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模式下的小学美术品质课堂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小组合作模式下的小学美术品质课堂分析

温丽

东莞市清溪联升小学  东莞  523000

摘要:小组合作模式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形式,对于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学美术品质课堂打造的过程中,教师科学运用小组合作模式,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美术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分析了小组合作模式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优势,重点研究了小组合作模式下的小学美术品质课堂组织策略,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小学美术;品质课堂;小组合作

引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使得小学美术教学受到更多的重视,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关键性课程。将小组合作模式应用到小学美术课堂当中,是实现美术教育改革创新的关键,是提升课堂品质的必备。

  1. 小组合作模式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优势

美术学科,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创造性,因此其更适合小组合作模式的开展。小学美术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实践和思维创新的空间,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使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技巧等,相互学习,不断完善。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能够多加动手实践的机会,彼此交流思维和画法等,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创作空间。同时,从学生发展层面,小组合作的美术课堂形式,更有利于提升学生本身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其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具社会适应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的环境下,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其个性化特征,还能够提升其适应能力、集体意识,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品质、效率和价值。

  1. 小组合作模式下的小学美术品质课堂组织策略
    1. 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合作意识

传统小学美术课堂,学生往往作为被动接受者,课堂氛围沉闷无趣,即使学生对美术学科有着天然好感,也会因此被逐渐消磨,磨灭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力,无法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教师应转变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多自我探索的机会。而在这一教学需求下,小组合作模式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小组合作,能够有效帮助教师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美术学习积极性。教师应把握小学阶段学生好动、思维活跃等特征,深入分析学情,开展趣味性较强的课前活动,以激发学习兴趣,为小组合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1]

例如在“动物的童话”教学内容开展前,教师可组织学生小组进行小游戏,画出动物的一部分,让其他同学猜出这个动物是什么,并在图画上做补充。通过这种游戏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无拘无束中,激发学习和探索欲望,激发其合作意识,积极踊跃地参与到美术课堂中,为后续小组合作学习做好根本性准备。

2.2科学分组、调动学生合作热情

小学美术小组合作教学中,科学分组至关重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进行科学分组,确保小组间整体实力不相上下。只有科学分组,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考虑到小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耐心不足等发展特点,教师应在小组合作分工中,尽量确保不同类型的学生均有事可做,可以在小组中发挥其优势作用,以避免其参与度较低,出现烦躁不安、兴趣下降等问题,保证小组合作的顺利开展。教师应在分组前,对学生的美术基础情况和优势特征等进行充分了解,在小组划分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以合理的分组,彰显出不同学生的特色和个性特点,确保每一小组学生中,都有美术基础较好、化工较为扎实的学生,并将基础薄弱的学生均衡分配,确保小组合作学习高效开展,促进各层次学生发展。

2.3针对指导、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由于小学阶段,尤其低年级学生,仍然不具备较强的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小组合作组织能力也较为欠缺,所以,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并不意味着教师放任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完全给予学生自由,而是要在小组合作形式下,教师提供正确的引导和针对性的指导,确保小组合作有序开展,发挥小组合作在美术教学中的真正作用。在分组完成后,教师应在每个小组中,选出一个组长,由组长作为主要的行动组织和指挥者,确保学生各项合作交流活动有目标、有秩序地进行,保证合作效率。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当充分观察各小组的进展情况,对于其中工作开展有困难的小组,提供适当的指导和鼓励。对于小组当中,自制能力较差的学生,影响小组合作秩序和课堂氛围的,教师应当及时对其进行针对性引导,采用激励性措施等,使其更好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当中。另外,各小组的小组长,可以采取轮换制方式,每个具备组织和指挥能力的学生,都可以当选组长,以此均衡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激励学生自我提升,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发挥小组合作模式的重要作用。

2.4情感教学、丰富学生精神体验

美术,是一种教育学科,更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其不仅在于画家的技术、画作的水平和绘画技能等,更在于其内涵价值的表达,画作反映作家创作时的情感精神。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将情感教学融入其中至关重要,以帮助学生通过美术学习获取更丰富的情感享受和精神体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和思想情感。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共同思考讨论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表达自身对于画作的感受。由于每个人对美术作品的看法都是不同的,学生之间针对思想情感进行交流沟通,能够更加丰富其对美术作品的认知,形成全新且全面的认识

[2]。同时,教师还可专门举办名家画作交流活动等,引导学生共同交流探讨名家画作,分析其中的绘画技艺和思想情感,丰富其精神体验。教师在此过程中,也可适当为学生讲解画家的生平事例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和理解画家情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美术教学品质。

2.5成果反馈、强化学生合作获得感

小学阶段的学生,更加关注教师和其他同学对自己的看法,善于表现自己,以期待得到表扬和关注。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发展特征,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并以激励性教学,鼓励学生不断优化提升,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对此,教师应当加强成果反馈,在小组合作交流结束后,注意对结果的进一步反馈和交流。在知识技艺教学课程上,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上前展示作品;在情感培养课程上,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多表达的机会,可以小组内相互交流探讨。通过成果的反馈交流,能够有效将学生的情感表达,使其通过自己创作的美术作品,获得喜悦感和成功感,在教师和同学的欣赏、点评下,提升美术学习信心。

例如在“快乐的黑天鹅”这一课程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各小组到讲台前分享展示自己的作品,由其他同学共同欣赏和评价,小组成员可依次介绍黑天鹅的名字、创作想法等,由教师作总结性评价,使得美术教学德育升华,提升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

结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模式的应用,不仅仅是为了合作而合作,更是要结合教学目标、学生特点,不断创新合作形式。在组织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合作意识、科学分组、调动学生合作热情、针对指导、提高学生合作能力、情感教学、丰富学生精神体验、成果反馈、强化学生合作获得感,提高美术教学品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林佳. 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小学美术教学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2019,(97):163-164.

[2]郭静怡. 浅谈小组合作模式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05):89.

作者简介:温丽;女;1990年6月;广东省东莞市人;汉族;本科学历;小学美术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