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护理教学团队建设的路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中职护理教学团队建设的路径探究

何婷

杭锦后旗职业教育中心  015400

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人们更加关注于学生根本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发展,而不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考试成绩上。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扩大护理教学成果,便离不开高素质、高水平教学团队的支持与帮助。在这篇文章中,将会以中职护理教学教学团队建设为核心出发点,在充分考虑教学实际和时代背景的前提下,系统性阐述全方位、立体化增强团队素养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中职;护理;教学团队

尽管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之中,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但这并不代表教师作用的衰退,教师依旧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织者”,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由此可见,教学团队质量的高低,将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最终成果。遗憾的是,因为种种现实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共同影响,我国现阶段中职护理教学团队建设中还存在一些瑕疵与不足之处,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改进,才能够迸发出更加强大的力量,为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优化招聘机制,掌控人才输入

任何一项工作,要想始终保持强劲的发展动力,就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注入,而招聘机制正是人才输入的重要门户。如果招聘机制不健全,或者说存在瑕疵,所招收的教学人才能力素养必然无法满足日常工作需求,不仅无法对教学工作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甚至有可能会造成较为严重的消极影响。故而,应当进一步健全招聘机制。首先,应当提高招聘待遇,在经济市场导向力的作用下,吸引更加优秀的人才前来应聘;其次,必须要深入到教学一线,明确教学需求,并深度贯彻“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招聘条件,从而招聘到与工作需求相吻合的高素质人才;最后,在信息化时代,各大网络招聘平台层出不穷,凭借四通八达的信息通道,为招聘工作提供了不小的便利,学校可以入驻其中,开设官方招聘账号,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挑选人才。

二、建设双师团队,锻造工匠精神

对中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应当要求和鼓励取得与专业一致的专业资格证和中职教师资格证。利用多种举措来建设双师型的护理专业教师队伍,使中职院校能够实现培养人才的基本目标,提升培养人才的质量。护理专业的教师可以在寒暑假期间轮流到学校合作的医院去做两个月的临床实践工作,充分感受医院内部的文化,跟紧临床实践的发展步伐,努力学习医学最前沿的知识和新的专业技能再次带入课堂,让一、二年级的学生早接触临床。对实习的护理学生开展带教工作,教会他们如何更好地服务患者。护理专业教师还需要协助医院的临床工作者,展开对新入职护士群体的专业技能、知识培训,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的目标。其次,应当树立一种终身学习的职业理念,对工匠精神进行深化,用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专心工作,专注做事,可以同周边职业院校组建“职教教研联盟”。与联盟学校展开教师基本功大赛、结对帮扶等活动,深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开展教研实践和互鉴教学活动,来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及教学能力,推进课改工作。通过专题讲座、各级培训、社会实践和同行交流等实践形式,强化中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师群体对工匠精神的认知和理解。

三、拓展引进渠道,完善考核机制

中职院校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将会成为医院护理一线的中坚力量,所以护理专业教师群体的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示范、指导意义。因此,中职院校护理专业在实施教师招聘的过程中,不应当将学历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而应当多元化地扩展引进人才的渠道,引进知名医院当中的高素质护理专业人才,来到校内进行兼职,对具有护理实践经验的教师应当优先录取。其次,应当构建护理专业教师的工匠精神评价新体系,把医护人员职业精神的主要内涵当成护理专业教师群体的基本考核标准,把考核内容同每日工匠精神的实践相结合。把护理专业职称的晋升与聘任相挂钩,实现企业参与、专家评价和民意测评,把年度考核、日常考核有机结合,考核中也可加入护理技能比赛中的项目。

四、健全培训机制,持续提高教师能力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我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教育事业也日渐繁荣,各种前沿教育理念和先进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推动我国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但也正因此,为教学团队建设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如果秉承抱残守缺的落后思想,不能够做到终生学习、终生成长,教师的教学能力必然会在短时间内落后与时代发展水平。故而,中职院校必须要进一步健全培训机制,一方面能够开展“老带新”活动,帮助新入职的教师尽快熟悉教学环境,了解教学内容,进而在第一时间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另一方面也能够在学校与外界环境之间架起一道沟通的“桥梁”,促使教学团队能够不断接纳新颖的教学手段,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能力成长平台。另外,单纯的“闭门造车”并不可取,还应当多与其他机构交流沟通,互相交换教学经验,并且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上,能够更加敏锐地察觉到对方教学方法中的优越点。

总而言之,教学团队建设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恰恰相反,要想从无到有地构建出健全的人才机制,还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共同奋斗。

参考文献:

[1]陈祥子.项目化教育模式下高校体育教学合作团队建设策略[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02):128-131.

[2]刘国忠,白玉萍.基于能力本位的高校体育专业团队建设的内涵特征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0):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