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高职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

袁琼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渝北区  401120

摘要:国家十四五规划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定位为战略新兴产业,汽车产业生态正向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方向发生深刻变革,产业相关岗位的不断更新对人才的综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现代职业教育正向着“岗课赛证”互融互通的趋势发展,实现“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是职业教育能够与区域产业经济协同发展、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如何在实施职业教育改革中探索1+X证书制度下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岗课赛证”课程体系,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研究的重要实践课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 汽车专业新能源汽车

引言;

在汽车行业中,新能源汽车行业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在新能源汽车的行驶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故障问题,需要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故障检测和维修,高职院校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培养了大量检测与维修方面的人才,但是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不够完善,需要对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

一、 高职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方向有待多元化

新能源汽车产业对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有较高要求,要求从事人员是复合型和专业型人才,掌握多方面的知识与技术。在当前高职院校的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中,因为受到自身办学条件、经济水平、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人才培养方向还较为单一化,导致所培养的人才尚无法很好的满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要求。比如较多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专业课程过度关注基础知识的讲解,在新能源汽车的设计、检修、管理、营销这些知识的教学力度有所不足,且多注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强度还有待提高。

(二)实践教育体系不够完善

高职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践课程的比例相对较小,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相对较低。课程教师没有根据专业教学情况建立完善的实践教育体系,始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只知道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方面的理论知识,面对实际的新能源汽车时,无法及时发现故障问题,也无法快速确定维修方法。

(三) 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作为一个新型产业,新能源汽车融合多方面的学科知识,主要有车辆、电化学、汽车电子、软件技术,为实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确保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当前较多高职院校所设置的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存在不合理的问题,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未能很好的匹配,只是在汽车电子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新能源方向的课程,导致新能源汽车专业与汽车相关专业的辨识度不高,不利于专业型人才的有效培养

二、高职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教师要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更新教学机制,使学生全面了解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的知识和技能。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最需要的就是技术型人才和综合型人才,在课程教学中,需要全面介绍新能源电机、电池、网络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以市场为导向创新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在专业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中,需要参考1+X证书制度,以该制度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将证书考核的目标和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建立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对当前的专业课程模块进行优化,从课程内容上进行创新。以某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为例,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新能源汽车的结构与原理、电气技术、空调系统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等。在课程模块的优化过程中,将这几项内容整合到一起,形成统一的新能源汽车电子电气空调舒适技术模块。

(二)多种实践教学模式协同开展

整合专业群内各专业优质资源,聚焦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和新岗位需求,理清人才培养着力点,打造能力模块载体,并以能力为核心,构建新能源技术岗位“基础能力培养、专业技能提升、技术应用实践、创新能力发展”四阶递进式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有效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和个性发展。实践课程分为三大模块,第一个模块学习新能源汽车动力驱动电机电池系统、电子电气与空调舒适系统、网关控制系统等汽车电控系统核心技术;第二模块学习汽车车身整形技术、发动机装配技术、制造工艺技术等汽车生产装配核心技术;第三个模块学习汽车动力与驱动系统、汽车电子电器与空调舒适系统、汽车转向悬架与制动安全系统故障综合分析技术。满足企业核心零部件生产测试、整车装配、智能网联功能调试、后市场维修销售等岗位群的实际需求。

(三)加强课后教学引导,培养学生创业创新能力

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一个新的产业,每天都可能出现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要求新能源汽车的从业者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基于此,在对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当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适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需要。在具体实践上,必须加强课后教学引导,探索课后延伸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一方面组建最广泛的创新创业比赛兴趣小组,逐级向上培育组建互联网+、挑战杯等赛事团队,“以赛促教,以赛促学”,通过创新创业比赛的培训、组织和参赛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形成多层次全覆盖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机制;另一方面引入导师培养机制,支持学生自拟题目或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开辟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途径。

结束语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汽车相关专业教学理念与模式均有变化,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的重要性更加凸显,需要高职院校认真对待。高职院校要自觉担负起为国家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切实发挥好自身所拥有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重点完善新能源汽车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要积极与相关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整合企业的各方面优势,尝试打造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产业链,形成更为系统、科学的高职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付乾坤.高职汽车相关专业应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措施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20,(17):236-237.

[2]毛传云.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下的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转型及对策研究[J].时代汽车,2020,(17):56-57.

[3]陈倩.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类专业建设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08):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