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堂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0
/ 2

小学科学课堂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实践探索

沈亚萍

浦江县七里中心小学322201

摘要:小学科学知识的学习教师要将教学目光放在学生主体方面,由于小学生的学习经验有限,对科学知识缺乏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教师既要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大自然中寻找感兴趣的研究对象,逐步打开学生的探索性思维。小学科学知识的讲解,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有效辅助,将大自然当中的一些科学现象,通过直观、立体的形式进行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课堂交流和探索,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有效理解,提升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实践探索

引言

科学课是传授科学知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科学能力、创新能力的课程,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科学教师在科学课程教学中,既不重视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也没有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兴趣进行教学设计,而是一味、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参与热情不高,学习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开发。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将科学课程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小学科学课教师就必须从教学设计入手,以思维课堂构建为基点,以培养学生的多重思维能力为重点,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和创新。

一、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科学教育是“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双基、三维的发展目标中实现对学生的综合培养。教师需要认识到科学教育对孩子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在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记忆、情感、思维、能力的全面教育,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就知识内容而言,科学课程的知识广泛,涵盖了生物、物理、科技、化学等一系列知识。教师在科学教育中将知识内容嵌入到问题探究,让学生通过问题的思考、分析和辩证认知,借助多学科知识完成对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并且,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对外界环境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教师利用科学教育的载体,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和抽象能力的培养。启发学生借助实验学习的具象认知和逻辑分析,认识自然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和本质内涵,帮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掌握科学的知识理论和思维方法,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而且,科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科学探究能力。教师在外在的教育引导和启发下,鼓励学生能够进行多角度的辩证认知,让学生在逻辑推理、实验论证的综合认知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技巧和方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在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还可以借助自然科学的内涵延伸,为学生塑造积极的情感态度和精神追求。教师借助小学科学的教育载体,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科学课堂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实践

(一)借助信息技术,调动学习兴趣

在小学阶段,科学课堂的内容丰富多彩,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意识,培养他们对科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生年龄尚小,活泼好动,对他们而言,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学生的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而将信息技术与所教内容巧妙联系起来,有助于将深奥、抽象的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调动他们的多重感官融入课堂,保持他们参与课堂的持久度,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小学科学《给动物分类》一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动物的叫声,如小猫的叫声、小狗的叫声、老狼的叫声等,让学生“竖起耳朵”听,然后将听到的叫声进行分类,最后再将动物进行分类。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打乱顺序播放动物的叫声,然后让学生依据听到的叫声,指出相应的动物图片。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多个动物图片,让学生辨认动物品类,从毛发、是否哺乳等方面来给动物分类,学会分类的方法。由此可见,利用信息化教学,可以使课堂更富有学科感染力,多方位多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的同时,引发学生独立思考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小学科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关键,让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同时,更好地提升思维品质。

(二)自然实践培养探索意识

新时期小学科学知识的讲解,教师要注重核心素养的有效应用,通过培养学生科学观念,强化科学思维,引导科学探究,渗透科学责任等不同角度,学生能够对科学知识有客观的理解和评价。传统教学阶段,小学生之所以对科学知识缺乏主动性,一方面原因在于教师所讲解的内容较为有限,并没有真正启发学生感兴趣的思维,另一方面则源于学生自身科学知识积累量较少,不足以具备自主探究的能力,逐渐导致学生对科学知识产生忽视的心理。在不断改革的过程中,小学生对科学知识也会心存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教师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探究思维,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接触更多的科学内容,通过自然实践,学生充分感知大自然蕴含的科学规律,进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索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教授“浮力”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池塘或在自然界中收集足量的水放在大盆中,然后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进行实验讲解。教师可先让学生在水中放一块铁片、木块、塑料球等,观察是否沉入水底,以及在水中的状态变化。然后利用同一物质,如铁片,教师可以不断改变铁片的面积,看铁片在水中的变化。通过实验,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的物体在水面上,有的在水面下?这时学生会陷入沉思,最后教师对浮力进行科学的解释,并不断拓展浮力的现象,比如轮船在海面上航行、游泳圈的原理等,让学生不仅学习教材中的知识,而且拓展思维,对大自然中的一些现象有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三)科学实验,深化学生的认知理解

在科学教育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是什么”的教学,而是加强对学生的“为什么”培养。虽然书本教材已经明确了固定的知识概念,但由于学生缺少对知识前因后果的综合学习,导致学生无法理解科学知识的本质内涵和逻辑规律。教师设置科学实验的教育形式,可以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科学知识概念之间的逻辑关联和发展规律。例如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教学中,“力”本身作为抽象的知识概念,如果教师直接进行知识讲解,学生反而难以理解。教师带着学生通过擦桌子、走路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摩擦力的存在。同时借助问题设问,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启发学生进行猜想假设,剖析影响摩擦力大小的逻辑关系。教师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点拨启发和科学指导,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实验中的遗漏和设计中的不足。譬如,有的学生发现在洒水的地面行走很容易摔跤,而在稍微粗糙的地面则走得很平稳。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发现,猜想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或许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学生通过对比实验的形式,借助弹簧测力计在不同接触面拉动小木块,详细记录下不同的数值变化。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验猜想、实验论证,对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写出自己的结论。

结束语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教师应立足课改发展的目标导向,围绕当前教学现状,引入新思想、新方法完善对课程教学的科学优化,实现对学生的综合教学培养。教师围绕理论教学、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能力,提升科学教育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陈茂田.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的小学科学实践化课堂构建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6):43-45.

[2]董涛.让生活走进小学科学课堂[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2):95-96.

[3]王文岩.探究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构建学习共同体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2):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