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回归本真”——幼儿数学生活化课程的建构与实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回归生活,回归本真”——幼儿数学生活化课程的建构与实施

韩晨晨

绍兴市柯桥区华舍街道华舍中心幼儿园312033

摘要: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充分说明数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数学既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元素都是幼儿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而数学学习也能有效激发幼儿对生活中数学世界的探索。为此,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进行了幼儿数学生活化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关键词:幼儿;数学生活化;课程;建构与实施

一、幼儿数学教育的新方向

(一)幼儿数学教育走向“生活化”

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指出“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即教育”对幼儿数学教育的指导意义就是:幼儿生活经历对数学概念的习得是最直接的经验,对幼儿的数学核心经验的支持与理解非常有益。因此,幼儿的数学教育活动需要在生活中进行,在生活中实现幼儿“教学做”的统一。诚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提出的那样,要让幼儿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幼儿数学教育的生活化课程的设计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设立、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评价机制调整等多个维度融入生活化理念。

(二)尊重幼儿的“现实数学”

荷兰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提出“现实数学”的教育理论,数学教育必须“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现实数学教育与传统数学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传统数学教育是要“教给”儿童数学的现成结果,而现实数学教育是让儿童从自己的经验去“再创造”数学的这些结果。因此,数学教育不能从数学家工作的完美结果作为出发点;不能采用向儿童硬性嵌入一些远离现实生活的抽象数学结构的方式进行。这种“教学法的颠倒”不利于儿童对数学知识的迁移与应用。相反,数学应该从儿童熟悉的现实生活开始,从生活中的问题到数学问题,让儿童逐步通过自己的发现去学习数学、获取知识。

二、幼儿数学生活化课程设计

(一)幼儿数学生活化课程的目标规划

《指南》提出,幼儿在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过程中,不仅能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还能充分发展形象思维,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教师要结合幼儿年龄特点以及思维认知发展规律,将生活化课程理念融入实际教学当中,从学年总目标和数学活动目标两个维度明晰数学生活化课程目标。以学年总目标为例,《指南》科学领域中明确提出了3~4岁、4~5岁、5~6岁阶段幼儿数学学习的目标。教师要从生活化课程的理念出发,来理解幼儿数学学习的目标,并落实在各类数学活动中。例如,《指南》明确提出要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用简单的记忆与重复训练的方法实施数学活动,而应该注重生活化的途径,通过实际操作来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学习热情,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并建构相关的数学经验。又如“测量”活动,教师可引导幼儿利用纽扣、画笔等生活材料进行多种方式的测量。

(二)幼儿数学生活化课程的内容选择

生活化的数学学习内容是实现幼儿数学生活化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幼儿数学思维发展的活教材。幼儿数学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数量关系、几何图形、时间与空间、统计与排序等。以数量关系为例,为开展基于数量关系的生活化课程,教师可引导幼儿收集数量众多的生活化物品,通过分类、组合、按物点数、按数取物等操作方式来体验数量及关系。再以几何图形为例,教师可结合生活中的事物让幼儿感知形状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如带孩子们散步时,教师可以让幼儿观察园内各楼层里蕴含的几何图形,观察大型器械、校车中包含的几何图形,引导幼儿能够准确说出各种事物中图形的特征。

(三)幼儿数学生活化课程的活动形式

除了以集体活动开展幼儿数学生活化课程外,区域活动和户外活动也是开展幼儿数学生活化课程的重要形式。以区域益智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幼儿生活中简单的、实用性强的材料,通过游戏的方式,如棋类活动、比较高矮等游戏,支持幼儿在操作体验的过程中来发展数学核心经验。再以户外活动为例,户外活动具有丰富的生活化元素,蕴含重要的数学教育价值。开展户外活动时,教师可将数学活动目标与户外活动的开展有机结合,如可以让幼儿在草坪、花坛以及幼儿园操场中寻找与数学相关的素材,帮助幼儿在户外活动中感知、提炼数学经验,感悟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魅力。

三、幼儿数学生活化课程教学实施策略

(一)为幼儿提供种类丰富的生活化材料

建构主义认为幼儿学习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幼儿只有在生活中亲身体验才能够发现数学知识的奥秘,理解数学逻辑关系。这就要求教师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生活化材料,引导幼儿在生活情景中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来发展数学经验,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提高幼儿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生活化材料,不仅仅体现在数量上,还需要教师考虑材料的性质,关注幼儿学习品质的养成。实践中我们发现,使用幼儿身边的、熟悉的物品开展数学活动,能让幼儿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并由此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帮助幼儿养成积极、主动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二)依托多种生活场景开展数学活动

幼儿习得数学关键经验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教师在数学生活化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利用实际的生活场景或为幼儿营造真实的生活活动场景,来开展数学活动。比如,与幼儿在户外行走时,可让幼儿认读广告牌上的数字,比较附近楼宇、树木的高低、远近,数数花丛中的花朵,说说附近物品中有哪些几何图形,等等;利用幼儿善于观察和模仿的特点,在主题活动“买卖小高手”中,幼儿参观超市,进行超市调查,自己制订购买计划并到超市挑选物品,看看计划能否实现,可以怎样调整,等等;结合主题活动,模拟超市场景,开设“小超市”区域游戏,将数学学习融入区域游戏中,让幼儿利用生活经验在实践中丰富数学经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数学不再抽象、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生命的活力。

(三)家园合作实施幼儿数学生活化课程

实施幼儿数学生活化课程需要家园合作。比如,我园每年开展的“义卖活动”,由幼儿和家人商量出售的物品并制订商品的价格。在买卖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家长有意识地让幼儿参与讨价还价、计算和付款的过程,并把收入和支出自己记录在预先设计好的表格上。幼儿在实际情景和操作中理解了“加”和“减”的实际意义,并且能够通过记录表、统计图等来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家庭也是实施幼儿数学生活化课程的重要场所。因此,幼儿园十分注重指导家长利用家庭生活场景开展数学活动。比如,在家里亲子一起玩扑克游戏,巩固孩子对数字的认识,加深对数的分成与组合的理解;在孩子帮忙叠衣服、洗碗筷的时候,让孩子对物品进行数数、配对、分类等,鼓励孩子主动探索。

综上所述,随着幼儿数学课程改革不断深化与推进,新时代幼儿教师需要贯彻生活化理念,更多以生活化资源为载体,构建和实施生活化课程,发展幼儿的数学经验,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幼儿综合素养的提升,不断提升幼儿园数学活动的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晓. 基于STEAM理念下幼儿数学“生活化”课程的建构与实施[A]. 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2022年度学术讨论会暨第十八届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论坛论文选(一)[C].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2022:487-493.

[2]吴媚,邓玉华. 幼儿数学经验在生活化课程架构中的深度发展——以大班活动“老师的汽车有几辆”为例[J]. 山西教育(幼教),2020,(08):43-45.

[3]李敏. 幼儿园数学教育课程生活化的“破”与“立”[J]. 考试周刊,2020,(65):58-59.

[4]杨玲斌. 幼儿园数学教育游戏化的课程设计策略[J]. 名师在线,2020,(13):48-49.

[5]郭玲玲. 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课程建构[J]. 课程教育研究,2019,(41):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