有自觉遵守班级规则的意识。而当有学生出现违反规则的情况时,他们自己也会觉得不自在,感到自己的行为使全班都蒙羞。这样一来,可以使管理班级变得更加容易。当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班级规章制度进行修改,这样才是真正做到科学管理和与时俱进。

(二)树立学生正确的道德观

陶行知先生曾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道德是根本,教师要利用环境及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从而正确引导小学生认识对与错,明辨是非,在人生初期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作为教育者,每一位教师都应重视德育教育的实践活动,如“做小小义工,去养老院帮孤寡老人打扫卫生”、“和山区学生手拉手,献出自己的爱心”、“帮爸爸妈妈做家务”等,通过各种各样的德育实践,让学生懂得陪伴老人的意义、懂得山区学生求学的不易以及懂得父母为我们付出的艰辛。在培养学生道德素质,还要在德育教育中灌输民主团结、热爱祖国的思想,结合社会资源整合德育教育资源,做好教育体系的拓展与规划,创造各种各样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活动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只有在学生亲身经历后,他们的内心才会受到触动和启发时,才能真正的将抽象的德育概念根植于自己的内心深处,从而绽放道德之花,成为于国于民有用的人。

(三)重点对学生进行心理激励

小学阶段学生的对于外界新鲜事物都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所以教师在制定德育激励方案的时候,心理激励需要加以重点关注,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将德育教育的实质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首选,小学教师需要对小学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加以全面的了解,在充分的结合各方面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来制定学生的德育教育方案,从而为后续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给予规范性的指导。其次,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情况来将德育教育进行切实的扩展,积极的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对于学生情况加以全面的了解,从心理的角度来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方案。再有,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秉承因人而异的理念,从而对德育教育的整体效果加以根本保障。

(四)关注学生成长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更应秉承开明的态度,积极了解班级学生校内外的行为及成长的表现。教师可设立家长沟通交流群。为完善班级德育规划,提升相关工作实效,教师可定期向学生家长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如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教师更应了解学生在校外的经历,分析学生会有如此表现的原因。此外,教师也应从长期发展角度考量,为每名学生设立“品行成长档案”,记录学生阶段性的个人发展变化,并以此为凭据,评价学生在思想、德行方面是否有进步。为进一步完善成长档案,教师还应连同班级任课教师共同参与观察,综合收集学生在各学科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学生课后表现的观察可委托给班长等班委协助完成。

(五)组织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组织一些有益处的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说,不管是从思想上还是生活上都是很有帮助的。作为教师,可以在日常的生活、学习管理中多多组织一些,对于学生们来说有帮助、不危险的活动。以渗透德育教育为目的来组织活动,教师的目标就是为了培育学生的优良品质。另外,在活动的训练或者彩排过程当中,学生们会慢慢学会与别人合作,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们合作才能共赢的意识,加强对学生们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例如,可以组织文明知识演讲,或者针对某个问题进行正面,反面辩论等等文艺类的活动。这种活动既可以开放小学生的思想,让他们进行发散性的思想,也可以促进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和团结意识。像这类活动也能够促进某些比较内向的学生与别人交流,因为这种集体性活动离不开每个个体之间的相互合作,基本上都需要每个个体去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这类活动可以促进每个学生的感情交流,让他们意识到交流和团结的重要程度。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团结合作精神的德育教育渗透。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老师需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在学生的成长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有效提高学生的行动能力,规范学生的行为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对这个世界有正确的认识。故此,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学习环境,并且在实际教学当中,将德育教育渗透进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姚伯广.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建议分析[J].读写算,2020(17):28+109.

[2]王庆义.浅谈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学苑教育,2020(07):9.

[3]杨晓荣.试论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新课程,2020(12):214-215.

[4]周卫红.浅谈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才智,2020(06):31.

[5]方菲菲.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德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8(06):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