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为什么易地?——由《唐雎不辱使命》“开放性对话式质疑环节”想到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秦王为什么易地?——由《唐雎不辱使命》“开放性对话式质疑环节”想到的

袁清华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三中学   256600    

提要质疑,是激活学生思维的法宝。只有提出问题,才意味着深入文本,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以人教版部编本语文九年级下册《唐雎不辱使命》为例,对开放性对话式质疑环节进行了展示。以问题导航,驱动思维力,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勇气和深入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开放性,对话式,质疑环节

【课堂描述】

下课了,我还沉浸在刚刚过去的语文课的温度里,回味着……

这节课,气氛非常活跃,尤其是质疑环节,把孩子们的热情调动起来了。质疑的由头,从抛出的一个简单问题引起:

你从(文句)中,品出了一个(性格)的唐雎\秦王。

最初,孩子们在文本中上下翻飞,他们得出了几乎一致的一些结论,认为唐雎是一个孤胆英雄,是一个爱国者,是布衣中的能;普遍认为秦王是一个见利忘义,倚强凌弱,色厉内荏的奸诈人物。同学们对文中出现的两个人物,呈现鲜明的爱憎分明态度。

我想:如果我们的语文课止步于此,我们的学生就会以一种非白即黑的眼光来评价人物,而非立体、全面、公正地看待。

很显然他们之所以呈现如此肯定、一致的结论,是受到了书上一段文字的暗示。在人教版部编本语文九年级下册P53页如此写道——

面对秦王的傲慢自大和咄咄逼人,唐雎沉着应对。……强化了守土不易地的立场,同时揭露秦王以空言索人国土的蛮横无理……”

那么,秦王傲慢自大背后是出于什么考虑?秦王以空言索人国土的政治外交利弊分析怎样?站在作者的角度看人物和站在秦王的角度看,又得出什么不一样的结论?站在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探究,我们又有怎样的发现呢?

于是,《唐雎不辱使命》一课的教学进入深度质疑环节:

喜欢思考的耿艺珂同学第一个提出问题:

文中这个前倨后恭的秦王,跟那个秦王扫六合的秦王是一个人吗?如果是同一个人,为什么对他的看法会有这么大的悬殊?

师:问题提得很好。请阅读课本P51页,看下面的注释,请告诉我们第一个答案!

耿艺珂:(恍然大悟)啊!竟然就是秦始皇嬴政,当时的他还没有称皇帝。那,怎么解释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同是秦王,人们对他的看法会有这么大的悬殊?

师:你怎么想的?

耿艺珂:秦最终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这个我们历史上学过。也就是说,最终还是秦始皇赢了,安陵只是暂时保住了!

师:我提个建议,你使用的前倨后恭是个贬义词,是不是可以尝试着换用另一个褒义色彩的词来替代?

耿艺珂:(灵机一动)能屈能伸!

师:嗯!站的角度不同,耿艺珂同学立马得出了不一样的评价——秦王不仅不是懦夫,他是一个能屈能伸的大英雄!

耿艺珂:莫非文章的作者是秦的敌对方?

师:极有这个可能,为了统一大业,秦王得罪了许多人啊!

师:出示投影资料:《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刘向编定。所以耿艺珂的猜测,非常合情合理!

我的眼睛望向全场,看到学生们的精力非常集中,都被这个逆向思维,惊到了。并且有的现出赞成;有的现出不确定;还有的非常诧异……

一石激起千层浪,更多同学举起了手。

唐雎面对灭韩亡魏的秦王,他哪来那么大的勇气?

如果唐雎杀了秦王,历史将会发生怎样的转变?

秦始皇为什么易地'呢?为什么不直接发动进攻,安陵是那样的一个小国,弹丸之地,攻下它,那不是举手之劳吗?用得着伤这份脑筋吗?

……

一时间,大家的思维如开了闸的溪水,欢腾着,雀跃着,奔流着……

后面的教学环节依次进行着,学生们思考的大门敞开着。此时,同学们对于唐雎和秦王的评价,从平面进入到立体。虽然,对于《唐雎不辱使命》一文,本身就存在故事说,也有历史说;对是否确有其事真伪难辨。(缪文远先生在《战国策考辨》一书中断定,是章出自秦末汉初纵横家之拟托;朱东润先生认为:本文情节当出于虚构,不能视为真实的历史记载)然而,历史的是与非,谁又能说得清楚呢?但是在质疑中,孩子们兴趣的火种被点燃了,大家感受到了与文本对话探究、深度思考的快乐……

【反思与收获】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初步掌握比较、分析概括、推理思维方法,辩证地思考问题,有理有据、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问题导学,质疑探究,正是我激活学生思维能力的法宝。每一篇文本都隐含着文化密码,需要我们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解读它。所以每一堂新授课,我都会在合适的时机穿插一个开放性对话式质疑环节,让学生深入文本,更近距离贴近作者或人物心灵,甚至超越文本。

在一次次实践中,我发现开放性对话式质疑环节,对教师和学生思维力均是挑战。

对教师而言,应以质疑为表率。一个具有质疑能力的老师才能带出一批有思考力的学生。如果教师思想僵化,学生必然不敢

胡思乱想。所以教师应该常常跳出教参的圈禁,定会发现一些与课文不太一样的东西。比如人教版部编本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9课《谈创造性思维》作者:罗迦··因格。此文在上一个版本所用题目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由此而疑:编者为什么把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题目改成了中规中矩的谈创造性思维呢?

再如:为什么人教版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民俗文化单元,把《春酒》一课替换成了《回延安》?《回延安》一课,民俗文化的聚焦点是什么?

如此经常做思维体操,便发现在问题导引下,常常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妙境。这样不仅对知识挖掘的深度下潜,乐趣也凸显。这对教师本身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是一种挑战,也无形中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让老师向着成为一本活字典,成为行走中的百科全书的目标进发。

对学生而言,应以质疑为台阶。北宋思想家张载主张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为惩治学生课前不预习,预习不走心,课上被动学的问题。课前,先下发学习单 让学生写下自己认为的精彩之处(旨在检测能读懂什么)和不解之处(还有什么读不懂)。然后归类筛选学生提出的问题,在预设时把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学内容的核心。这一点与山东省教科院语文教研员张伟忠博士《构建基于学生感受、质疑、发现的语文新课堂》的观点吻合。 课堂上,除了老师以学习单中预设的问题为导航,带领学生深度阅读;还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生成的问题:对于思而不得、不敢确定的问题,专门留下一个深度质疑的环节。

整个学习过程始终是在调动学生的思维,而不是老师挖空心思地问,学生被动地想。课堂主体是学生,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始终围绕学生需求,紧贴学情,以生为本。师生共情、协奏,课堂活泼灵动。

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曾说: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开放性对话式质疑,正是用一个思维唤醒另一个思维,在开放灵动的氛围中,学生思维能力得以发展。相信只有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才能真正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形成互相推动的效应,他们的精神骨骼才会逐渐硬朗起来……